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质量提升导向的内部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

2018-07-12 11:23:13孙圣勇
中国市场 2018年6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标准

孙圣勇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5)

高校专业质量是高校安身立命的决定性因素。空谈专业质量没有效果。现代高等教育的专业质量的新标志是建立并运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1 传统专业内部质量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前提首先是要发现问题,查找不足。

一是目标过时。传统专业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做价值判断和考核评议。

二是动力不足。传统专业质量管理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外部、源于行政命令,易于发动,易见成效,但显得被动,疲于应付,时紧时松,上紧下松,难以持久。

三是标准僵化。传统专业质量管理标准由组织者定,而且,在同一时期维持不变,可称为既定标准,院校基本不能添加适合自身实际的标准,未能跟上需求变化,不断修正标准,专业质量主体缺乏进取激情。

四是主体错位。传统专业质量管理组织主体是组织者,利益相关主体和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方机构都可当组织者,而实际上的组织者往往是教育管理部门,有点像指挥员和裁判员。专业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不是质量的直接创造人。

五是指标僵化。传统专业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是既定的、静态的,逐层分解,按图索骥,未能发挥诊断、定位和导航的作用,未能遵从由现实状态、影响因素再到表现指标这一逻辑来运行。

六是闭路运行。传统专业质量管理是估价办学方向、条件和水平,事先设定节点,并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然后下个结论,按照这个结论来定性,未能注重调整纠偏和持续改进的全过程。

2 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2.1 服务导向,满足需求

专业质量保证不是自娱自乐,务必转变为服务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求。专业质量目标要树起来,要结合实际树立新标准,沉下去,搞调研,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一成不变,更加不能沦为利益集团的枪手。

2.2 自主发展,自我担当

专业质量保证以内为主,外部保障只能为辅。教育教学工作与内部质量保证同步、同向、同质,所有专业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质量保证的重大责任,专业教师的工作集成就是专业质量保证的来源。

2.3 边整边改,从不间断

专业教学不断进行整改是与专业质量保证相关的一切工作的重要环节,不能是一阵风走过场,不能是因为行政安排刻意去发现个别的方面、个别的教师工作特别突出就进行脉冲式的表扬与激励,常态性地检查发现问题就改正,发现亮点就奖励,永葆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

2.4 实时监控,平台助力

专业质量保证不是靠回顾总结,而是靠实时监控,实时监控就要建立专业质量保证监控网站。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及时采集,及时更新,及时升级,及时预警。发现的问题要进行预警,限定时间整改,务必得到纠正。

3 建立并运行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

3.1 编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

专业要尽其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质量意识不能空心化,务必树立新型的质量观。方案制订后自觉转变依赖外部评定的惯性思维,自觉保证,自觉发展,自觉完善,创新建设思路,先建,再整,即改,后升,做好考核,还要复核,确保专业质量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因此,制订好方案,才能保证质量主体到位,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目标,促进全员育人。[1]

3.2 编制职责分工与岗位标准

专业教师的工作是按统一分工各自独立进行的。[2]专业建设也要建立教师工作责任制。责任是要岗位能力才能尽到的。岗位能力标准由学习环境、学习设计、促进学习、教学鉴定四个部分组成,[3]岗位能力要素、实际操作、核心技能,必备知识、素质与鉴定都要有详细说明。分工与岗位标准要细化。

3.3 编制专业发展规划

专业发展规划要根据现实发展水平和现实要求,[4]确定发展指导思想,明确发展行动指南。努力创造出一系列的中国第一和中国特色,为“双创”发展做出贡献,先从“点”上突破,再到整体升级。

3.4 编制专业与课程标准

专业质量要树立新理念:就业导向、素质本位和能力核心。[5]紧扣专业特点,把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制好,把专业特征凸显出来。

3.5 编制教师与学生发展标准

美国曾经开发过全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未来从教、正式执教和识别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但是忽视了教师标准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这个根本问题。因此,教师标准的编制应该以学生学习标准编制为基础。

3.6 专业教师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教师绩效考核分为奖惩性的和行政性的两种。过分强调行政性考核可能导致考核的形式主义。行政性考核的基础只能是奖惩性考核,重点细化奖惩办法。专业负责人和其院系主管领导的任期内的个人业绩积分一般会名列前茅,与专业团队教师同考核,同奖惩。

3.7 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专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在院校二级运行语境下建立的。比如,高校在各种利益大战中开始考虑如何获得更多院系收益,从而增加教师收入。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专业在资金使用和预防与惩治腐败等方面出过问题。凡是违反学校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专业负责人必须易人,院系主管领导也要依照有关条例做出处理。

3.8 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专业发展的新需要。信息化教学涉及信息化教学能力、设计、演播教学、概念图式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有很多方法与模式,可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设计和应用。

以上凡是涉及编制的方案文件,必须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获得批准后由教务管理部门监督教学院系执行,质量办检查运行情况。

[1]万德年.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 [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2):9-12.

[2]孔才旺.建立教师工作责任制的管见 [J].江西教育,1982(9).

[3]赵计平.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4]张慧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理念与总体思路 [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9.

[5]戴四新,陈绍敏,蒋燕.高职高专专业与课程标准建设探讨 [J].中国电力教育,2008(5):30-32.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标准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焊接技能评定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要求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还是丑?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中国盐业(2018年23期)2018-03-30 01:29:30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中国盐业(2018年21期)2018-03-05 08:06:16
质量保证监查在AP1000依托项目中的应用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