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今年各行各业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业发展的方向。文章择取营销与编辑策划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编辑与营销”“内容与形式”“图书质量与出版时间”“产品线宽度与长度”“原创与引进”“新品出版与现有资源再利用”这六种矛盾关系展开分析,从矛盾根源和解决办法入手,重新定义最为关键的出版营销环节,矫正旧有的认识误区,希望能从营销与策划的关系中找到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为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关 键 词】高质量发展;出版营销;六种矛盾
【作者单位】刘晓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1.002
在新媒体、数字出版及新的知识付费浪潮下,出版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业态的崛起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新机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另一方面,不少出版单位的从业人员仍以旧有思维和模式开展出版工作,传统出版工作流程与新出版业态间的矛盾凸显。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当下,这些矛盾已经严重掣肘了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上,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如何落实备受瞩目。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今年各行各业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业发展的方向。为此,笔者择取营销与编辑策划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编辑与营销”“内容与形式”“图书质量与出版时间”“产品线宽度与长度”“原创与引进”“新品出版与现有资源再利用”这六种矛盾关系展开分析,从矛盾根源和解决办法入手,重新定义最为关键的出版营销环节,矫正旧有的认识误区,希望能从营销与策划的关系中找到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为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编辑与营销统一关系的矛盾
1.矛盾根源:营销与出版流程的割裂
传统的编辑、印制、发行三大关键环节相互独立,营销工作只在图书印制完成后才开展,营销与生产处于割裂的状态。这导致营销部门与编辑部门的信息不对称,编辑对图书出版后的环节漠不关心。一方面,营销人员因为信息掌握不全而无法有效地开展营销,错失营销先机,使得图书没有达到预期销量。另一方面,由于销量问题,营销、编辑、发行三方矛盾加深,就此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一种图书而言,编辑与营销的关系犹如家长与教师的关系。编辑对所做图书的珍爱与了解程度,犹如家长珍爱、了解自己的孩子,而营销面对的是全社众多图书,犹如教师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教师无法对每一个孩子施以同样的关心,营销也无法对每本书予以同等关注,所以当前编辑与营销的关系应该重新定位,以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来应对当前的挑战。
2.解决办法:贯穿全出版全流程的营销先行
纵观当下图书市场,但凡获得市场认可的图书,大都在图书未出版前甚至是策划时期就已经确立营销理念、节奏与规划,并根据发行营销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开展全流程营销,编辑与营销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处于和谐的运作機制。为此,解决上述矛盾有两点对策。
一是确立信息对等、营销先行的方针。策划编辑在整个出版流程中应与营销编辑保持沟通,保证图书信息平等流通,让营销理念贯穿在整个流程中。比如在选题立项阶段,策划编辑与营销编辑科学客观、严谨地进行市场调研与选题论证,提前设计好出版发行各环节中可为营销做铺垫的因素,即选题策划时期的营销先行工作。这一阶段的市场调研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作者的详细介绍、作者已出图书,特别是与本选题相关产品的销量、该选题的优势、竞争对手相似产品的销售情况与营销手段,以及作者可以利用的营销资源等,这些市场调研都需要涉及,这样才能抢占营销先机,激发图书销售潜力。
二是转变观念,培养全流程编辑。业态的改变对编辑提出新的要求,编辑的定位与职能也必须发生改变,编辑从传统型编辑向全流程编辑转变已是大势所趋。全流程编辑的优势在于,编辑的工作并不随着图书的出版面世而结束,而是贯彻始终。尤其是在营销环节中,全流程编辑能够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重视营销,并能参与,甚至主导营销环节。倡导全流程编辑的原因还在于,发挥全流程编辑的功能有助于形成图书的营销合力,增强营销力度。同时,全流程编辑还应把握好营销编辑与美编的责任与分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才能够提高各环节的工作成效。
二、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矛盾的二元关系
