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
原文
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1)而思有以(2)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曾不得与首阳饿莩挈论短长矣。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3)营营而生,草草(4)而死者,无以异也。而其间又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行将同归于澌尽,而毫毛无以少异。岂不哀哉!
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
昔周之末世,庄生闵(5)天下之士湛于势利,汩于毁誉(6),故为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之伦,三致意焉。而扬雄亦称:“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君子之道,自得于中,而外无所求。饥冻不足于事畜(7)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事尽意索(8),求如寻常穷约之人而不可得,乌睹可谓焜耀者哉?予为备陈所以,盖坚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观省焉。
注释
(1)翘然:意气饱满的样子。(2)有以:有所作为。(3)厮役贱卒、污行贾竖:四个古代常用的名词,现称奴仆、差役、贪官、奸商。(4)草草:忧虑劳神的样子。(5)闵:怜念,亦作“悯”。(6)汩于毁誉:沉没于毁誉声中。(7)事畜:对上侍奉父母,对下养育妻儿。(8)索:尽,完结。
译文
平凡且血气方刚的人,会想有所作为并超过他人。厌恶身份低微的人想升高,厌恶贫困的人希望富裕,厌恶默默无闻的人想变得赫赫有名。这是世人的常情。然而平凡人中有的为人清廉,他们大都一生不显山不露水,暗暗地隐藏自己。难道是他们的本心和其他人不同吗?其实不然。这些君子见多识广,知道一般人所争的事情其实不值得过多计较。
《论语》记载齐景公虽然有四千匹骏马,还是比不上在首阳山饿死的伯夷、叔齐。从秦汉到现在,达官贵人多得数也数不清。当他们占据高位时,自以为资质和智慧远远超过别人。等到他们死后再看,他们与追名逐利而生、忧思劳神而死的奴仆、差役、贪官、奸商等,没有什么不同。而这些达官贵人中又有用功业、文学获取虚名的,也自以为资质和智慧远远超过别人。等到他们死后再看,他们与奴仆、差役、贪官、奸商等,也没有什么不同。既然这样,如今正处于高位并获取虚名的人,自称要远离沉静而多多表现,心安理得处于高位。他们竟不知道最终自己和蝇营狗苟的奴仆、差役、贪官、奸商一样。难道不可悲吗?
我的朋友刘孟容,深沉静默而严肃谦逊,喜爱道学而淡泊少欲,从壮年时就已经恬淡无欲而把富贵置之度外,随后,体察外物观察世事变故,又能把名誉置之度外。他把居所命名为“养晦堂”,让我给它作一篇记。
周朝末年,庄子怜恤天下士人深陷于势力之争,被毁谤和荣誉所扰乱,所以告诫人们隐晦、沉默,如他所称许的董梧、宜僚、壶子这些人,多次表达过这个意思。而扬雄也说道:“旺盛的火必灭,隆隆雷声终究消失。富贵的人,鬼神窥探他的盛衰。”君子的原则是,在心里自得,而对外物没有什么要求,对上照顾父母,对下养育妻儿,即使衣食不足也没有怨言,不被世人了解却不愁闷,认为晦暗才是世上最光亮的。像那些在光芒四射的人生中疲于奔命的人,有朝一日事情了结、意兴阑珊,想要追求寻常生活却不能得到,哪里能称得上高明呢?我在这篇文章里为我的朋友刘孟容详备地陈述“养晦”的原因,希望他志向坚定,也希望后世的君子能从中观察世相、反省自己。
感言
本文作者曾国藩是晚清名臣,素来重视修身齐家,留心化育天下人才。本文是受朋友之托而为其书斋作记的文字。文章强调养晦之难能可贵,认为从古至今那些“高据势要”“而其间又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与“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异。末段进而阐明“晦”与“显”的内在联系,表明了一时之荣不若永恒之名的旨意。文章深入浅出,诚意正心,滋润当今。
曾国藩从三个角度肯定了“遵养时晦”的做法:
第一,他认为舍其显赫、取其晦昧的人,具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如《论语》中记载,没有德行的齐景公虽然富有,但死后很快被人遗忘,而守义饿死的伯夷、叔齐却得到后人的称颂。由此推开来说,不仅是乏善寡德的人,即使是已经建功立业或者著作等身的人,如果没有了道德的支撑,死后也和贩夫走卒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懂得韬光养晦的人,是因为懂得“察物观变”,因此更能把握时机。所谓“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在世道黑暗的时候,退藏自守,致力于道德修养的提升,这反而是最光明的事;在最没有机会的时候,顺势退守,可能又会迎来最好的机会。
第三,“养晦”还是一种人生哲学与政治经验。文章的结尾说,奔命于煊赫之途的人,一旦失势,会比一般人更悲惨,这时要是想再过平常人的生活,也已经不可能。在历史与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曾国藩所主张的“养晦”,亦非一味深退。“养晦”是等待时机,积蓄力量,即使后来身居高位,曾国藩依然注意“遵养时晦”,不仅其修养值得称道,在为人处世方面也的确有大智慧。
“养晦”不仅有利于个人的修身,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在适当的时机“养晦”,也大有裨益。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其要义是在国际关系中保持低调,尊重对方,不锋芒毕露、颐指气使,尽可能避免树敌、招风、扛旗,同时积极作为。
今天的中国时刻处于国际聚光灯下,如同一头大象不可能隐身于小树之后。中国现在所处的国际环境、政策目标以及行为方式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意味着告别韬光养晦。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但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为上述两个不变,韬光养晦在今天依旧不过时。
“养晦”不意味着不作为,相反,“养晦”到一定境界就会达到真正的辉煌,即有所作为。从新形势发展看,国际社会对国力不断跃升的中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希望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2017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倡议世界各国政党同我们一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坚持不扩张、不称霸,坚持相互尊重、合作,这是韬光养晦的体現。如今,“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铮铮之音再次向国际社会显示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自信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