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短片《卢梭》导演创作谈

2018-07-12 09:57:19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53007
大众文艺 2018年15期
关键词:卢梭老张画画

焦 洁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453007)

一、剧本拍摄前的思考

短片《卢梭》剧本的定型并不是一蹴即就的。由于最初的剧本故事并不是现实生活真实事件触发的灵感,也不是来自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剧本的本身的真实性和思想性就有一定的不足。那么在剧本的修改过程中就着力完善这两个方面。

在真实性方面,考虑到主人公是外卖员,也是画家的双重身份的复杂,分别去了解外卖员和绘画专业人员的真实生活状态。剧本中设置送外卖经常遇到故意差评和因熬夜画画而迟到的主人公被公司经理辞退。而在现实了解中,确实外卖公司关于外卖服务的整体培训是非常完善的,但会有客人各种理由刁难给差评,那么在剧本中讽刺现在人们对服务类人员的歧视而态度不好,设置因这样的外部阻力而被外卖老板辞退的主人公是相对合理的。在对外卖员的工作了解中,发现外卖员这种工作是真的很辛苦,为准时送达一餐而飞快骑行;会遇到严寒酷暑等恶劣的天气;早出晚归,从来没时间在饭点吃饭;为老板的质疑而急切证明,虽说是服务类行业应秉持顾客第一,但换位思考一下他们的处境,也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说一声感谢。

画家的身份是主人公处于任何环境都坚持做,也是主人公真心热爱的,所以在真实内容的补充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思想性方面,有自我和环境两个不同的方向。首先是主人公的自我进步。他所处的环境的变化涉及到两个不同的社会阶级,总所周知,在跨越生活阶级的时候,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个代价不止是用金钱可以解决的,是需要改变自身本来所处的生活阶层所带来固有的思维方式。其次是环境的思想性,社会阶级代表的是不同生活水平的人群,不论是哪个阶层都是有优有劣。剧本中要表现的是,在底层阶级人群,贫穷思想传统但务实,虽说没有多少深谋远虑但追求踏踏实实工作,认真工作挣钱平淡过一生,而且重情重义,温暖实在。上层阶级人群虽然生活富裕,但利字当头,尖酸刻薄,人情淡漠,看似洋气高端但内里空虚世俗。这样的构建多少是由于当下身处的也是平民阶层,虽然也有要多挣钱混更好的愿望,但也对利字当头的生活有些许心理阴影。

最初的剧本并没有名字,主人公也没有名字。后来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亨利•卢梭自语,“他凭着本能画画,他认为创作者必须获得完全的自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美与善的境界”1艺术家的全部秘密就是心灵的自由。它是一份人人享有的天赐。当然,为保持心灵的自由,就需要更多的牺牲。2卢梭也被人称为“原始主义”画家,也是“天真派”画家,青年时期他当过军乐队队员,后离开巴黎做了海关官员。在做海关工作时,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景象,也成为他画画的创作素材,他也是所有半路出家的画家的模范。

了解到这些后,毫不犹豫地便把片名和主人公的名字定为卢梭。虽然大家对卢梭的大部份印象是写《爱弥儿》《忏悔录》的让-雅克•卢梭。片中的画商的名字古里也是来自当今帮世界上最贵的艺术家卖过画,或者说,把他们卖成了最贵的艺术家的顶级画商拉里•高古轩,以及秘书的那句“没有人真的需要一张画。”也是他的原话。不过在剧中,由女秘书承担了画商的大部分工作,一个不在乎卖什么只要挣钱的商人身份。

二、剧本的概述及现实意义

剧本大致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已经成名的画家卢梭给自己的老友老张寄的一份明信片把他拉回了以往的记忆里,而后在街头给一位老爷爷画素描的过程中以亨利•卢梭的画册为话题卢梭向老爷爷讲述了自己的过去。过去的快递员卢梭跟他的大哥老张同样做着外卖员的工作,不同的是卢梭希望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所以常常熬夜画画不上工被老板找茬,而老张则一直好好工作期待着攒钱以后自己做老板。为了自己热爱的画画,卢梭想尽办法把自己的作品投稿给报社却被王主编骗了钱。在去学校送外卖时忍不住在教室画板上完成了一副半成品机缘巧合与高林凡产生牵绊,送完外卖回到公司却被老板因多次矿工和差评为由辞退,之后习惯性地到常去的书店,没想到偶遇了自己曾经因为亨利•卢梭的画册而“不愉快”地一见钟情的姑娘高林凡,得知自己完成的半成品正是她的作品而且被老师的朋友画商古里看重,邀请他进入职业画家公司。卢梭面对生活的困境,选择进入古里公司,不仅得到了高年薪,也成为了梦想的职业画家,同时如愿以亨利•卢梭的画册为契机跟高林凡成为男女朋友,卢梭对这样生活感到无比的满足。可梦想中的职业画家公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同事嘲讽,上司画画方向的压力让卢梭苦恼不堪,而女友也要让他跟自己一起出国深造,老张也要准备租金开店。出于对画画的真心热爱,卢梭违反规定把自己的画放进上交的画中,很快被女秘书发现叫回公司训斥,却耽误了给老张送租金的时间店铺被别人租走导致两人闹矛盾,卢梭感到无所适从。回想过去的种种,卢梭最终选择离开古里公司,成为自由画家。

