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

2018-07-12 08:31: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期
关键词:权责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张 楠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在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迁进程中,我国在1992、1993、1998、2001和 2006年经历了五次变革。199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通则》以及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并与1993年在我国普遍实施。1998年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强调了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的会计处理,同年,事业单位会计开始实行准则和制度的规范形式,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且制定了《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并且对现行的会计制度重新规定,使会计制度的各项会计要素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都更加符合《条例》的要求,更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事业单位会计规范体系。2013年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关键年,不仅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还提出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健全会计制度,准确核算机关运行经费,全面反映行政成本。2014年出台《预算法》,同年底财政部推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2015年11月颁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提出政府会计分为双系统,即预算会计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也分为双基础,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2016年出台《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的出台,对高校的财务核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校即将告别单一核算方法转变为综合财务管理变化,同时面对的成本的控制,财务风险的变化。同时对财务管理者的工作方式和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政府会计改革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状况

(一)预算会计等同于财务管理

一直以来,预算执行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收付实现制下,各高校对预算执行年底的突击花钱,反映出执行预算方面的压力。

(二)预算会计等同于收支会计

以往高校会计仅仅关注与“收”与“支”,对于另外三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管理都存在问题。存货的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往来款管理等,都缺失财务管理。

(三)高校财务管理所有者的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有了很大提升,逐渐关注政府绩效管理。高校由于特殊制度,绝大多数是公立学校,一直以来所有人(国家)跟代理人(学校领导)存在权责不明的问题。

(四)高校缺乏内部控制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范围及领域较窄,且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五)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高校领导与财务管理权利之间存在矛盾。如果高校财务管理出现漏洞及管理不到位,就会发生追求个人利益的情况。近年来高校屡见不鲜的招生腐败,工程腐败,科研经费腐败等等。

(六)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三、政府会计改革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

(一)资产负债的创新

1.资产管理的创新。根据高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当前高校的资产是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一般来说高校的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在实际操作中,对固定资产资产不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容易造成资产的价值背离,虚增净资产,成本不完整等。资产在新准则里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新准则规定对于高校在内的政府会计主体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要求高校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对高校提出了不仅有保全国有资产的完整性要求,而且要通过合理配置、正确配置、有效使用上提高资产的使用绩效,同时要建立价值赔偿机制。

2.负债管理的创新。原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对负债的定义是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新准则中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的提出提高了政府会计主体的债务风险,同时也把高校因担保产生的预计负债纳入核算范围,提高了资产的披露要求。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提高了债务管理的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二)成本管理的创新

在收付实现制度模式下,高校通常是按照现金收付的基础来核算支出,没有准确反映高校的成本。新准则对成本的管理方式以及内容进行了改革,加入了费用的概念,将权责发生制运用在现阶段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当中,建立成本核算的方式以及理念。

(三)结转结余管理的创新、

新准则中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理念滚存的资金余额。近年来高校结转结余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浪费现象,已经引起了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校应该树立分年预算的理念,合理安排分年支出计划,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相关性,科学性。主管部门也应该尽快调整财政项目资金两年收回的规定,尽可能与实际周期相匹配,避免导致高校盲目为了预算执行率,突击花钱,浪费资金。

(四)人员培训的创新

高校的财务工作已经不再是会计核算,会计人员未来的培训内容必须加强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创新思维,促使每个普通财务人员都向管理会计转型升级,发挥财务人员在高校战略规划、决策、控制、评价中的引领作用,提升财务人员在高校的地位。

四、结语

短期来看,政府会计改革会使高校财务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从长远来看,改革有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高校资产配置的合理性、科学反映运营成本。本文对政府会计改革情况和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情况及以后的创新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提供一些高校财务管理的参考价值。

[1]信息经济学视角下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表的构建[J].陈静颖.现代商业.2017(11).

[2]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问题探讨[J].李卫华,周作阳.会计师.2017(07).

[3]浅议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J].柴红兵.会计师.2015(18).

猜你喜欢
权责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究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3
《农田水利条例》“上线” 权责明确更利于农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1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