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某水库大坝坝型选择

2018-07-12 08:27:07戴登奎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戴登奎

【摘要】某水库大坝选型拟定了三种坝型,分别从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建筑物布置条件、抗震安全性、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了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作为推荐坝型。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粘土心墙砂砾石坝

1、工程概况

拟建的某水库坝址位于四川省内,该水库工程主要由拦河大坝、开敞式溢洪道、输水洞、导流兼放空洞组成,属Ⅳ等小(1)型工程。工程建设任务是以人畜生活及乡镇企业供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

2、坝体设计

2.1坝型拟定

坝轴线位于河流出山口上游,河谷狭窄,呈“V”型,谷底宽一般为65~85m,河床覆盖层厚度9.3~13m。两岸坝肩及坝基基岩为砂岩,岩块致密坚硬,两岸岩体中小断层发育稀疏,裂隙较为发育,规模一般不大,边坡整体稳定。右岸坝肩2100m高程以上岸坡陡峻,基本无强风化,弱风化厚度15~20m;强卸荷岩体较少,水平深度2~4m。左岸坝肩基本无强卸荷岩体,弱卸荷水平深度为1~3m。

根据地勘建议,因坝址区花岗岩包含蜂窝状捕掳体,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局部存在地质缺陷,在该坝址区不建议修建混凝土重力坝。而距坝轴线上游山前丘陵区上,有适宜筑坝的砂石料和心墙土料,储量丰富,场区平坦宽阔,开采无地下水干扰,运输较为方便。因此,该坝址适宜修建当地材料坝,本阶段选择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粘土心墙砂砾石坝进行坝型比较。

2.2坝型比选

三种坝型方案中,坝的布置格局完全相同,即输水洞、导流兼放空洞布置于右岸,溢洪道布置在左岸。工程区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丰富,开采运输方便,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工程建设条件对三种坝型均无限制因素,但三种坝型各有优缺点,现从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建筑物布置条件、抗震安全性、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2.2.1地形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测绘,河漫滩表层为砂壤土,含草根,结构疏松,层厚0.2~0.3m,不宜作为坝基础,需全部清除。河床含漂石砂卵砾石厚度8.0~13.0m,地层连续、结构单一,无成层的砂层分布,局部夹鸡窝状砂层透镜体,存在砂土振动液化的可能性不大。下伏基岩为凝灰质砂岩,表部强风化厚度3~5m,弱风化厚度10~15m,根据压水试验中等~强风化层为中等透水层,透水率14.3~48.26Lu,微风化~新鲜岩石为弱透水,透水率2.7~6.91Lu,岩体中无规模较大的控制性软弱结构面分布,小断层及长大裂隙发育稀疏,其余裂隙规模较小,多短小、闭合,连通性差。含漂石砂卵砾石层承载力较高(0.4~0.45MPa),抗变形能力较强(35~45MPa),透水性强,挖除表部松散层后,下部密实层可作为土石坝坝基持力层,但存在渗漏和渗透破坏问题。建议挖除河床覆盖层及岩体表部强风化层,将基础置于弱风化岩体之上,或设防渗墙,墙体入弱风化岩體1.0m为宜。并采取必要的补强加固处理。上述条件对当地材料坝的结构和布置影响程度相当。两岸及河床心墙或趾板均建在强风化下限或弱风化基岩上,并设帷幕灌浆防渗。

因而从地质条件看,对三种碾压土石坝在本工程区受到的影响和制约不大。

2.2.2枢纽布置比较

三种坝型为同一坝轴线,枢纽建筑物布置格局完全相同,位置、尺寸、规模完全相同。即左岸布置溢洪道,右岸布置输水洞、导流兼放空洞。沥青心墙坝和粘土心墙坝方案上游围堰可与坝体结合布置,节省投资,而混凝土面板坝需要在坝体上游填筑临时围堰。从枢纽布置上来看,各方案基本一致。

2.2.3天然建筑材料

坝址区有丰富砂砾料,质量和储量满足坝体填筑料和混凝土骨料的设计要求,均有C1砂砾料场提供,平均运距6.0km。

从天然建筑材料条件上,三种方案基本相同。

2.2.4抗震安全性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工程实践和试验表明,其抗渗性和抗冲蚀性能远高于粘土。沥青混凝土的变形模量和动剪切模量大,抗疲劳性能强,强震不易产生破坏,上下游有过渡料保护,抗震安全性较好。

混凝土面板坝方案具有良好的抗震安全性能,主堆石体在混凝土防渗面板的保护下处于干燥状态,能抵抗强震而产生小的变形,坝体稳定性好。

粘土心墙坝防渗土料采用T1料场土料,粘粒含量平均为11.5%,在反滤保护下即使出现裂缝也容易自愈。粘土心墙体积较大,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在高震区修建的大坝多采用粘土心墙坝坝型,该坝型经历了地震的考验,运行良好。

因此,三种坝型均有较好的抗震安全性。

2.2.5设计与施工技术和经验

土力学理论的发展,放宽了土石坝对建筑材料的限制,增大了利用当地材料筑坝的可能性;大型土石方机械的使用,加快了土石坝的施工速度,使得土石坝的造价降低,在经济上占了优势,从而使土石坝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并因此而积累了大量设计与施工的经验。

因而三种坝型在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和经验方面均不存在制约瓶颈。

2.2.6基础条件

土石坝坝方案两岸及河床坝坡的心墙、趾板基础均置于开挖至强风化下部弱风化上部,心墙及趾板底部进行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深度按q≤5Lu作为控制标准,双排设置。

因此,对于上述三种坝型而言,坝基处理均不存在制约条件。

2.2.7工程施工

对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及粘土心墙砂砾石坝三种坝型,从施工道路布置、坝料运输、施工度汛、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施工条件较好的坝型。

(1)施工道路布置

三种坝型的施工交通布置方式基本相同,面板坝方案趾防渗体的施工(包括坝基灌浆)对施工交通带来一定的干扰,心墙坝方案的施工过程不会对施工交通带来干扰。

(2)坝料运输条件

坝壳料和土料均位于坝址上游,心墙坝心墙上游坝料需跨越心墙;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趾板位于坝壳上游,坝料从上游运输,需要跨越趾板,运输环节应与混凝土浇筑差峰,运输强度及运输量相对较低。

从坝料运输条件看,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优于心墙砂砾石坝方案。

(3)工程投资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方案直接费为3865.08万元,混凝土面板坝体直接费为3817.98万元,粘土心墙坝直接费为3834.77万元。

3、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从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结果看,沥青心墙坝投资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投资较低,但对施工交通带来一定的干扰;粘土心墙坝虽然投资不高,但粘土料的制备施工质量较难控制,且项目区夏季雨水较多,对粘土心墙填筑影响较大,且粘土心墙与基础防渗墙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因此,本阶段初拟沥青心墙坝作为推荐坝型。

参考文献:

[1].李向荣、陈燕华.宾川县芹菜塘水库大坝选址选型方案.云南水力发电. 2012.28 (5) :34-36

[2]. 秦学兵.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阿勒泰地区的应用.陕西水利. 2015 (F06)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