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华
5月18日-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全国层面召开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行动作为主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生态环境部在今年也频频发力,相继出台多项环保政策,并组织开展了诸如“清废行动2018”等多项环保行动。
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
今年6月底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确定,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从1973年开始,我国每隔几年都会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大会)。在此次大会前,一共举行了7次。从近几次的会议看,出席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为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而本次大会,不仅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而且除了正在出访的栗战书,其他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也分别在会上讲话。
“此次大会规则如此之高,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们切实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在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贺桂珍如是说。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对此,贺桂珍表示,“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三期叠加,这是党中央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规律,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也说明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识已经形成,我们有能力有条件有方法去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时机已经成熟。”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行胜于言。结合六项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重点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在内的生态文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它的解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六项原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但怎么落实还需要实际的行动。”在贺桂珍看来,生态文明五大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部署,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体系。
“当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压实各方责任。”贺桂珍分析认为,从现阶段来看,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生态环境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仍需继续加强。但从长远看,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责任主体是多方的,谁污染谁治理,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每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构建一个由政府、企业、公众共同构成的目标责任体系。“从而督促大家想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去努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主攻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事实上,为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已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作为主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生态环境部在今年也频频发力,相继出台多项环保政策,并组织开展了诸如“清废行动2018”等多项环保行动。
据5月31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的《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总体来看,2017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
“与空气、土壤和水污染的问题相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问题更复杂,也更难解决,它一难在数据空白,缺少科学论断依据,二难在责任主体不明。”贺桂珍表示,此次会议明确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一起列入“民生优先领域”,再度重申了其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对于相关行动计划的落实将产生正向推动作用,也将由此带动我国逐步走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道路上来,从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