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金波
【摘要】对于水电站来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水电站的正常运行以及供电。在文中主要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
巍巍笔架山,浩瀚堵河水,在鄂西北大山深处,坐落着一颗璀璨的水电明珠——国网湖北黄龙滩水力发电厂。建厂近40年来,历史最高安全生产纪录4845天,当前安全生产5403天,持续不断为湖北电网贡献电量达300亿千瓦时。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三代黄电人日复一日的无悔付出。
1、构建责任体系,打造管理安全壁垒
构建安全责任体系——通过《黄龙滩大坝安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三级责任体系,厂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单位、部门主任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基层班组长为安全生产具体责任人,形成安全生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负的工作局面,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岗、到位、到人。主动收集汇编上级有关大坝防汛安全的各类法规、制度、措施,逐年修订该厂防洪度汛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大坝安全职责,使全厂各级领导、机关人员、一线员工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努力,为大坝安全管理提供责任保障。
深化现场设备治理——坚持“以设备为中心”,设立操巡班,施行设备巡检专人负责制,形成缺陷有记录、分析有原因、整改有措施、考核有结果的闭环管理。同时,要求领导干部深入现场开展安全监管,带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紧贴一线、紧盯生产,将管理重心前移,形成现场管理的良好氛围。全年通过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对标检查、防汛检查等安全专项活动,对安全生产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缺陷和隐患进行层递式排查,切实提升机组的安全运行能力。
2、建设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积极开展安全活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视人才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员工“双基”(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培训、为期三年的员工“岗位技能达标”培训、为期一年的“安全技能提升”培训、为期三年的“员工岗位素质提升”培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武、防汛知识讲座等专项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切实提升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
努力营造安全氛围——全力推进水电厂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大坝反恐安全隐患整改等工作,厂领导亲自挂牌督战,明确责任分工、节点安排和具体要求,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以92.5%的总得分率通过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现场评审。同时,以“一把手讲安全课”活动为平台,深入开展安全管理规范化和文明生产上水平工作,立足生产现场,注重过程监督,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氛围,为保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奠定坚实基础。
3、推动技术革新,保障大坝安全运行
开展技改大修——结合黄龙滩大坝三次安全定检专家组提出的整改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予以落实。技术改造方面陆续开展了水情预报调度系统升级改造、水雨情遥测系统升频改造、大坝基础廊道扬压力观测孔改造及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等,大大提高了洪水预报、调度、大坝观测的精确度;水工建筑物补强加固方面对大坝右岸风化垮塌边坡、迎水面新增裂缝、溢流面挑流鼻坎混凝土剥落、引水隧洞混凝土衬砌段漏水、尾水渠底板掏蚀等问题进行了处理,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大坝等水工建筑物上的全方位应用,显著提升了大坝安全运行的稳定性。为保障技改大修工程順利进行,多次修订厂《外包工程及临时用工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和安全责任,三十多年来,未发生一起工程安全事故。
鼓励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黄龙滩体现的淋漓尽致。为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效热情,特制定《员工创新创效管理办法》,完善奖励机制,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充分调动了员工投身企业改革发展、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共评选出技术创新类优秀成果2项、管理创新类优秀成果6项、小改小革类优秀成果6项、专利类优秀成果4项、金点子类(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59项。这些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工作质量,还减轻了员工压力,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走进黄龙滩,蓬勃向上的黄电气息,催人奋进的黄电精神,富有特色的黄电文化扑面而来,让每一个黄电人都感到发自内心的自豪。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勇敢、睿智、坚强的黄电人将以更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向一流水力发电企业的目标迈进,谱写出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陈杰宏.浅谈小水电站的建设安全管理与运行安全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7(12):96-97.
[2]冯永祥.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综述[J].大坝与安全,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