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雪景寒林图》在山水画中的地位

2018-07-12 07:26方汉权广东青年画院51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6期
关键词:土石雪景名画

方汉权 (广东青年画院 510000)

近日,天津博物馆的“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出了天津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西周太保鼎、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轴、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就是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这次展览是继六年前首次展出之后又一次以真迹展出,展期仅10天。这对于中国画的研习者来说无疑一次近距离感受北宋绘画的最好机会。

一、来历不凡

《雪景寒林图》是一件三拼绢巨制,描绘了北方雪山的壮美景色。清代著名收藏家安岐在其所著《墨缘汇观》中盛赞此画为“华原(范宽)生平之杰作”,在“宋画中当为无上神品”。此画在明末清初曾图历经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标、安岐鉴藏,后辗转被呈献给乾隆皇帝,收藏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园中大批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雪景寒林图》也在劫难逃。一日,著名收藏家张叔诚之父张翼在天津旧书摊上,忽然发现一名英国士兵正与一买家讨价还价,出于好奇,张翼凑了过去,在展开画轴的那一瞬,张翼当即断定这是一件稀世的奇珍。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按英国士兵的要价50块大洋,果断买下了《雪景寒林图》。从此秘不示人。

张翼去世后,张叔诚遵照父亲的遗训,从未将此画拿出示人。上世纪80年代,张叔诚将他和父亲收藏的455件文物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国家。如今,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幅范宽存世的作品,《雪景寒林图》已成为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二、真伪之争

目前,对于《雪景寒林图》是否是范宽真迹尚有争议,《雪景寒林图》等一批珍贵文物入藏博物馆后,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也从北京专程到天津来欣赏这批珍宝,临走之前,他要再一次看看《雪景寒林图》,打开画以后,他惊奇地说了一句:那树里边有字。学者们经过仔细辨认,发现画下部一棵大树上的树干上写着:“臣范宽制”。此画有款“臣范宽制”藏于前景树干之中,字迹墨色与画的墨色极为相似,故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正是这个落款,启功先生认为这个落款“臣范宽制”不符合。认为是伪作。启功的理由是:在据《圣朝名画评》载:“范宽,名中正,字中立,华原人,性温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为范宽。”意思是关中人谓性缓为宽,所以范宽不是他的真名,而在如此大作上怎么可能题上自己的诨名呢,况且从生平知道,也未闻其曾被召入宫廷,那为什么称“臣”呢?启功文史考证鉴定学派,认为画作题款与史论不合,即判为伪作。

的确有道理,但前提是,范宽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名,但北宋同时期的米芾的《画史》里有记载,米芾曾经在丹徒僧房里见到范宽的一轴山水,“于瀑水边题‘华原范宽’,乃是少年所作。却以常法较之,山顶好作密林,自此趋枯老,水际作突兀大石,自此趋劲硬”。

最早介绍范宽生平事迹的是北宋刘道醇所著《圣朝名画评》,书中是怎么说的呢?“范宽,名中正,字仲立,华原人。性温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为范宽。”并且,在书的卷二《山水林木门·能品》中记述:“黄怀玉,华原人……学范中正画山水”,注意,这里用的是画家本名,说明了当时对画家的称谓。而《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图绘宝鉴》、《画鉴》等基本延用了《圣朝名画评》中对于“范宽”的文字介绍。当时画家都是以本名行于世,以诨名行世以致于掩盖了本名的情况本不合情理。而《宣和画谱》《圣朝名画评》等严谨的绘画著作都是以“范宽”作为目录和辞条来介绍,说明范宽的确是他的真名。

三、学术价值

无论这幅画是否是范宽真迹,但丝毫没有掩盖这是一幅北宋绘画的精品。无论是从绘画格局以及表现手法上,和《溪山行旅图》是一脉相承的。其气象和墨法沉厚,气势夺人的意境,绝不是元以后的画家可以做到的。整个画面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山峦起伏叠嶂处云雾氤氲,萧寺掩映在深谷的密林间,生动地展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象。全画构图严谨有序,层次分明,笔墨润泽。技法上,皴擦与渲染并用,以细密的雨点皴来表现山石的瘦硬与密林枯枝的质感。

在中国画而言,无论是意境,格调,最终要落实在技法上,最终要用一种载体来呈现——这就是笔墨语言,当中国画用玄之又玄的心学来解析绘画时,总是让人如坠雾中,似是而非,不知所云。这样中国画进入了一个怪圈,自古以来中国画都是对技术上的东西避之,认为技巧为形而下。

其实,中国画必须要从技巧上来剖析,从笔墨的轨迹上来分析。我们才可能与古人对话。

雪景寒林图技法上,皴擦与渲染并用,以细密的雨点皴来表现山石的瘦硬与密林枯枝的质感,雨点皴的使用,更为强调笔法和墨法的运用,在技巧上更为灵动,水墨交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倒十分符合米芾对范宽 的绘画风格的评价“晚年用墨太多,势虽雄伟,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在五代之前,山水画土石具有明显的区分,有着很概念和简单符号化的倾向,南宋绘画如马远夏圭等画家的大小斧劈,还是在强化土石的质感,二至元代,画家注重水墨为上,物象的形质的表现开始弱化,开始水墨渲染,在技法上开始舍弃斧劈等皴法,开始使用柔和的披麻皴——土石真实不分了。

猜你喜欢
土石雪景名画
名画欣赏
名画欣赏
折多山雪景
寻找中国最美雪景
《大坂山雪景》《高原平湖》
当名画变胖以后
雪夜遇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