1.矛盾根源:形式大于内容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重视营销与图书的展现形式无可厚非。但对于出版物来说,内容与形式应该紧密集合在一起。然而,当前很多出版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比如一味地追求图书形式,而忽略图书内容。笔者曾买过一本书,大量的文字紧紧地挤在版心的位置,周围的空白比例极不协调。这样设计虽然看似美观,但是阅读体验并不佳。
业界常说,产品永远是营销与图书形式的基石,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同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尤为重要,在当前时代下,内容的精品不限于狭义的图书文稿品质、故事情节等,还有书内插图、作者的包装、宣传文案的品质等。
2.解决办法:重视内容与做好形式的非矛盾性,二者不可偏废
我们容易陷入一个观念的误区,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不能共存。但事实是,优质图书一定是由优质的内容加以有品质的包装。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爱书人,不仅看图书内容,还看图书形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图书编辑认为做好内容即可,形式并不重要,这种观念亟须转变,编辑对形式的重要性意识亟待提高。好的形式也会自带市场卖点,最终与营销活动形成合力,带动图书的销售。
此外,培养相关人员的审美也尤为重要。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一书中谈道:“营销3.0时代,‘交换‘交易被提升成‘互动‘共鸣,人文精神成为营销的驱动力量。”[1]图书如何一刹那击中读者,契合读者的品位、格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式审美。而审美却在很多时候是被忽略的因素,尤其是对更易形成冲动消费的图书而言,书名、封面设计、文案是图书三大不可缺且须有美感体现的装帧形式,内页装帧、纸张种类、印制工艺、网络专题图、海报设计、书店码堆等也必须得到重视。编辑与营销人员都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美学修养,使图书在各条渠道上的表现形式都能展示美感,最终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正确把握质量与时间的平衡矛盾关系
1.矛盾根源:质量的重要性与不按时出版画等号
笔者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为了保证图书的内容和印装质量,我们这本书还要推迟X个月才能出版。这看似合理的说法,其实从道理上说不通。首先,策划人在开展选题内容策划工作的同时,就应对该选题的出版、发行、营销时序进度进行规划,即计划在何种时机推出新书,有无契合图书主题的时事热点,在哪个时间节点冲量,是否给图书的上架铺货预留好充足的时间准备等。因此,不按时出版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整个流程缺乏整体规划。其次,如果未能在既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印刷加工上市,将对整个营销流程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需追赶某一时事热点或者节日热点的图书,如未按时出版,错过了这一时间节点将错过一整年的销售时机,甚至错失畅销良机。
2.解决办法:时序进度,按时出版对营销工作的重要性
在此必须指出,以牺牲出版上市时间为代价去打磨图书质量,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在实操中规避的失误。在制定图书出版的时序进度计划时,编辑就应根据图书的特点、分量、厚重程度等因素,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序做好时间准备。而如果图书的出版未做完善计划,或者未按计划完成,图书质量不是也不能成为拖延图书上市时间的借口。
对于营销工作来说,注重规划也同样重要。目前,各类图书的营销节奏有一定的基本规律可把握,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把控出版的时序进度。在进行选题策划和流程管控时,策划编辑应该把时间因素考虑在内,安排好图书的出版时间,按时保质地做好营销工作。如文教类图书,策划编辑应把握好春秋开学季的时间节点,在考虑好发货流通时间,保证书店铺货上架的前提下,计划好入库、上市、冲量销售时间;少儿图书则应把握好“六一”等时间节点,出版节奏也应同理。
四、重视并处理好产品线宽度与长度的矛盾关系
1.矛盾根源:出版产品线宽质不高
为了应对市场压力,国内80%的出版社都在开拓核心产品线以外的其他产品线,意图通过提高规模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然而,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2017年市场分析报告——《全球背景下的2017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趋势》指出,“我国的图书市场中1%的品种贡献了50%的市场码洋,而剩下99%的品种贡献50%码洋,头部更大,长尾更长” [2],低效甚至无效品种数量庞大。这更加说明,出版单位通过扩宽产品线的方式增强竞争力的方式事与愿违,导致产品线分散的实际问题出现。比如当前少儿出版势头强劲,很多出版单位不顾自身定位,跟风出版,而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一言难尽。
2.解决办法:加强精品意识,注重产品集中度
出版单位在进行选题策划时需注意产品线不应太过分散。一方面,在核心产品以外,除非个别极具畅销潜质且有后续产品开发,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选题,一般选题如对单位整体市场码洋贡献不大,需谨慎执行。另一方面,需关注核心产品线的延伸与创新,重视细分产品规划,加强核心产品的精品意识,提高核心产品的市场生命力。
