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季 邑
自习近平同志2015年2月初将“四个全面”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渐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但美国研究者亦即学者和媒体人士及智库人员在看待“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问题上存在分歧。大致看来,他们可分成三类。第一类研究者认为,中国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因而决非空想,并对世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或者说对其它国家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第二类研究者认为,中国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仅为空想,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将成为威胁。第三类研究者则持观望或中立态度。
本文仅就上述美国第一类研究者亦即基本上为一些严肃的学者和媒体人士及智库人员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正面看法与评价略作梳理,期冀从一个侧面反映西方部分研究者亦即严肃研究者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见解,并能有助于中国新时代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研究和协调推进。
2015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把“四个全面”定位为党中央“战略布局”。此并非偶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近在咫尺、中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但同时面临各种问题挑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愿景日益提升、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等等背景密切相关。美国第一类研究者亦即基本上为一些严肃的学者和媒体人士及智库人员对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领导人均有自己的理论或战略思想。梅隆基金会研究员瑞安·米切尔指出,在习近平执政之前,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因此,新任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亦需要有自己的理论与战略思想。①Ryan Mitchell.“Decoding 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 The Decision for Discipline,”The World Post, March 2, 2015.《纽约时报》记者储百亮亦指出,邓小平曾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江泽民提出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则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自然效法其前任们上述做法,亦即需要提出自己的理论或战略思想。所以,2015年2月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②Chris Buckley.“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 Give Shape to a Crowded Agenda,” New York Times, March 1, 2015.
(二)当代中国发展总目标需要新任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发出清晰的行动号令,为十三五计划期间中国发展制定宏伟蓝图。国际企业战略家、政经评论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2015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离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仅剩五年。“四个全面”战略构想正是强调必须克服根深蒂固之难题,并要为实现中国梦发出清晰的行动号令。③Robert Lawrence Kuhn.“Xi Makes His Governance Comprehensive,” China Daily, August 7, 2015.印中美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亦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十三五计划期间亦即2016至2020年间中国发展宏伟蓝图。④Dan Steinbock.“Grand Plan Needs Pragmatic Actions,” China Daily European Weekly, November 6, 2015.
(三)目前中国社会最关切的问题就是“四个全面”所涉及的问题。爱尔兰《新岛周报》2015年3月2日报道,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指出,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司法领域的改革,以及反腐运动,都是中国社会最关切的重大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正是针对目前中国这些重大问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中国政府选择在2015年2月提出并宣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目的之一是供该年3月“两会”讨论之用。《国际财经时报》记者米歇尔·福罗库兹指出,中国官方选择在“两会”这个时间节点宣传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似乎并非偶然,因为一年一度的“两会”3月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对国家政策包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审议和讨论。⑤Michelle FlorCruz.“China Unveils 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 Governance Plan; What It Means for China’s Future,”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February 25, 2015.
(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与目前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密切相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显得至关重要。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努力使中国共产党更有效率和更有能力,从而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瑞安·米切尔指出,中国共产党正开展反腐败运动,从严治党。而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从严治党将成为重点。因此,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全面”尤其主张“全面从严治党”,可能是要努力使其政党成为更有效率和更有能力的政治组织。①Ryan Mitchell.“Decoding 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 The Decision for Discipline,” The World Post, March 2, 2015.《国际财经时报》记者朱莉亚·格鲁姆亦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四个全面”理论用意在于增进中国繁荣和加强中共纪律。②Julia Glum.“China's New Cartoon Rap Video Promotes President Xi's ‘Four Comprehensives’Pl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February 2, 2016.
(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与习近平个人因素亦密切相关。中国新任领导人习近平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此为引领民族复兴的指导方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华尔街日报》记者李肇华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其本人密切相关。总体上来说,习近平自2012年11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严厉打击队伍中的腐败行为,同时推进法制改革,并向全党全国人民指出需要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③Josh Chin.“Xi Jinping Hopes to Count i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with ‘Four Comprehensives’,”China Real Time, February 2,2015.
