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纪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金融改革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结合当前金融市场发展形势,科学分析了以往发展规划的利弊,明确了当前金融工作的重点,包括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任务要求。会议还透彻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从内生和外生角度看,金融风险不仅来自金融领域,而且来自非金融领域。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和国企债务高这三个方面的金融风险,可以视为金融“客户”带来的风险,影子银行资金运用也大量投向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领域,即使是这些“外生”的风险也有深刻的内部根源。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金融行业的发展程度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对国家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市场秩序的建立,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
金融风险指的是融资和货币运作过程中,受到许多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资金提供者的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产生的亏损或盈利的可能性。金融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金融风险,不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实物现金借贷还是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交易,风险无处不在且只能规避控制不能完全消除。金融风险管理意为公司或个人在金融活动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识别、测度、预判和辨析可能出现的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金融风险,然后以此为依据,对于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和调控,用最科学有效的理论方法为金融资产、金融活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进行金融风险管理主要是为了通过对金融风险的辨析和预判,设计防控相应金融风险的方案,从而能够减少金融活动中的损失,保证金融市场相对稳定,使得各种金融活动能够正常进行[1]。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很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达标且呈下降趋势,不良贷款占比过高。当下中国的企业改革主要偏重于创新制度,但改革进度一直受各方因素牵制,难以取得较大进展,因此造成了政府部门过多插手银行日常活动的现象,从而间接导致了不良贷款率的攀升。第二,当下中国金融市场的活动还未做到完全规范,大量的不规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投机之风。例如,在股票市场中,占比甚高的国家股和法人股流通受限,这一事实造就了过于随意的一二级市场价格,使得股市剧烈波动时有发生。第三,信托,证券,保险这样的除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也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信托投资公司资产质量良莠不齐且呈下降趋势,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很多证券公司的管理制度混乱,导致了同业之间的不良竞争和市场垄断,极大降低了证券市场效率。第四,不对称的资本市场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风险。信息的透明会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动荡。引起中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一是体制问题,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各种原因对违规公司的纵容。第五,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使得加剧了金融市场风险。众所周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监督制度不完善,有着诸多漏洞隐患,问题的积累很容易造成金融市场的大幅动荡[2]。以上问题使得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愈加复杂而隐蔽。
一是普遍存在于金融机构中的的运营风险,主要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等。信用风险指的是在进行金融交易时,对方违约行为给我方带来损失的风险;由于金融活动某一环节出现不可预变数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如人工操作不精确,系统出现故障等。
二是期限的错误搭配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有转化资金期限的作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期限的错配,错配的程度决定了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一是政策和法律风险。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一大批问题刚刚露出苗头,还没有相对应的政策监管与法律约束,只能在摸索中求得前进。因此,在整个行业中不乏钻营法律漏洞,违规经营的现象,有个别公司甚至违规发行理财产品,触碰法律的底线,从而造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混乱,积累了金融风险[3]。
二是监管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央行的调控能力受到了冲击,也增大了货币信贷调控的监管难度,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首先,互联网金融这一创新形式给传统货币政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给政策的中间目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再就是说,政府的信贷政策力度以及达成的效果也会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三是信息滥用以及信息不对称风险。首先,互联网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信息的获取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往往是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来实现的,然后将这些个人或企业的相关信息用于信用评级。若不慎泄露,会被违法滥用,造成风险。其次,前面已经论述过,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监管风险,因此,金融市场的信息对称程度难以有效保障,极易产生虚假资料,监守自盗等行为,造成巨大的金融风险隐患[4]。
四是技术风险。传统金融业的主要交易平台是商业银行,彼此之间有着非常独立的通信网络。而互联网金融的通信网络系统过于开放,密钥与加密技术不够成熟,急需完善,存在着极大地安全风险。
金融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有以下三个步骤:前瞻防范、事中控制、后续弥补。其中事中控制和后续弥补适用于风险已经出现,造成了无法避免的金融损失的情况,从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尽量减小损失。由此看来,不应将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后两个步骤上,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应当是前瞻防范,其中重中之重就是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完善[5]。
金融风险预警的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分析、预测金融活动进行时的各种可能状况,为保障金融活动安全提出相应意见与策略。我们通常所说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指的是能够表现出金融风险变化趋势的指标以及方法体系,整个系统主要以经济统计数据为凭证,以发达的信息系统为基础,对于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预警系统最重要的是指标的设定,指标需要有相对稳定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准确体现预警对象的同时还需要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因地制宜进行灵活的调整。另外,分析识别金融风险的方法机制的建立完善也是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
利用相应指标完成金融风险预警是控制管理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以及金融环境可以完成对指标的识别和确立。目前,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需要全方位覆盖整个金融行业,包括保险,银行和证券机构,以便更全面的监控金融活动,及时通知相应的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从而保证金融风险前瞻防范的有效性,科学管理控制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内部风控体系的建立给控制管理金融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活跃在金融行业的各大金融机构应重新制定风控制度和工作规程以控制管理金融风险,监督金融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一是加强资产风险管理。为了提高金融机构所辖资产的质量,增强金融行业中各机构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关键是加强资产风险管理。重点是对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比例进行严格管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金融活动业务操作,增强自我约束。
