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津九号线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营造策略

2018-07-12 12:51童泽钰李鹏波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架桥道路景观

童泽钰,李鹏波

(天津城建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高架桥的产生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问题[1],但却割裂了社区间的联系,对城市空间完整性影响巨大,其裸露的地面和灰色的构筑形态对城市生态和景观环境造成极大影响.高架桥存在形式多样,空间类型复杂,目前国内对于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利用较为简单,如作为停车空间,进行简单的植物绿化,缺少活动场地和基础服务设施等相关建设.

目前,对于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营造的研究多出现于高校的学位论文,且内容主要集中于空间绿化与城市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应用形式总结等方面.高架桥景观设计与建设不仅需要绿化和简单的利用,而且还需要结合高架桥自身及其周边环境的特点,综合地研究其景观的营造,因此系统的营造理论研究和空间人性化建设研究是解决高架桥附属空间营造问题的关键.

1 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营造

1.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划分

高架桥附属空间是伴随着高架桥发展而派生的一种新型的、半围合的建筑空间[2],连接髙架桥与各个城市空间,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高架桥附属空间根据城市空间与高架桥关联程度及空间利用特性,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划分成4个层次(见表1).

(1)高架桥垂直投影区域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第一层空间,为最直观的高架桥附属空间,是存在于任何形式高架桥的附属空间.

(2)高架桥垂直投影区与城市道路间的环境空间区域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第二层空间,是第一层空间到城市道路的过渡区.

(3)城市道路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第三层空间,承担交通运输功能,由道路车辆等动态元素、绿化隔离带及道路服务设施等静态元素组成.

(4)城市道路外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区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第四层空间,是整体环境的背景层,起衬托作用.

表1 高架桥附属空间划分

1.2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营造目标

高架桥附属空间形态复杂,需要根据高架桥附属空间特性,提升空间的生态性与利用率[3],发展满足居民需求的高架桥附属空间,从而改善高架桥附属空间给城市带来的消极影响.

(1)提升空间的自然生态性.按桥下空间自然光照条件,依照植物的耐阴性与生态性进行合理配植,做到色彩搭配丰富、四季有景可观.在附属空间的第二层空间中以片状或团状进行乔灌草搭配种植,为驾驶者呈现自然美观的沿途景观.桥墩采用垂直绿化,护栏等则采用悬挂花盆式绿化.

(2)营造空间的人文观赏性.充分挖掘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通过创新与探索,将城市传统风貌与特色文化融于现代城市空间.弱化桥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增强附属空间的适用性与可识别性,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高架桥附属空间,形成具有独特性与秩序感的人文性城市景观.

(3)完善场地社会服务.从使用者的需求及安全角度出发,根据空间使用者数量设置并完善场地的服务设施,保障场地的利用率[4].提升使用者在空间内的安全感,使游客愿意逗留.根据场地特性与周围环境,将服务设施风格统一,使高架桥与城市空间成为统一的整体.

2 天津轻轨九号线高架附属空间营造

2.1 天津轻轨九号线高架附桥概况

天津轻轨九号线(见图1)起始于天津站,途径河东区、东丽区及滨海新区,止于滨海新区东海路站,线路全长45.409 km,共21座车站,其中高架线起始于河东区光华路段,长为39.915 km.天津轻轨九号线高架部分占地面积约399 000 m2,约两个水上公园(1 949 400 m2)大小,若将其附属空间合理设计,将给城市空间带来活力与生机.

轻轨九号线高架段自中山门站起位于道路中央,于昆仑路与昆仑桥交汇,形成复杂的高架桥交汇空间;自张贵庄站至新立站后半段跃进路处,高架桥延伸至立于道路一侧,并于外环东路与津塘公路交口处与津塘公路立交桥穿插形成简单型交汇空间;自津塘公路立交桥至驯海路段,九号线高架与津塘高架快速平行,形成多股线性空间;自驯海路至军粮城站,高架轻轨远离道路.

图1 天津轻轨九号线平面图

2.2 天津轻轨九号线高架桥附属空间分析

天津轻轨九号线自胡家园站至塘沽站段为城市待开发区域,对轻轨九号线桥下附属空间的分析研究主要针对中山门站至胡家园站,研究的高架桥段穿梭于各种市政环境并交错各种城市快速道路与立交桥,其高架形式变换多端,具有代表性.