总之,在美国这些学者和媒体人士及智库人员看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非偶然,是历史与现实之结合,涉及社会、国家、政府、政党和个人诸方面因素。
自然,美国这些研究者同时认识到,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特里尔2016年9月29日在《学习时报》上发表题为《“四个全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一文指出,从“一个全面”发展为“四个全面”,中国共产党用了十二年。具体而言,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一个全面”亦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一个全面”升级为“两个全面”亦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再至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增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出现“三个全面”,最后至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提出第四个“全面”亦即“全面从严治党”,至此有了完整的“四个全面”。但这十二年间,“四个全面”仅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及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而提出。直至2015年2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才把“四个全面”定位为“战略布局”。储百亮亦指出,事实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起初为“三个全面”。2014年11月初,他在福建考察时首次表述为“三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但他认识到,若排除打击腐败,则可能传递错误的信息。所以,至2014年12月,他在江苏考察时增加“全面从严治党”,“三个全面”旋即变成“四个全面”。再至2015年2月,“四个全面”上升为“战略布局”。此时《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还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④Chris Buckley.“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Give Shape to a Crowded Agenda,” New York Times, March 1, 2015.美国这些研究者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原因和形成的过程的上述分析虽然并不甚完整,但大体上符合实际情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美国上述研究者亦普遍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蕴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一定考察和研究。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其基本构想。罗斯·特里尔在《“四个全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一文中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构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法治框架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果打个比方,“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建设一架性能良好的大飞机,这架飞机的目的地是“全面小康社会”,这架飞机上的乘客就是全体中国人民,他们要想安全抵达目的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机组成员队伍;二是要有完备的飞行保障系统,如飞机场、地勤、雷达通讯等,“全面从严治党”要打造的是机组成员,“全面依法治国”要建设的是飞行保障系统。①[美] 罗斯·特里尔:《“四个全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学习时报》2016年9月29日。
当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每个“全面”亦有其基本内涵。丹·斯泰恩博克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战略举措。三大战略举措则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②Dan Steinbock.“Grand Plan Needs Pragmatic Actions,” China Daily European Weekly, November 11, 2015.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则论述得更为具体,“四个全面”中的每个“全面”都有其具体内涵。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途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原则,“全面从严治党”是行动或现实。但总体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习近平主席的宏伟目标亦即“中国梦”。③Robert Lawrence Kuhn.“Xi Makes His Governance Comprehensive,” China Daily, August 7, 2015.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诺厄·费尔德曼亦指出,作为习近平主席执政时期的中国优先战略,“四个全面”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梦”。“四个全面”中的每个“全面”不能等量齐观。尤其是其中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非常关注的焦点。④Noah Feldman.“China Sets a Strategy You Can Dance To,” Bloomberg, February 3, 2016.
(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总体上可概括为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建设。 2015年2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李成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着眼政治建设。储百亮亦指出,“四个全面”大体上作两方面概括,其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调整,其二是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同时应对影响政治稳定的一些挑战,并要根除党政队伍中的腐败行为。⑤Chris Buckley.“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 Give Shape to a Crowded Agenda,” New York Times, March 1, 2015.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际上面临诸多挑战。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际上既意味着在新时代里“四个全面”中每个“全面”的实现均面临严重挑战,但同时亦表明习近平主席具有实现“四个全面”的坚强决心。⑥Robert Lawrence Kuhn.“Xi Makes His Governance Comprehensive,” China Daily, August 7, 2015.美国进步中心高级公共政策分析师韩美妮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表明中国现任领导集体在改革道路上继续前进的决心,他们无畏任何困难,直至所有关键目标都得到实现。从外国观察者角度看,此为积极的信号。⑦Melanie Hart.“Views on ‘Four Comprehensives’,” China.org.cn, May 2, 2015.
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点,美国这些研究者普遍认为,与先前中国领导人的诸多思想相比,它具有一些新意,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其一,“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意。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从严治党”颇有特点。“全面从严治党”目标为反腐败和打击官员奢侈浪费行为,旨在让官员“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①Robert Lawrence Kuhn.“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Shows the Depth of his leadership,”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uly 30, 2015.作家杰夫·布朗进一步指出认为,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没有其他国家领导人比习近平主席更有所作为。自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大批党员干部受到处分,反腐“天网”已追回外逃人员一千余人,其中有许多人是中共党员。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正努力实现其最终目标亦即使全体党员“不能贪”。他认识到,只有让中国人民知道中共党员是爱国、苦干和无私的,这样中国人民才会支持中国共产党。所以,他主张“全面从严治党”。②Jeff J.Brown.“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s New ‘Four Comprehensives’ are A Rebuke of the West,” All China Review,September 21, 2016.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2015年8月在广州接受笔者访谈时指出:习近平主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以前中国领导人的“从严治党”思想之基础上有所创新,亦即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从而使得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新的含义。瑞安·米切尔亦指出,“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全面”以前就有。如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要求实现‘小康社会’;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依法治国”。“四个全面”中的第二个“深化改革”“亦几乎不是全新思想”。第四个“全面”才最明显地具有新意。③Ryan Mitchell.“Decoding 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 The Decision for Discipline,” The World Post, March 2, 2015.
