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安,张金玲,马玉辉,赵海超,冶建虎,王有斌
(1.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2.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28)
大马鸡沟地区位于拉脊山脉高山—中深切割山区,行政区划隶属青海湟中县管辖。该区域地质勘查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开展过中小比例尺地质调查和物化探工作。2012-2014年,由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第六地质勘查院开展了日月山、青石坡、湟中县等五幅1∶5万矿调,2015-2016年由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了罗汉堂地区5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大马鸡沟地区金矿预查等工作,在该区域内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铜金多金属矿化线索。笔者在总结大马鸡沟地区已有勘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大马鸡沟地区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4],作为该区日后深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的资料参考。
大马鸡沟地区位于主体位于疏勒南山—拉脊山早古生代缝合带,南祁连成矿带之拉脊山P-Fe-稀土-Au-Cu-Ni-Cr成矿带,区内海拔3 260~4 004 m,大马鸡沟地区东为小马鸡沟铜金矿普查区,西为三岔铜金镍矿点等,这些矿床(点)的发现显示在拉脊山地区有较大的金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为元古代长城纪湟中群青石坡组(Chq)、蓟县纪花石山群克素尔组(Jxk)、中元古代花石山群北门夹组(Jxb)、晚寒武世六道沟组(∈3I)、中生代晚白垩世民和组(K2m)、沿山脚低洼地及沟谷分布古近纪西宁组(Ex)及第四纪(Q)。
矿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包括:1)分布在北部的中元古代长城纪湟中群青石坡组(Chq),总体呈近NW向展布,出露岩石组合为千枚状粉砂质钙质板岩、千枚岩,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2)分布在区内中部的早古生代晚寒武世六道沟组(∈3l),总体呈NW向长条状展布,主要岩性为灰绿色—暗灰绿色安山岩[5];3)主要分布在南侧的新生代古近纪西宁组(Ex),少量出露,与奥陶世石英闪长岩呈不整合接触关系,岩性组合为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绿色;4)第四纪地层(Q),广泛分布于河流、沟谷地区,以腐殖土层和残坡积为主,沿沟谷为冲洪积。大马鸡沟一带地质矿产图见图1所示。
区内以断裂构造发育为主,区域上黑山北坡—拉脊山深断裂F1[6],在大马鸡沟地区中南部形成 f1、f2两条逆断层,均为逆断层总体走向NWW向,北倾,f1是区域及区内青石坡组与晚寒武世六道沟组近于平行不整合的接触界面;f2是区域及区内加里东期侵入的奥陶野牛山花岗闪长岩体北侧与晚寒武世六道沟组地层南侧侵入接触界面。
岩浆岩以晚奥陶世侵入岩以中—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其次为酸性岩及碱性岩,主要分布于大马鸡沟南部一带,出露面积大,岩体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北侧与晚寒武世六道沟组地层侵入接触。
1 洪冲积成因的砂砾石堆积;2 风积粉砂、黄土堆积;3 咸水河组砂砾岩夹砂岩、泥岩;4 西宁群灰紫色、紫红色砂岩与泥岩夹石膏;5 民和组棕色砾岩、砂岩;6 六道沟组灰绿色安山岩;7 克素尔组白云岩;8 青石坡组千枚岩、结晶灰岩;9 石英闪长岩;10 云英闪长岩;11 石英斑岩脉;12 韧性剪切带;13 逆断层及倾角;14 1:1万土壤测量范围
此外,在岩体的外接触带上及断裂带裂隙中,中酸性脉岩较为发育,主要出露有中性闪长岩脉、酸性花岗斑岩脉、石英斑岩脉、酸性石英脉等。
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火山期后的气、热液作用及构造应力作用的影响,产生以裂隙带型为主的面状裂隙叠加型蚀变。常见蚀变有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泥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次生石英岩化、黄铁细晶岩化(风化后成为黄褐色的褐铁矿—黄钾铁矾带),局部可见透辉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石英岩化、钠长石化等。其中,黄铁细晶岩化、硅化与金矿化关系较为密切。
2015年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了罗汉堂一带7幅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大马鸡沟异常为1处矿致异常之一,通过异常查证,确认了大马鸡沟金铜矿(化)点。