2.2.1轻轨九号线平面构成

(1)轻轨九号线自中山门站前的光华路至张贵庄站后的跃进路位于道路中央(见图2).该段附属空间的第一层空间狭长,桥下有约2.5 m宽的道路中央隔离带,仅种植灌木,桥墩立于其中.该段高架桥没有第二层空间.第三层空间内噪音、扬尘、尾气现象严重,道路交通中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互参杂,人车分流不明显,人行道以停车场和公交站点为主.第四层空间有大型超市、家属院、学校等,环境复杂,缺乏植被种植.

(2)轻轨九号线自张贵庄站后端跃进路处至军粮城站位于道路一侧(见图3).该段空间内,桥墩设于道路边缘的绿化带中或人行横道上.该段空间的一、二层空间合成的绿化带宽5~15 m,植被生长受高架桥与来往人群的影响,第一层空间内和第二层边缘处的部分植株死亡.第三层空间内,津塘公路立交至驯海路段,九号线与高架快速路平行,轻轨站点的小型集散场地与未改造都市村落小道或狭窄的城市道路交错,道路空间较窄,人车混流.第四层空间为居民楼、学校等,紧邻二、三层空间,对一、二、三层空间设计影响较大.

图2 位于道路中央段高架桥

图3 位于道路边缘段高架桥

(3)轻轨九号线自军粮城站至钢铁公司站远离城市道路(见图4).该段高架桥与城市建筑相隔较远,远离第四层空间.该段高架桥内第一、二层空间的绿地宽30~40 m,大部分以生态林的模式种植,个别区域有灌木点缀,无休憩空间与景观节点.该段高架桥的第三层空间的道路尺寸相对较大,轻轨站与道路相隔较远.

(4)津塘公路立交桥(见图5)与昆仑桥(见图6)为轻轨九号线穿插的立交桥段,部分路段缺少第四层空间.从平面上看,桥下空间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地块,桥下一、二层空间内的中央绿岛基本以“绿化填补”[5]的手段处理,津塘公路立交桥第二层空间较少,植被单一,场地内存在垃圾乱丢现象.第三层空间内,交通流线以引导车辆环绕分行为主,行人在交错的交通空间中难以穿越.昆仑桥第四层部分空间依附护城河,人流量较大,桥下开辟出大量硬质铺装场地,但部分场地铺装残损,缺少休憩服务设施.

2.2.2轻轨九号线立面尺度

在轻轨九号线附属空间中,首层道路较为狭窄,紧邻道路、贴近居住区,车辆排出带有油性雾粒的尾气和粉尘附着在植物叶片上,导致部分植物死亡,场地内垃圾成堆.轻轨九号线的桥墩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桥柱和桥体的颜色为淡灰色,墩身高4~10 m,整齐的排列于桥体下方,在场地中没有任何的修饰.高架桥尺度巨大,遮挡出行者在第三层空间中的交通视线,加之上下班高峰时段巨大的出行者流通量,使得轻轨站附近及桥下路口等地经常出现交通事故.高架桥附属空间中,第三层空间部分铺装道路肮脏残损,第四层空间建筑老旧,小广告乱贴乱画现象严重,植被稀疏.

图4 远离城市道路段高架桥

图5 津塘立交桥实景图

图6 昆仑桥平面图

2.2.3轻轨九号线整体效果

高架桥体积巨大,覆盖面广,从使用者的角度仅能看到桥下的阴影面,城市景观意境难以完整呈现.第一、二层空间中植物单一,无障碍服务设施与景观照明设施不完善,休憩空间荒凉破败,无人停留.第三层空间被流动性的商贩混乱利用,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第四层空间内的广告牌杂乱,临时建筑物乱搭乱建,道路周边景观千篇一律.

2.3 天津轻轨九号线高架桥附属空间营造理念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以尊重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提炼空间区域的利用功能与特点,挖掘城市空间历史文化,并结合城市生态建设与艺术设计手法将高架桥附属空间塑造为有活力且功能较为完善的城市空间.