其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均含有“全面”两字,此亦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意。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虽然“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及“从严治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在中国已实施多年,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此四者结合起来,并让每者都含有“全面”两字。这就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意。④Robert Lawrence Kuhn.“Xi Makes His Governance Comprehensive,” China Daily, August 7, 2015.美联社记者克里斯托夫·波丁亦指出,一方面,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实际上对其前任们提出的“目标”和“概念”进行继承,但另一方面,在他那里,“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这些“目标”和“概念”里却均含有“全面”两字。⑤Christopher Bodeen.“With New Slogan, Chinese Leader Sets Goals, Keeps Tradition,” Denver Post, February 26, 2015.
美国上述研究者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和特点的上述探析尽管不甚全面深入,但总的来说依然合情合理。
新时代中国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因而并非空想;但亦不会一帆风顺,将面临不少风险与挑战。美国上述研究者亦即基本上为一些严肃的学者和媒体人士及智库人员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
其中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要缘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保证国家稳定和发展。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助于这个国家稳定和发展。而且,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致力于增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力量和保持党的纯洁性。①Robert Lawrence Kuhn.“Understanding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Daily, June 3, 2015.《华尔街日报》有文章指出:中国“新时代”之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地进行领导和实行更平衡的发展。②China Edges.“Closer to One-Man Rul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 26, 2017.总之,在他们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行强有力的领导,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有力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颇有智慧和执政经验,亦有助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逐步实现。2015年7月2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论及“四个全面”实施前景时指出:“中国的领导人有大智慧,受过良好教育,并且有丰富的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显然是世界上最有能力的人群中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这些亦成为今后中国逐步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利条件。
(三)中国经过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丹·斯泰恩博克在论述“四个全面”时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未来数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仍有可能继续增长,到2020年时会比2010年翻一番。据此,“中国梦”有可能较快实现。③Dan Steinbock.“Grand Plan Needs Pragmatic Actions,” China Daily European Weekly, November 6, 2015.《纽约时报》有文章亦指出:新时代中国拥有更多财力和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中国新领导人抱有雄心和信念及战略追求,积极进取,推动中国进一步发展。④“Xi Jinping Pushes China's Rise despite Friction and Fear,” New York Times, October 30, 2017.
同时,美国上述研究者还认识到中国在新时代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不容易,将面临不少挑战。丹·斯泰恩博克指出:中国尚有7000万贫困人口,解决脱贫问题还需要五年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中国人均收入快速增加,而且意味着中国社会安全问题基本能得到保障,甚至要求中国生态环境退化不大严重。当然,中国目前正构建社会安全和福利保障体系,但这些保障体系在发达国家那里业已实施好几代。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最终赶上发达国家,更不容易。⑤Dan Steinbock.“Grand Plan Needs Pragmatic Actions,” China Daily European Weekly, November 6, 2015.《世界邮报》总编内森·加德尔斯指出:中国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反腐败。因为腐败问题极大地侵蚀中国社会的公平和机会均等,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威胁。所以,当今中国迈向“依法治国”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次长征”。实现此目标需要很多年。⑥Nathan Gardels.“Western Media Are Missing China’s Biggest Story,” The World Post, March 16, 2015.2015年7月2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也指出:“中国是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政策制定过程保持谨慎是必须的。”否则会影响国家稳定和发展。
