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L方程的低渗透油藏CO2水气交替注入能力

2018-07-12 10:42孟凡坤苏玉亮郝永卯李亚军
关键词:润湿性水气水驱

孟凡坤, 苏玉亮, 郝永卯, 李亚军, 童 刚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200)

低渗透油藏由于存在“三低”特性,在油藏后续开发过程中,地层能量补充及提高采收率较为困难[1-2]。国内外大量矿场实践及室内试验研究表明,相比于其他气体,CO2有较好的驱油特性,可大幅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3-4],但常规的连续注气(CO2)存在注入CO2突破过早、波及效率低的问题,CO2水气交替驱综合了水驱、CO2驱的优点,不但可提高波及系数,还可增加驱油效率,在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7]。但与连续注气、注水相比,水气交替驱注入能力发生异常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由于水的流度相比于CO2相对较小,注水能力的降低显得尤为突出[8]。就目前国内外已开展的CO2水气交替驱矿场项目,注水能力的降低已成为制约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9-10]。针对水气交替驱注入能力的预测与评价问题,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大多借助于试验手段,分析CO2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中注入能力变化规律[11-17]。对于理论研究,已建立的数学模型中未能充分考虑CO2与原油、注入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此,笔者根据以上研究中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基于传统的B-L方程,考虑CO2、原油及注入水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气驱油及水驱气过程中的B-L方程进行修正,并结合多重复合油藏渗流理论,建立CO2水气交替驱数学模型,以此分析地层润湿性、CO2-原油界面张力及渗透率等对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中注水能力的影响。

1 CO2水气交替驱模型

1.1 物理模型

研究的CO2水气交替驱模型驱替形式为先注CO2后注水,CO2与原油非混相,但存在相互作用,对模型做出以下基本假设:①圆形地层、水平、均质、等厚,外边界封闭,上下有不渗透隔层,中心有一口注入井,定流量注入CO2/水;②考虑CO2在原油、注入水中的溶解及CO2对原油的抽提作用;③流体微可压缩,流动过程等温,流动服从达西定律,忽略毛管力与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CO2水气交替注入所形成的饱和度剖面如图1所示。Ⅰ区为水区,Ⅱ区为CO2-水过渡区,Ⅲ区为CO2区,Ⅳ区为饱和CO2的原油与饱和油组分的CO2所形成的CO2-原油过渡区,Ⅴ区为未波及原油区。

1.2 修正的B-L方程

CO2水气交替注入过程可分为CO2驱油与水驱CO2两个独立的阶段,因此可应用Buckley-Leveret理论求得气驱油及水驱气过程中前缘的移动速度。但考虑到CO2在油、注入水中的溶解及油组分在CO2中的挥发,必须对B-L方程加以修正。以一维CO2非活塞式驱油模型为例,分流量形式下CO2组分物质的量浓度守恒式[18-21]为

(1)

其中

CCO2=SgCCO2,g+(1-Sg)CCO2,o,

FCO2=fgCCO2,g+(1-fg)CCO2,o,

TD=qBt/φAL,xD=x/L.

式中,CCO2为CO2在气相和油相中的总物质的量浓度,mol/L;FCO2为总的CO2组分流量,mol/L;TD为无因次注入时间;xD为无因次距离;CCO2,g和CCO2,o分别为CO2在油、气相中物质的量浓度,mol/L;Sg和fg分别为CO2饱和度、分流量;q为流体注入速率,m3/d;B为流体体积系数;φ为地层孔隙度;A为渗流截面积,m2;x为流体渗流长度,m;L为一维地层长度,m;t为流体注入时间,d。

图1 CO2水气交替驱饱和度剖面示意图Fig.1 Schematic of saturation profile for CO2water-alternating-gas flooding

式(1)为一维拟线性方程,可运用特征线法进行求解[22],其特征方程为

(2)

因dCCO2/dTD=0,故特征线方向上的CO2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由此可得等CO2物质的量浓度剖面移动速度vCCO2表达式为

(3)

CO2驱油的前缘与尾部存在CO2物质的量浓度跳跃,移动速度可近似转换为差分格式为

(4)

