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钦 胡锦洁 陈欣嘉 周 鑫
(宁波大红鹰学院会计学,浙江 宁波 315175)
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考虑到中国的实际产业结构、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中国政府开展了“走出去”发展战略,而“一带一路”正好顺应了当下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致力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了解浙江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现状及遇到的投资风险问题,做好浙江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风险规避。本文通过107份问卷调查,来进行探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对外投资上可能存在政治、经营、财务、法律、管理风险,因此进一步加强对风险控制体系的探究,为政府提供思路来加大相应的风险规避力度。
通过调查问卷的收集,有15.89%的数据表明企业有着资金短缺的风险。我国企业如果不能有足够的资金很可能在对外投资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之中,财务风险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参与的交易金额过大,如果参与投资的企业资金有限,便会大量欠债。第二,企业未能考虑需要承担的额外债务,没有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压力,生意业务完成后,这些债务,极有可能会转化为企业的负担。第三,企业未能充分考虑投资完成后营业发展所需投入的资金。
在调查问卷中,51.4%的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在选择东道国时会考虑东道国政策以及我国政策。企业在对外投资涉及许多法律法规,企业要是不正视中外法律环境的差别必然会给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沿线的国家都是主权性的国家,出于主权保护的需要,对于投资的范围和行业,都是有一些限制的。例如无法享受优惠措施的风险,还有税收法律风险,在投资的过程中,因为各个国家对税法的规定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大家进行一个规划。
调查数据显示,有45.79%的数据表明企业在决策时没有全局概念,有36.45%的数据表明投资方向盲目。因此,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时可能遇到的管理风险有投资决策过程、运作调整过程。投资决策过程包括“是否要进行对外投资”以及“如何选取对外投资项目”这两个问题,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两类问题:一是过度投资,二是盲目投资。运作调整过程中会出现企业疏忽市场化经济中的对外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情况。
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企业境外融资风险有26.17%的数据表明是国内政府没有完善的融资支持。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在筹资风险的控制方面:一是浙江民企在展开筹资活动时,应遵循稳定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低成本原则。二是要开辟筹资的渠道,优化筹资方式、资本结构等。还有,在投资风险的防范方面:一是在投资决策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选择的每个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程度,来减少风险。二是要加强企业决策者本身的决策水平、管理程度。
对于经营风险的控制,首先,浙江民营企业首先要有强烈的法律风险意识。其次,企业要设立或完善法律事务的工作机构。例如比较大的企业可以建立法律部门,小的企业则可以配置专门负责法律事务的人员。最后,优化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在一个企业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是有效控制法律风险的重要保证。
提高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行为主体素质,有些企业尽管有内部管理制度,但并不周全,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工作中难免会有管理脱节的情况发生。因此,企业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实施,企业要设立内部管理监督机构或设置内部管理自我评估系统,以此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
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对外投资已成为热点甚至是焦点。从国内经济形势和外部其他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开放已达到一个更高层次“走出去”的阶段。在资料查阅及问卷调查中显示,浙江民营企业对沿线国家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大体有所了解,并且部分浙江民企已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其余民企也大多将“对外投资”放在近期、中期、远期的意向中。关于“一带一路”投资安全方面,第一,加强防范保护意识,例如企业对外投资要在驻外领事馆保护范围内。第二,对投资分层并进行风险评估。第三,以外国友好态度和经济安全作为海外立足点,中国需要有效塑造周边安全环境,维护经济发展与和平崛起。关于“一带一路”投资扶持方面,第一,设立海外投资管理机构,针对企业对外投资中牵涉的相应问题进行解决。第二,制定和完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体系。第三,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政府牵线搭桥来为企业提供保障,这样会让大家对“走出去”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