美国研究者关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能性和面临挑战的上述探讨基本较为客观,对新时代中国如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和世界深刻之互动,无论对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还是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以,美国上述研究者亦即基本上为一些严肃的学者和媒体人士及智库人员普遍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并实施后,对中国和世界均具有深远意义。①Gloria Davies.“The ‘Four Comprehensives’,” The China Story, March 12, 2018.他们同样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他们看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社会的共识,为今后深化改革和各方面建设指明方向。李肇华早在2015年2月25日就指出: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于北京召开,全国官员将争先恐后对“四个全面”进行全面学习。②Josh Chin.“Xi Jinping Hopes to Count i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with ‘Four Comprehensives’,” China Real Time, February 25, 2015.储百亮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总体框架更加趋于完整和成熟。③Gloria Davies.“The ‘Four Comprehensives’,” The China Story, March 12, 2018.韩美妮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旨在指导中国新阶段发展与转型。④Melanie Hart.“Views on ‘Four Comprehensives’,” China.org.cn, May 2, 2015.赵全胜接受笔者访谈时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更加清晰。瑞安·米切尔进一步指出: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导下,中国政府业已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使得当今中国建设出现新发展。⑤Ryan Mitchell.“Book Review: China’s Rise: Strength and Fragility,” The Marx and Philosophy Review of Books, June 19, 2015.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克里斯托夫·波丁指出:“四个全面”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论有所丰富,并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还有助于打击腐败。⑥Christopher Bodeen.“With New Slogan, Chinese Leader Sets Goals, Keeps Tradition,” Denver Post, February 26, 2015.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包括其领导人习近平的威望。储百亮指出:“四个全面”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任领导人习近平在中国人民群众中的威望。⑦Chris Buckley.“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 Give Shape to a Crowded Agenda,” New York Times, March 1, 2015.米歇尔·福罗库兹亦指出:“四个全面”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治理国家方法的要点,将很可能成为习近平留给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宝贵遗产。⑧Michelle FlorCruz.“China Unveils Xi Jinping’s ‘Four Comprehensives’ Governance Plan; What It Means For China’s Future,”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February 25, 2015.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树立中国的国际地位。
克里斯托夫·波丁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助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地位。⑨Christopher Bodeen.“With New Slogan, Chinese Leader Sets Goals, Keeps Tradition,” Denver Post, February 26, 2015.
(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推动中美两国合作。曾任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现为欧亚集团亚洲部董事总经理的麦艾文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将有助于中国推动市场化改革、法治建设、社会发展,而且将推动中美两国进行合作。⑩Xuejiao Wei.“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Evan Medeiros of US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cctv-america.com, February 27, 2015.杰夫·布朗亦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美国和世界具有积极意义。如果美国或西方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热战”,那将是极为愚蠢的。[11]Jeff J.Brown.“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s New ‘Four Comprehensives’ are a Rebuke of the West,” All China Review, September 21, 2016.
(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助于为人类寻找一条更崇高的道路,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和治理具有参考价值。杰夫·布朗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让世人知道,当今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因为中国正为人类寻找一条不同于西方但又比西方崇高的道路。[12]Christopher Bodeen.“With New Slogan, Chinese Leader Sets Goals, Keeps Tradition,” Denver Post, February 26, 2015.罗斯·特里尔亦指出:中国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能对其它发展中国家今后如何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①“Sinologist on China's ‘Four Comprehensives’,”China Daily, June 1.
此外,美国上述研究者就如何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问题向中国政府提出一些建议,同时建议美国政府关注中国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在向中国政府建议方面:
一是中国政府应当考虑将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其外交理念如何融合到一起。戴博指出:海外人士更关注中国将如何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提出的目标。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所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周边外交”“一带一路”等外交理念,应当考虑如何将其与实现“四个全面”融合到一起。另,杜克大学亚洲中东研究系教授刘康亦指出:目前中国面对新的现实,必须确立新的历史观,将中国的发展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结合起来。这是一个理想问题。如果中国这个理念成功,其对世界将是巨大无比的贡献。
二是中国应当采取广泛措施和实际行动。丹·斯泰恩博克指出:实现“四个全面”中的每个“全面”,均要求中国要采取广泛措施和实际行动。唯此,才能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然,他相信,中国政府将会根据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地采取行动。②2015.Dan Steinbock.“Grand Plan Needs Pragmatic Actions,” China Daily European Weekly, November 6, 2015.