(1)将九号线打造为具有生态美的城市空间.城市是随着人类生活发展出的密集型自然生活区域,自然生态景观环境的建设可提升城市小环境生态循环,缓解压抑的城市生活氛围.高架桥附属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号线高架桥形式变化多端,附属空间利用有限.本文通过挖掘高架桥附属空间与街道景观各空间层之间的协调关系,以种植与美化为手段,营建绿色、美丽及可持续发展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实现城市小空间生态循环与景观营建.

(2)将九号线高架桥附属空间打造为具有地域性的可利用空间.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是由不同物质环境与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既代表城市形象又承担城市文化的传承.通过提炼城市或高架线所经过区域的历史文化,结合附属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通过设计将城市空间利用达到最大化与最优化,营造舒适安全、有文化特色的可识别性城市景观,满足人们的生理和精神需求.

2.4 天津轻轨九号线高架桥附属空间总体营造构思

(1)中山门至张贵庄段.该段高架桥位于道路中间,高架桥及其附属空间形象对道路景观影响较大.在该层空间设计中,以附属空间的第一层空间设计为主,一、三层空间受第四层空间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其设计风格及色彩搭配等元素与第四层空间相统一.在该层空间的植物种植设计中,由于九号线高架为东西走势,所以在高架桥第一层附属空间中,南部五分之一桥面宽的范围内种植半耐阴植物[5],其余重点考虑耐阴植物,一、三、四层空间内植物呼应种植,乔灌草合理搭配,完善彩叶植被,从而提升城市生态建设.在第一层空间内的车站楼梯下方及第一层空间阳光照射死角处等,以枯山水的白砂石形式进行铺装设计,并结合置石、标志物微缩景观、标志牌或宣传栏的设立,丰富空间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在桥体美化设计中,通过提炼中山门历史文化,以浮雕彩绘等形式对桥体进行美化,在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地域识别性与人文观赏性[6].

(2)张贵庄至军粮城段.该段高架桥位于道路一侧,着重空间的生态设计.在该层空间内,一、二层空间总宽度为15~20 m,将一、二层空间统一处理,设置微地形(见图7),使得第一层空间中线处略低,桥体边缘两边略高,从而便于雨水的储存与收集,改善城市空间小的生态循环系统.在种植设计中,丰富植物群落,并根据光照和植物的耐阴性,搭配乔灌草种植结构进行设计.在车站下方的一、二层空间设计中,由于张贵庄与新立段高架桥位于学校、行政用地周边,所以在设计中除了生态环境的营造,还需丰富场地细部设计.在空间场地设计中,根据上下班、放学的交通高峰及第一、三层空间的使用功能与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增设时段性停车场,并增添有趣味的活动与休憩空间,满足居民社会活动需求.在桥体设计中,提炼张贵庄特色食品“糟熘鱼片”与“马记茶汤”等意象,设计文化浮雕与彩绘,既提升人文观赏性又满足社会服务需求.

图7 桥下植物群落配置图

(3)军粮城至钢铁公司段.该段高架桥远离津塘公路,高架轻轨对津塘公路的道路空间环境影响不大.该段高架桥第一、二层附属空间宽约25~40 m(见图8),空间大且远离居民生活区,设计以植被搭配为主.二层空间至一层空间的植物种植呈草、灌、乔模式,融入彩叶植被[7],丰富场地植被的观赏性.由于该段道路地处城市边缘地带,且高架桥临近城市快速道路,种植方式以片植或成团式种植,并在第二层空间内增添模纹式灌木和草花品种,保障在第三层空间或轻轨列车上观赏的层次感,提升自然生态景观的观赏性.在车站及与住宅区相交的区域,结合住宅组团空间特点、路段环境与居民需求,于高架一、二层空间内设置活动场地,了解军粮城千年历史文化,设置景观小品,形成具有逻辑感与秩序感的城市景观.

图8 一二层空间布置断面图

(4)立交桥段.在轻轨九号线中,立交桥有津塘立交桥与昆仑桥.在该类型的高架桥附属空间设计中,主要考虑空间的景观连续性与整体性.在一、二层空间内,选择交通流量不大或者空间环境相对单一的路段,根据场地使用者的行为特点,设计适合的活动场地(见图9),将一、二层的人行步道与三、四层的慢行系统结合,保障城市空间交通系统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在种植设计中,统一4层空间内的乔灌草的品种,根据每层空间的场地特性进行乔灌草的搭配,并用低矮绿化适当围合或遮挡改善不利朝向条件的空间.