根据式(4)可推导CO2驱油前缘与尾部移动速度vCCO2,Ⅳ-Ⅴ和vCCO2,Ⅲ-Ⅳ分别为

(5)

(6)

(7)

忽略束缚水的影响,在Ⅲ区最大含气饱和度下fg=1。CO2驱油前缘、尾部移动速度可根据式(5)、(6)用图解法求解(图2)。图2中线① 、②的斜率即代表前缘与尾部移动速度。

图2 CO2驱油分流量曲线Fig.2 Fractional flow curve for CO2displacing oil

公式(5)、(6)求取的是基于一维线性流的前缘与尾部移动速度,对于平面径向流,移动速度表达式须做出适当变换:

(8)

式中,r为地层半径,m;h为地层厚度,m。

对式(8)分离变量并积分:

(9)

式中,R为流体渗流半径,m;rw为井径,m。

由于rw较小,忽略其影响,同时对式(9)无因次化:

(10)

其中

RD=R/rw.

对于CO2驱油与水驱CO2过程,TD有不同的表达式,分别为

(11)

式中,TD1为无因次CO2与水累积注入体积;TD2为无因次累积注水体积;Qg为CO2总注入量,m3;qw为注水速率,m3/d;Bw为注入水体积系数;tw为注水时间,d。

分别联立式(10)与式(5)、(6),求得不同时刻下气驱油前缘与尾部无因次半径RⅣ-Ⅴ与RⅢ-Ⅳ分别为

(12)

对于水驱CO2,忽略残余油的影响,运用与CO2驱油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其前缘、尾部移动速度(vCCO2,Ⅱ-Ⅲ、vCCO2,Ⅰ-Ⅱ)与无因次半径(RⅡ-Ⅲ、RⅠ-Ⅱ),分别为

(13)

(14)

(15)

(16)

因不考虑水在CO2中的扩散,Ⅱ区右端面与Ⅲ区左端面中CO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即DⅡ-Ⅲ为1。与CO2驱油前缘、尾部移动速度求取方法类似,水驱CO2移动速度亦可运用图解法求解(图3)。线③ 、④的斜率即为水驱气过程中形成的前缘与尾部的移动速度。

图3 水驱气分流量曲线Fig.3 Fractional flow curve for water displacing gas

综合图2、3分析,直线③的斜率明显大于②,即水驱CO2前缘快于CO2驱油尾部的移动速度,因此随注入水量的增加,两者会发生交汇,此时情况较为复杂,超出本文的研究范围,本文中仅研究两者交汇之前的驱替过程。

1.3 数学模型

基于图1所示的CO2水气交替驱物理模型,应用多重复合油藏渗流理论[23-24],考虑表皮系数和井筒存储的影响,建立外边界封闭条件下的无因次数学模型为

(17)

(18)

(19)

(20)

其中

λw=kKrw/μw,λg=kKrg/μg,λo=kKro/μo,

Ct1=SwCw+SorgCo+SgrCg+Cr,

Ct3=SgCg+SwcCw+SorgCo+Cr,

Ct5=CwSwc+SoCo+Cr.

为对模型进行求解,需给出模型的初始及边界衔接条件。

初始条件为

pD1=pD2=pD3=pD4=pD5=0 (tD=0) .

(21)

内边界条件为

(22)

式中,CD为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S为表皮系数;pwD为无因次井底压力。

外边界条件为

(23)

衔接条件为

(24)

2 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2.1 修正B-L方程求解

由1.2节中的叙述可看出,渗流扩散阻滞系数等参数需在CO2驱油、水驱CO2饱和度剖面已知后才能得以确定,因此首先要根据改进的CO2驱三相相对渗透率Corey模型[25]得到气驱油及水驱气相对渗透率:

(25)

(26)

式中,Sgc为束缚气饱和度;Krog和Krgo分别为CO2驱油过程中油、气的相对渗透率;nrog和nrgo分别为Corey油、气相渗指数,取值为2~4;Krwg和Krgw分别为水驱CO2过程中水、气相对渗透率;nrwg和nrgw分别为Corey水、气相渗指数,取值为2~4。