三是中国共产党理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北卡华伦威尔逊大学政治系教授韩东屏2015年6月16日在中国日报网站撰文指出:“‘四个全面’的关键是从严治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理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提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必将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③韩东屏:《美国大学教授谈“四个全面”:中共如何反腐》,中国日报中文网,2015年6月16日。
四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要追求质量、创新和效率的统一。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李侃如在接受新华网络电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行》第八集《“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创造》采访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的重要性,即应由粗放型转为‘新常态’,对此我很赞同。但是集约型发展不仅仅依靠于增加就业人数和加大生产投入,更依赖于质量、创新和效率。如果中国想成为一个高收入和高经济水平国家,那么这种转型至关重要。”
在向美国政府建议方面:
美国决策者应当积极关注中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中国方面希望世界理解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尤其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此既有益于中国,亦有益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所以,他建议美国决策层应当对此予以加强关注,以便于今后与中国进行深入合作。④Robert Lawrence Kuhn.“Xi Makes His Governance Comprehensive,” China Daily, August 7, 2015.韩美妮亦指出:我们美国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因为,中美两国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两国面临许多双方都无法独自解决的共同挑战。中国新的改革计划包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影响美中两国关系的未来前景。⑤Melanie Hart.“Views on ‘Four Comprehensives’,” China.org.cn, May 2, 2015.
无疑,美国研究者这些分析和建议虽不大充分或全面,但依然较为客观和难能可贵。
以上种种表明,美国部分研究者亦即基本上为一些严肃的学者和媒体人士及智库人员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和内容与特点、实现战略布局的可能性和面临的挑战及战略布局的意义等问题均提出不少合理的看法,并向中美两国政府提出可贵的建议。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西方一些严肃研究者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见解,亦从一个角度表明美国研究者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方面业已进行一定的分析。
自然,美国这些研究者在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地体现于以下两方面:
其一,出现误读或曲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问题。如有媒体人士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成为当今中国领导层提出的“口号”。①Josh Chin.“Xi Jinping Hopes to Count i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with ‘Four Comprehensives’,” China Real Time, February 25,2015.其实,“四个全面”并非“口号”。正如联合国原助理秘书长、英国学者马丁·李斯所指出:“‘四个全面’战况略布局中的每一个‘全面’分别对应今日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具体挑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提供连贯战略指导,以使未来中国发展更持续、稳定和可靠。”②Martin Lees.“Note on the ‘Four Comprehensives’,” Beijing Review, April 23, 2015.据2016年3月12日央视网报道,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亦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非“空洞口号”;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正在非常严肃地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之,“四个全面”围绕一个战略目标,构建三大战略举措,形成一个战略布局。在此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基础。显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非“口号”或“空洞口号”,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
其二,有些方面研究极为薄弱。尤其是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国际背景、战略布局的哲学基础和实现路径以及世界意义诸方面,美国的考察极其薄弱。美国研究者今后应当加强这些方面的探讨。
尽管美国上述研究者在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存在种种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这些研究者毕竟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不少客观的探讨,业已发表不少合理的看法,甚至向中美两国政府提出一些可贵的建议,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国外尤其是西方社会今后客观并深入研究此课题,对中国新时代进一步研究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这里需要指出,以上仅梳理美国第一类研究者亦即基本上为一些严肃的学者和媒体人士及智库人员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正面看法与评价。但如前所述,美国同时另外有一些研究者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负面或中立态度。持负面评价者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存有敌意和进行诽谤;而持中立态度者也许看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美国和世界与人类具有积极意义,但因为不甚了解中国国情,所以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国未来心存疑虑,以致观望或中立。从辩证的角度看,此两类研究者(亦即负面和中立评价者)尽管目前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负面或中立态度,但对新时代中国亦非毫无价值和作用,如至少从侧面可使中国认识到,全面准确地对外阐释好(包括翻译好)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今日中国,在当下业已显得颇有必要和极为迫切。
阐释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讲好此颇具感召力的中国故事,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宣传重要工作之一。据新华网2017年8月20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亦认为,中国有着伟大的成功故事,世界看中国的态度正在改变。所以,中华儿女颇有责任和义务对外讲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伟大的故事。要让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媒体界、学术界和政界以及社会公众等各界人士更多观察中国,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亦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认识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尤其是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使国外人士逐渐相信新时代中国的日益发展不仅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反而会让世界其它所有国家从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受益。这样,新时代中外将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