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惟勤
作者系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主任医师
2017年11月14日,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年会上发布了举世瞩目的《2017AHA/ACC高血压指南》。新《指南》将高血压的标准定为高于130/80mmHg,让原先被广泛认定的——以高于140/90mmHg为高血压的标准,成为历史。这件事虽然发生在美国,但与远在万里以外的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多少年来,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血压高于140/90mmHg才是高血压,把121~139/81~89mmHg视作血压偏高;现在则只要收缩压高于130mmHg,哪怕舒张压是80mmHg,照样也认为是高血压。同时,新《指南》又把收缩压120~129mmHg,舒张压低于80mmHg同样认为是血压升高,把130~139/80~89mmHg定为1级高血压,高于140/90mmHg为2级高血压。之前所谓的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亦即随之取消。
由于实行新的标准,降低了门槛,美国国内被诊断为高血压的人数将大大增加,据估计约增加14%。好在该《指南》认为,这其中的大多数,只需改善生活方式就可以把血压降下来,而真正需要服药的,只有一小部分。
至于哪些人需要服降压药,该《指南》建议:如果一个人已患有冠心病和脑中风,或者经评估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大于10%的,血压在130/80mmHg以上时就应考虑服药。如果没有患冠心病和中风,而且经评估,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低于10%的,那么可以在血压升达140/90 mmHg时开始用药。
新《指南》认为,服药的目标在于控制血压,对于那些已确诊高血压的人,如果有心血管病或中风,或评估10年心血管病危险大于10%的,其控制目标为130/80mmHg;虽然经评估,10年心血管病危险小于10%的人,如果能够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则对健康长寿更为有益。对于原有慢病的患者,如稳定性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和中风患者,都应该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为宜。
一个人的寿命与血管健康息息相关。据统计,美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4%。美国这次下调高血压“门槛”,旨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营造健康社会。
新《指南》将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关口前移”,体现了“治未病”精神。对于肿瘤防治,普遍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预防的“关口前移”。其实,对于心血管疾病也同样需要“关口前移”。防治心血管疾病“关口前移”的对象,大多数是中年人,甚至有靑年人。比如,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其血管壁是没有斑块的;而今,20多岁的中风病人早已屡见不鲜。“关口前移”的目的,是促使这些“潜在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长远效果看,可大幅度减少未来需要心脏支架、心脏搭桥、心脏移植的人数,从而使老百姓少吃苦、少花钱,延长寿命。
美国的心血管科技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美国修改高血压标准,将对全球医界带来巨大影响,掀起国际防治心血管疾病浪潮。2014年2月14日的《健康报》报道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2.81%。在中国,高血压一直是导致心血管病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参照美国标准,将我国高血压标准降至130/80mmHg,按照我国高血压人数为2.7亿计算,那么我国高血压人群将增加3780万人。增加人群也将会纳入医师视野,得到防治关怀。
如今,中国大部分百姓缺乏参加健康管理的意识,实际参加率仅有0.02%。即使“关口前移”后,部分人被诊断为高血压,但是他们既不在医院要求服药对象的范围内,又没有参加健康管理,处于“两不管”状态,健康状况仍然较难改善。仅降低高血压门槛,不足以达到预防、改善的效用。
对比美国,美国人参加健康管理已成常态,比例高达70%以上。所以,当“关口前移”后,被诊断为高血压的大部分人群都会在健康管理机构“消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不需要服药,只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恢复正常血压。
我国的健康管理机构并不少,全国性的有“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许多省份也有“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尤其在杭州,杭州市健康促进协会有专业的“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健康教育所”编制,商业性的健康管理公司更是俯拾即是。可是,实际在运行的健康管理,却仅限于健康体检和体检后的疾病治疗,并没有对健康采取真正的“管理”。即“重修理,轻维护”——有病看医生,无病不保养。这里的“保养”是指,在健康管理师指导下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正如新《指南》所说,那些不需要服药,只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就能降低血压者所需要的。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指出要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我们必须紧跟世界潮流,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成熟运作健康管理产业,鼓励老百姓树立健康意识,参加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减少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