剧本的现实意义在于处于21世纪的快消费时代,什么都是快的,快点长大,快点考试,快点挣钱,所有的一切都在加速,连火车的速度,信息的传播速度都在加快。有人一夜致富,有人一夜倾家荡产,一切都像是背后有只大手推着向前走,我们称其为时代的洪流。年轻人们总是抓紧时间做事,没空停下来思考自己的经历和未来,只走对自己有利的可以快速发家致富的路。年轻人充满激情和勇气,可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我是谁,是需要慢下来思考的,要认真思考自己的需要。

三、作品的设计

(一)影片的基调

影片的基调相当于影片展示出的基本风格。3剧本成型后可以看到故事内容其实相当于卢梭的个人经历史,又由于片中所表现的现在与过去并没有巨大的年龄差距,影片的基调没有太刻意的某种画风,整体展示小人物在社会大流下的机遇与沉浮,可以算是生活流,所以整体影片偏生活纪实感。涉及到过去与现在,过去的经历又相对波折,所以回忆的色彩更加浓烈一点,但是里面由于设计到两个生活层次,在平民也就是快递员阶段虽然穷,但有好兄弟,所以保持温暖的感觉就可以,而进入公司后的环境在人物情感上更加冷淡,所以采用冰冷高级感。在处理矛盾时,风格会更加艳丽,以表达人物的生活危机感。

(二)主人公的设计

片子中的主要男性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卢梭,一个是老张。卢梭作为片子的男主人公,他的整体形象必须把握的非常细腻。在身份上,他即不属于底层社会也不属于上层社会,他几乎算是两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游离者,比底层更具有想法和追求,但又在上层社会里坐立不安,甚至有点理想主义的嫌疑;在性格上,他表面上有些油腔滑调,但很敏感心细,而且很有毅力,觉得对的值得的喜爱的事情就全身心去做,很有义气,有点怕事但心里很能装事,自尊心很强,乐于帮助他人,但不见得乐于让别人帮助自己,在为人处事上有欠缺没有那么圆滑,甚至有点傻;在生活上他的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大学,因为小时候去自己舅舅家的画室去玩而喜欢上画画,虽然没有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持,但仍坚持不懈地画画,而且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自己喜爱的画画上,虽然这两样东西他都拥有的不充裕。

这样的一个卢梭他与我们想要作为创作来源的画家亨利•卢梭相比,他没有那么乐于交朋友,也是他在这样网络发达的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并不差的画手没能自己火起来的原因。他他遇事怯事,所以在面对王主编的欺骗时,他很愤怒地想要讨回公道时,在保安的拦截下也选择了离开,在后面再次遇到王主编时,也是只是骂了句脏话,拒绝了老张揍王主编的建议选择了逃开,因为他担心,担心得罪了人画画就再无出头之日;在面对外卖店老板的质疑,他也选择了缄口不言,自己退场。他甚至是面对老张这样的朋友他都不会把自己遇到的种种问题向他诉说或是求助,但老张的帮助他却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会选择自己解决自己思考。而卢梭面对自己的女友,他真心地追求她,但当女友与他发生冲突时,他选择逃避,当他忍不住对女友说出自己的困扰但被拒绝理解后,他选择放手,哪怕他心中有对感情的留恋和不舍他也只是选择沉默不言。

老张是片中男主人公做外卖工作的大哥,为人朴实,勤劳认真,而且思想传统务实,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是脚踏实地的想法,好好工作挣钱,然后自己当个小老板,不追求天上砸的馅饼,踏踏实实走。这样的一个人物,可以说他目光短浅,死心眼,又有点爱憎分明但又不记仇,面对卢梭的油嘴滑舌常常是气急败坏,但会催促卢梭好好工作。

四、结语

短片《卢梭》的前期策划用了很长的时间,不过中期拍摄的时间却很快,因为前期准备的充足和演员的敬业,拍摄的质量和进度都出乎意料地顺利。当下的社会,人们都多技能傍身,但心中的“我”却是迷茫的。无论身处何地,都多问问自己,我是谁,我要什么,时刻警醒自己的位置,也思考未来的方向。

注释:

1.周星.影视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1.

2.俞洁 彭骄雪 邵清风 李骏 .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1.

3.梁颐.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

猜你喜欢
卢梭老张画画
感谢老张
心声歌刊(2021年1期)2021-07-22 07:52:18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老张的猪会听锣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50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
人间(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