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018-07-12 07:02田民
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26期
关键词:对策大学生分析

田民

[摘 要]针对高校在诚信教育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各种举措,以期对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提供一些以资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问题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S4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6-0002-0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为人最重要的品德,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身处当代,大学生作为许多人眼中的天之骄子,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和诚信品质,关系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关键时期,在丰富大学生科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应该抓好诚信教育。当前,高等学校的诚信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履历“掺水”或造假;不履行还贷义务,故意拖欠助学贷款;个别毕业生就业意识淡漠,毁约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这些不诚信现象的出现与社会深层次的原因有一定关联,但归结起来还是与大学生本人的诚信教育息息相关。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杜绝这类不诚信现象的出现,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讨和积极应对当前大学生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一、大学生当中存在大学生不讲诚信的问题主要表现

1、在学习方面:大学生不讲诚信表现在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方面尤为突出和明显。大多大学生因为高中3年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封闭教育”的结束,大学是无比神圣和美好。部分学生入校后迷失自我,学习没了劲头,学习不努力,考试舞弊成为了TA们的选择。也有平时学的好的同学也在考试选择了舞弊,原因是为了拿奖学金;也有的是选择随波逐流,其80%作業都是抄袭,说是“没时间”做作业。这些数据说明什么,我想我们这些所谓的大学生和中国教育应该好好反省了?

2、在就业的过程中:有些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在签定合同后有出现毁约的情况,有不少大学生在面试简历当中造假,在应聘的时候蒙混过关。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和学校相关就业部门增加工作量、降低效率。且在日后的招聘中,使得用人单位提高了警惕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出现因一次差错是“人才也失业”的糟糕人才市场现象。

3、助学贷款造假:为了帮助解决大学贫困学生就读问题,助学贷款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当前,贫困大学生借以向银行贷款来完成学业已经司空见惯。助学贷款主要是为了帮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用以骗取助学贷款。贷款学生毕业后,不按规定的时间还款的现象也占比不少。以上这些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愈发艰难。而且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据资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这种不诚信,毋庸置疑将给国家银行带来压力,于国于民都不是件好事!

二、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从社会大环境看,社会诚信危机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双刃剑,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为追求金钱不择手段、不讲诚信等等。社会是个“大染缸”,大学校园也非绝对的净土,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正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

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对子女偶然发生的不诚信行为,不但不及时地制止,反而放纵甚至教唆。如有的家长帮助开具假贫困证明,更有甚者,对子女的失信行为不但不进行批评教育,相反还认为子女有本事,这对子女的诚信缺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高校教育角度看,其诚信教育的观念不强。作为学校,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高,而忽略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致使学生误以为道德并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就万事“OK”了,结果许多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差,无法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3、一个人能否确立诚信的价值观,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更为关键的是制度的完善。当前的诚信现状往往是:讲诚信者不仅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获得相应的鼓励和收益,反而遭到白眼、歧视、排挤、打击报复;而那些不诚信的行为却又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惩罚,相反却攫取了大量的非法收益,这些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将一个人的诚信问题分为几方面来看,不仅看做是一个人的品德问题,还应该当成制度环境问题。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规范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诚信体制,做到奖罚分明、奖惩及时有效。

4、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容易受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加之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不深,所以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等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困惑,容易将观察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做社会本质,误看误读社会和人性,把握不住社会的主流,容易放弃了诚信原则,产生失信行为。自我约束力较差,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言行,造成诚信观念和失信行为上的不统一,甚至差距很大。大学生责任意识淡漠,是造成大学生不诚信现象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应对策

诚信教育要从小抓起。我们很多人往往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才接受诚信方面的教育,把它作为职业道德的一部分,其实在教育时间上已经晚了。诚实守信应该从儿童抓起,从学生抓起,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诚实守信、不欺骗、不欺诈、不弄虚作假,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理念,从小抓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1、加强“三观”改造。鼓励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关照,实现公民身份真实化。我们强调“三观”的改造,即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通常意义上的“三观”的改造。此处既包括大学生群体对于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包括对于自己主观世界的积极改造。通常人们习惯于将“三观”的改造率性地让渡于“两课”而忽略了一切教学、一切情境的教育性;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避免口头的说教及现实行动的脱节。公民教育若要真正得以贯彻和实施,需要可行性极强的路径和方法,而不是空洞的政治宣传和政策说教。通过一系列校园教育,让诚信的意义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各种素养,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地而非被动、不情愿地提升自身的诚信。借助于这种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反思和关照,促使学生反省并及时调节自身的行动趋向,从而真正实现“虚拟”公民身份向现实公民身份的转变。

2、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开展诚信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使不诚信行为受到谴责和制裁,使诚信行为得到鼓励和表彰,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创建良好的诚信社会风气。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必将对高校带来积极健康的引导,为高校的诚信建设打下良好的外围基础。

3、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为诚信建档。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在社会中制定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规则体系,建立信用档案和失信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样,高校应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为大学生的诚信建档,定期、全面考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促进其诚信习惯的养成,為大学生毕业后进人社会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

4、加强诚信的宣传力度,化解不良倾向。首先,努力在学校和学生中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在校园中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使学生们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当做、哪些事情允许做、哪些事情不允许做,并用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强制执行。其次,加大对学生进行咨询的力度,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及时疏导心理困惑,有效制止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防止学生因一念之差而误入歧途。再次,宣传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将诚信纳入法制轨道,通过对相关、法规的宣讲,以及对失信学生和失信行为给予制裁,使大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失信行为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且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从而使自己恪守诚信,避免重蹈覆辙。最后,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一方面要重申网络秩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恪守网络道德,自觉抵制网络上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思想和内容,拒绝盗看别人的信件等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另一方面,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发现在网络上产生的新的诚信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疏导工作。

同学们,诚信是火焰,给人希望,给人温暖;诚信是明镜,给人准则,给人借鉴;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齐家之道、诚信是交友之基、诚信是经商之魂、诚信是心灵良药。让我们把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自己的内心信念,并把它付诸实践,以纯洁的心灵吸纳无尽的知识,让舞弊远离校园,让诚信长驻心中!让我们一起为诚信立下誓言:实事求是,信守承诺,认真学习,诚实考试,手握诚信,把握未来!把自己锻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许玫.大学生诚信教育经典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2016.7

[2] 李文亮,张健利.责任诚信合作服务——大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培养.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11.

猜你喜欢
对策大学生分析
诊错因 知对策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大学生之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