这种集中度也体现在营销工作中,无论是品牌营销还是渠道营销,每一个出版单位的营销资源都是有限的,坚持产品集中度,坚持优化品种规模,在出版营销工作中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产品集中度将有助于出版社在营销工作中发挥所长,发挥品牌与规模优势,把资源集中投入到能成为市场上某一领域强势品牌的产品线中,这样才能有助于出版单位在与渠道的谈判中,在贸易条件、营销资源等方面取得一定主动权。因此,出版单位应把握好产品线宽度与长度的关系,把握好产品线所涉领域与单个产品线品种开发的纵深度。
五、正确认识并把握原创与引进的平衡关系
1.矛盾根源:盲目引进,忽略原创
版权引进是快速补充原创产品线,提升利润和规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的出版单位大规模转向外版选题,签下大量外版图书,形成版权引进风潮。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出版单位陷入盲目引进怪圈,忽略原创,这其中突出的表现当属绘本出版。很多出版单位跟风出版导致绘本的盲目引进,不仅扰乱了版权市场,还冲击了国内的原创绘本市场。这种为了达到快速提升码洋规模的目的,不加考虑地大量引进国外作品,导致某一细分领域被引进版图书过分占据市场而失衡,对出版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解决办法:让原创与引进相互促进与发展
相对于原创而言,引进一本具有畅销潜质的图书不仅效益好且投入较小。但笔者认为,即使引进图书效率与效益高,也无法取代原创选题的地位。原创是生命线,原创图书的出版涉及选题的策划开发能力、内容优化能力、优秀作者资源的维护能力等,这些更代表了出版实力和编辑的综合水平,是出版单位创新发展的内在源泉,应大力支持鼓励原创,给予原创选题更好的学习与提升空间。
出版单位内部应平衡好原创与引进的关系,为二者相互促进与发展创造条件。吸取优质引进图书的内容优点、包装形式优点、内容讲述方式优点等,为原创图书的创新增加动力。在引进图书的时候,出版单位应该仔细策划,如所引进选题是否与自身核心产品相关、具有产品线的成长性?是否经过了严谨的选题论证?是否为国外获奖的新书、国外电商畅销图书?笔者认为,出版单位应对引进版权图书进行科学的考核,达到用优质版权引进图书弥补原创图书市场空白的目的。
六、重视并把握新品出版与现有资源再利用的协调发展关系
1.矛盾根源:新品出版至关重要,体现出版单位发展的活力与动力(重印率过高,动力不足)
重印图书是出版单位获取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品出版体现的是出版单位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可荒废。近年来,图书市场新品规模不断扩大,但新品码洋贡献率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大部分新书品种上市后在很短时间内便销声匿迹,并未产生良好的市场反响。许多出版单位的新品贡献率存在不足现象,这直接成为出版单位提升发展活力与动力的掣肘,并可能威胁其稳定发展。出版单位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源源不断地出版好的图书,但目前来看,新书出版率持续下降,现象级新书缺位,有效创新不足,意味着出版业发展的动力不足,这是每一家出版单位都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
2.解决办法:现有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
现有资源再利用,是一定时期内快速扩大规模或解决发展瓶颈的良方,但其再利用应在不浪费社会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内容呈现方式的改造、渠道定制、内容的修订更新换代、按套系规划等多种方式有效实现,而非无效选题的再次开发。但无论是出版单位还是单个编辑部门,都应树立以新品出版为核心,增强出版活力,在新品出版与旧资源再利用之间实现有效转化,平衡协调发展。
綜上所述,笔者认为,营销与编辑策划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按照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把握发展新思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和挖掘新动能,建立和完善多出精品的工作机制。在一般图书市场选题出版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一般图书市场选题出版的六种矛盾关系至关重要。出版单位的企业管理者或编辑,及营销部门的一线实操人员,重视并能正确把握这六种矛盾关系,或将成为出版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和指导思路。
当然,出版工作是一项复杂、严肃且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工作,需要认识并把握的矛盾关系远不止上述六种,笔者仅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意见,以期对大家出版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只有各个出版单位共同推动出版业走向更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阅读需要。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等. 营销革命3. 0: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蒋艳平. 《全球背景下的2017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趋势》[M]. 北京: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