已知CO2驱油及水驱气相对渗透率,可得其分流量曲线;根据Buckley-Leveret理论,运用图解法可得到CO2驱油前缘含气饱和度,假定尾部处为最大含气饱和度,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及原油组成下,进行闪蒸平衡计算[26-27],将得到的油相与气相中CO2浓度代入式(7),即可求得DⅣ-Ⅴ与DⅢ-Ⅳ。

试验研究显示CO2在水中溶解浓度与压力、温度满足关系式[28]:

(27)

式中,R为CO2在水中的物质的量分数;p为压力,MPa;T为温度,K;C00=1.87×10-2,C01=-4.67×10-5,C10=4.54×10-4,C11=-4.54×10-7。根据式(27)计算结果即可求得CO2在水中的扩散浓度,代入式(15),进而得到DⅠ-Ⅱ。

已知DⅣ-Ⅴ、DⅢ-Ⅳ与DⅡ-Ⅲ、DⅠ-Ⅱ,运用图解法(图2、3)可得到气驱油及水驱气前缘、尾部移动速度,分别代入式(12)与式(16),可求得不同注入时刻各区半径,并带入数学模型,实现修正B-L方程与复合油藏模型的耦合。

2.2 数学模型的求解

将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拉氏变换,得到关于rD的虚宗量Bessel函数通解为

(28)

式中,s为拉氏变量。代入边界及初始条件,构建系数矩阵方程组,可求得待定系数a1~a10的值。则井底压力拉氏空间解为

(29)

对式(28)进行Stehfest数值反演[29],可计算出每一个无因次时间tD所对应的无因次井底压力,同时进行有因次化,即可得到注水时实际井底注入压差,以此反映注入能力的变化规律,注入压差越大,表明注入能力越小。

2.3 模型的验证

为验证所建CO2水气交替驱模型的正确性,参考SL油田实际地层及流体特性,设定储层及流体物性参数,其中油藏半径为1 000 m,地层厚度为10 m,孔隙度为15%,渗透率为0.01 μm2,平均地层压力为16 MPa,地层温度为70 ℃,束缚水、残余油、气驱油束缚气及水驱气滞留气饱和度分别为35%、12.5%、7.5%和12.5%,注入水、CO2地下黏度分别为0.27和0.040 5 mPa·s,注入水、岩石、原油与CO2压缩系数分别为4.5×10-4、4×10-4、2.6×10-3和4.5×10-2MPa-1,注入水体积系数为1.0;对于注入井生产制度,日注气量和注水量分别为30和10 m3/d,注气和注水时间分别为300和100 d,井径为0.1 m,井储和表皮均设为0;原油组分组成如表1所示。将上述参数代入建立的模型计算,可求取注入压差,同时依据上述参数,可建立CO2水气交替驱油藏数值模拟组分模型。

表1 原油组分组成

图4 本文中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Fig.4 Results comparison between analytical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设置地层渗透率分别为0.005、0.01和0.02 μm2,对比本文中建立模型与数值模拟模型注水过程中压差变化(图4),可看出本文中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整体拟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但由于在一般的CO2水气交替数值模拟中未考虑CO2在注入水中的溶解,因此造成数值模拟与本文中模型结果在初期存在偏差。因CO2在水中的溶解量较少,随注水量增加,CO2溶解作用对注入压差影响程度不断减小,曲线拟合程度变好。此外,还可发现地层渗透率越小,注入压差越大,且注入压差增大程度随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加,表明存在渗透率界限使注入能力与驱替效果达到最优。

3 注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油藏储层及流体性质的差异是造成注水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分析储层润湿性状况、CO2-原油界面张力及地层渗透率对注入能力的影响。

3.1 润湿性

不同的沉积状况会造成油藏岩石呈现不同的润湿性。对于地层润湿性的类型,可通过测量油藏流体与岩石间的接触角判断,但该方法测量过程较为复杂,且难以准确测定。在实际的矿场应用中,可通过观测相渗曲线等渗点的移动,近似描述岩石润湿性的变化[30]。通过给定不同的相渗指数,得到不同的相渗曲线(图5),以此模拟不同润湿性地层下的CO2驱油及水驱气的过程。