津塘立交桥属于简单型交汇空间,在一、二层空间设计中,减少活动场地的设置,着重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昆仑桥属于复杂型交汇空间,在第二层空间的活动场地设计中,考虑场地空间尺度与高架桥体的协调关系,根据使用者需求与人流量,在场地边缘或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场所配置休息座椅、公共厕所、垃圾桶等基础服务设施,满足社会服务需求.

图9 人性化桥下活动场地效果图

2.5 天津轻轨九号线高架桥附属空间细节营造构思

(1)植物的配植设计.第一、二层空间内,根据光照量与植物的抗粉尘性和抗污染性选择植物种类,以组团栽种形式或片植形式存在.第一层空间不宜种植乔木,以花灌木与草花搭配为主,植物搭配为:榆叶梅、西府海棠、金银木、紫叶小檗+丝兰、蔷薇+爬山虎、大叶黄杨、玉簪、萱草、粉八宝、鸢尾、天目琼花(见图10).第二层空间由外到内分别布置草本、灌木和乔木并增添彩叶树与常绿树的种植,保证行人在第三层空间对一、二层空间的观赏性,彩叶与常绿和谐搭配[7].第三层中,统一乔灌草的种植品种,行道树种植间隔距离不宜过近,丰富行道树池中的草花种植,在桥体护栏等处可悬挂花盆等种植草花.在第四层中,统一与前三层的植被品种,进行合理的乔灌草栽培.桥墩采用在墩柱周围搭设特定的藤架或攀援网的方式设置垂直绿化(见图11),藤架或攀爬网与墩柱中间设立一定间隔,控制绿化攀爬高度,避免对桥体结构造成影响,保证桥下绿化后期的养护管理.

(2)文化小品设计.文化小品以提炼城市特色进行设计创作为主.中山门至军粮城段的高架桥桥墩以铜雕、贴面瓷砖画或彩绘独乐寺、鼓楼、大沽炮台、租界建筑组、津塔等建筑剪影或结合道路周边历史文化故事等形式进行装饰,既美化了桥下空间,又促进文脉的传承,同时还增强空间辨识度.场地小品提炼天津元素进行设计,如提炼麻花的线条造型进行路灯(见图12)与地灯设计(见图13);提炼解放桥等标志桥体(见图14)造型进行坐凳设计;提炼杨柳青年画特点进行场地标识设计,彰显别具一格的城市特色.

图10 桥下植物配植平面

图11 桥墩垂直绿化效果图

图12 麻花路灯效果图

图13 麻花地灯效果图

图14 桥式坐凳效果图

(3)服务设施.在空间的出入口设立醒目的标志物,如景观小品、指示牌、交通信号灯等,既装点环境、服务场地使用者又维护空间安全.活动空间中的健身器材与休憩座椅的设计,造型简洁大方与空间主体相统一,配置的数量同空间主要使用者需求相呼应,设施选择具有安全性与环保性的材料.在场地照明设计中,设施以藏、小、节能为原则,照明设施以园路路灯或与其他设施结合形式存在,设备光源不得干扰司机视线,不扰乱植物正常生长.

(4)地面铺装.第一、二层空间中,部分节点与道路用鹅卵石、细沙石或木屑、树皮、稻壳等细碎材料形成透水性铺装(见图15),既装点桥下空间又环保,第三层空间树池选择相同材料填充,与之呼应,保障空间的统一性.在东丽开发区站第二层附属空间的停车场内,根据铺装材料区分人行空间与不同的停车区,并选择平整、耐弯、耐磨、防滑的铺装材料.

图15 生态地面铺装效果图

3 结语

高架桥是城市中的重要交通路径,其附属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8].本文以天津轻轨九号线为例,在实地调研分析基础上,研究可实施性景观构建策略,提出高架桥附属空间环境营造方法,美化城市空间,减少高架桥灰色地域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优化居民城市生活体验,为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提供技术方案,促进城市绿道生态网络的形成,塑造有文化基调的城市景观新形象.

猜你喜欢
高架桥道路景观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景观别墅
某高架桥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火山塑造景观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福州高架桥上的“红色飘带”
拆除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