二是充实内审机构。金融机构内部的审计监督部门可以作为金融风险防范最初最直接有效的一步,稽核审计部门的职责就在于机构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保证机构可以合规经营,使得金融风险在最初萌芽状态之时就可以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控制和管理。基层金融组织要想达到上述自我约束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自身内部审计稽核部门的实力,不但要保证内审部门编制的相对稳定,还要向内审部门进行人才输入,增强整个部门的业务能力;另外,改革部门制度,定期派驻上级审计监督人员坐镇;还有,对于内审机构认定的结果要予以重视,积极支持内审部门的各种整改处罚建议,在整个金融机构树立起内审部门的权威性。
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当下的金融行业虽然已经较为规范稳定且各个机构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规范,但执行落实情况还有待提高,部分机构还存在着管理松懈,业务流程疏漏严重,存在着重大的风险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严格规范机构内部制度和员工业务实施流程,为每一个金融活动环节确定责任人,对于某些牵涉较多业务的重点岗位应当实施重点监督管制,并注意这些岗位人员的审查,定期的轮岗和离岗审计[6]。
四是要加强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金融机构不应当再以陈旧的理念进行企业管理,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于员工管理,帮助员工建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构造健康向上的道德取向,激发员工遵守企业制度,进行自我监督约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自愿为规避金融风险贡献力量。
第一,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是金融监管机构的主要任务,应当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注意监管的审慎性。这就要求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准确区分监管的合规性与审慎性,改进当下实行的监督管理方法。审慎性监管比合规性监管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于监管机构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就是提出了不光要监督金融机构的行为是否合规,还要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态度进行监督,力求提高审慎程度,督促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控制水平,制定有效的风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审慎性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求注意监管的科学性,摒弃传统的行政监管;再就是要意识到监管制度的重要性;还要注意非现场监督管理与现场检查的有机结合。
第二,目前金融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机制还有待完善,这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严格管理制度。在金融机构准入审批过程中,监管部门要对机构各方面资信以及资产信息进行严格审查。金融机构从准入到退出金融市场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相应监管办法。对于即将离职的机构负责人,要进行严格的离职审查,让违规人员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三,增强金融创新领域的监督力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施金融创新领域的资产信用评价机制,通过限制资本及信用评级限制部分风险较高的创新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建立对金融创新领域机构的综合考核机制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并减小因金融创新而带来的信用和经营风险。另外,按照相关部门规定,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同时兼顾表内和表外业务,严格防范金融风险。
除了金融机构内部的监督,金融行业不同机构间的互相监督也为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因此,要在金融行业内部加强机构互联,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行业内部互督机制。可以考虑成立行业监督委员会,达成公平的同行业互督公约,从而提高金融行业整体的自律监管能力,达到稳定市场,规避风险,良性竞争的效果。金融行业监督委员会的互督制度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机制异曲同工,行业监督委员会是监管部门的有力补充,可以更加全方位,及时的控制管理金融风险。行业内部机构的互督可以以全行业共同制定的监管条例为依据,尽可能做到行业信息透明化,从而使互督委员会有规可依,做出决策有据可依,更好的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7]。金融行业互督委员会的成立拓宽了行业监管渠道,成为各金融机构沟通互联的桥梁,可以帮助机构方便的共享行业信息,商议问题解决方法,交流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密切的交流有利于信息的共享,节省了大量信息支持成本,能够帮助各大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优势,提高信息准确率。综上所述,金融行业互督机制的设立可以促使行业内不同机构的密切合作,有利于弥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漏洞,使得行业更加的有序稳定,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金融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对于行业内个别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还能够及早发现及早制止,从而有效的维持金融市场秩序,保障有序竞争,使得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第一,转变政府工作重心。当前的市场经济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大力支持金融市场失灵领域,尽量避免过多干涉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相对独立的经营权会赋予金融机构活力,有利于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因此,目前政府应将工作重心放在改善金融行业外部环境上,尤其是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较好的信用环境。信用秩序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政府部门应当重视社会良好信用的塑造,大力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另外,据政府部门反映,银企官司存在着执行难的问题,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顾全大局,解决各种形式的企业债务问题,争取从源头上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第二,创建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首先,借鉴国外做法,建立一个网络全国各个省市,细致到每个企业,每个人的信用数据库。这样一方面可以记录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个人的历史信用数据,又方便金融机构获得较权威的信用信息,来评价个人或企业的信用等级,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经营决策,减少失误,规避风险。另外,目前的信用评价机制急需一套新的统一的资信评价标准。现存的标准陈旧,存在着诸多缺陷,且每一个机构的评估标准都不尽相同,为行业的标准透明化经营造成了不便。统一的资信评价标准有利于信用信息在全行业共享,有效打击了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用诈骗行为,又大幅度提升了全行业信用评级的可行性。对于某些违规违法的失信行为,不能姑息养奸也不能一竿子打死,这就需要在全行业建立一套统一的,公平公正的,能得到广泛认可的惩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信用等级制裁,停止业务办理,债务问题公示等等。而对于信用等级较高,依法合规经营的机构或个人也应有相应奖励优惠或全行业通报表扬。
第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部分金融风险,因此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对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应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花大力气,迅速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破产失业救济制度,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使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其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这样,就可以化解一部分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