图5 不同润湿性地层CO2驱油及水驱气相渗曲线Fig.5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of CO2 displacing oil and water displacing gas for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wettability conditions

润湿性不同使气驱油及水驱气相渗曲线的等渗点左右移动。对于偏水湿岩石,气驱油及水驱气相渗曲线的等渗点明显偏右,而偏油湿岩石则偏左,中性润湿岩石介于两者之间(图5)。在不同润湿性下井底注入压差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图6)。由于岩石润湿性的差异,对于偏水湿地层,在毛管力的作用下,注入水首先进入小孔隙中,大量的CO2被圈闭在大孔隙中,使水的注入压差较大,注入能力较低;相反,对于偏油湿地层,注入水率先进入大孔隙中,对CO2形成较为均匀的驱替,使注入压差较小,注入能力相对较大。

图6 不同润湿性地层注入压差随时间变化Fig.6 Pressure drop versus time for formations with different wettability

3.2 CO2-原油界面张力

由于不同油田区块原油组成存在差异,使在相同注入条件下CO2与原油间界面张力并不相同。研究表明,在不同油气界面张力下,油气相渗曲线会发生规律性变化[31]。为探究不同油气界面张力对注入能力的影响,假设水驱气过程相对渗透率保持恒定,改变气驱油相渗指数,得到不同油气界面张力下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图7)。

图7 不同界面张力下CO2驱油相渗曲线Fig.7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for different interfacial tensions between oil and gas

对图7进行分析,可发现对于不同界面张力下的相渗曲线,等渗点所对应的含气饱和度近似相同,表明润湿性变化对注入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同界面张力下注入压差随时间变化如图8所示。由图8可看出,由于在低界面张力下CO2溶解度增大,使原油流动能力增强,井底注入压差减小,注入能力增加,但总体差距较小,说明界面张力的减小对于注入能力的提高影响程度有限。当原油密度、黏度相差不大时,原油组成不同对后续注水过程中注入能力的影响较小。

图8 不同界面张力下注入压差随时间变化Fig.8 Pressure drop versus time for different interfacial tensions

3.3 渗透率界限

图9 不同渗透率地层注水100 d后注入压差Fig.9 Pressure drop for formations with different permeability after injecting water for 100 d

对于低渗透油藏,注入能力对渗透率的变化反应较为敏感。为更清晰地显示注入能力随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绘制不同渗透率下注水100 d后的井底注入压差变化曲线(图9),可发现当渗透率小于5×10-3μm2时,井底注入压差随渗透率的减小而急剧增大,表明注入能力迅速减小,因此在矿场实践中,对于渗透率小于5×10-3μm2的地层,在开发之初要充分考虑渗透率对后续注水能力的影响。

4 结 论

(1)考虑CO2在原油、注入水中的溶解及CO2对原油中轻质组分的抽提作用,对B-L方程进行修正,并结合多重复合油藏渗流理论,建立封闭油藏CO2水气交替驱注入能力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低渗透油藏CO2水气交替驱注入能力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2)地层润湿性对后续水驱注入能力影响较大,相比于偏油湿地层,在偏水湿地层中,由于注入水对CO2的圈闭作用,使注入能力较小;后续水驱注入能力随CO2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减小而增加,但其对注入能力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3)对于低渗透油藏,当油藏渗透率低于5×10-3μm2时,在进行CO2水气交替驱方案设计之初,要对水气交替注入能力进行评价,考虑到注入能力的变化对方案可行性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注入方案和工艺措施。

猜你喜欢
润湿性水气水驱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海相砂岩油藏张型广适水驱曲线预测修正应用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水驱曲线的进一步理论探讨及童氏图版的改进*
油田区块的最优驱替开发方式决策: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
DBD型低温等离子体对PDMS表面性能的影响
低聚季铵盐对聚驱采出水包油乳状液破乳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