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位于拉脊山北侧大马鸡沟中部,岩性主要为长城纪青石坡组和寒武纪六道沟组地层,异常不规则状北西向展布,总面积约5 km2,具有特征元素组合复杂,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等特点,并与发现的一系列铜金矿(化)点吻合,其综合异常特征见表1。
表1 大马鸡沟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参数特征
注:Au含量单位为10-9,其余元素单位为10-6。
通过对大马鸡沟地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异常开展1∶10 000土壤测量,圈出4处综合异常,分别为AP1-1 、AP1-2、AP1-3、AP1-4,均为矿致异常,通过槽探揭露在AP1-3发现金矿体2条,铜矿体1条,各土壤综合异常特征如下。
AP1-1异常分布于矿区西北部长城纪湟中群青石坡组中,呈现北西西向展布,Au最高值46.8×10-9,具三级浓度分带,套合较好,主要岩性为褐铁矿化千枚岩,岩石较为破碎,局部发育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硅化,裂隙面褐铁矿化强烈发育。异常浓集中心与蚀变破碎带局部吻合,反映出该异常与发育的层间小规模的断裂关系密切,断定该异常应构造蚀变岩引起(见表2,图2)。
表2 AP1-1土壤综合异常参数特征
注:Au含量单位为10-9,其余元素单位为10-6。
图2 大马鸡沟1∶10 000土壤综合异常图
AP1-2异常分布于矿区西南部,北西西向展布,Au最高值226.0×10-9,具三级浓度分带,套合较好;异常主体位于晚寒武纪六道沟组中,主要岩性为安山岩,中部出露石英砂岩,北部出露小面积千枚岩;南部安山岩与石英砂岩接触部位可见强烈绿泥石化发育,局部可见星点状黄铁矿化,探槽揭露圈出一条Au矿化,Au品位0.76×10-6,该异常与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层间的北西西向断裂较发育,推断为构造蚀变引起的异常(见表3,图2)。
AP1-3异常异常分布于矿区中部,北西西向展布,Au最高值264.0×10-9,具三级浓度分带,套合较好;主体位于晚寒武纪六道沟组中,主要岩性为黄铁矿化硅化安山岩、中部褐铁矿化石英砂岩以及千枚岩等,安山岩黄铁矿化硅化安山岩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较为发育,金属矿化以黄铁矿化和弱毒砂矿化为主。异常与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层间的北西西向断裂较发育,断定为构造蚀变引起的矿致异常(见表4,图2)。
AP1-4异常位于矿区南部,总体北西西向展布,Au最高值23.7×10-9,As最高值355×10-6,具三级浓度分带,套合较好;异常分布在六道沟组和晚奥陶世石英闪长岩体接触位置中,推测可能和黑山北坡—拉脊山大断裂有关(见表5,图2)。
表3 AP1-2土壤综合异常参数特征表
注:Au含量单位为10-9,其余元素单位为10-6。
表4 AP1-3土壤综合异常参数特征表
注:Au含量单位为10-9,其余元素单位为10-6。
表5 AP1-4土壤综合异常参数特征表
注:Au含量单位为10-9,其余元素单位为10-6。
综述,通过对1∶10 000土壤综合异常的解剖,金异常走向北西西向,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主要分布在长城系青石坡组褐铁矿化千枚岩、六道沟组安山岩地层中断裂构造与韧性剪切带位置,尤其在六道沟组地层Au异常明显较强,说明六道沟组地层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是重要成矿赋矿部位[2-3]。
通过对1∶10 000土壤综合异常浓集中心进行槽探揭露,在AP1-2中发现金矿化体1条(M3),AP1-3中发现金矿体2条(M1、M2),铜矿体1条(M4)。
M1金矿体,呈北北西向透镜体状展布,长度约100 m,厚度2.6 m,Au品位1.3×10-6,产状72(°)∠65(°)。
M2金矿体北北西向透镜体状展布,长度约100 m,厚度1.5 m,品位1.90×10-6,产状72(°)∠62(°),M1、M2矿体主要赋存于晚寒武世六道沟组弱毒砂矿化黄铁矿化硅化安山岩中,岩石呈灰色—灰白色,变余的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斜长石、辉石、角闪石及暗色矿物组成,矿石中可见少量毒砂1%左右,黄铁矿化10%左右以及其他金属矿化,裂隙面褐铁矿化发育。
M3金矿化体呈北北西向透镜体状展布,长度约80 m,厚度1.6 m,Au品位0.76×10-6,产状45(°)∠72(°),矿化体赋存于原岩为石英砂岩的破碎蚀变带中,受含矿蚀变带的控制。
M4铜矿体呈北北西向透镜体状展布,长约40 m,厚度1.1 m,Cu品位0.21×10-2,产状352(°)∠34(°),含矿岩性为灰绿色孔雀石化凝灰石粉砂岩,岩石层理面见薄膜状、浸染状孔雀石化。
M1、M2金矿体围岩为千枚状褐铁矿化安山岩以及青灰色蚀变安山岩,千枚状褐铁矿化安山岩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裂隙面褐铁矿化发育,新鲜断面可见红褐色褐铁矿化和晶型完整的黄铁矿化。青灰色蚀变安山岩,岩石新鲜面呈青灰色—灰色,蚀变变余结构,偶见星点状黄铁矿化。
金矿石具有构造蚀变岩型特征,岩石主要为弱毒砂矿化黄铁矿化硅化安山岩,按其结构构造可大致分为块状矿石、网脉状、浸染状矿石、部分为星点状矿石等几种主要类型。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等,次生矿物主要有褐铁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碳酸盐矿物、少许绢云母以及后期石英脉和碳酸岩脉。
金矿石结构为细晶—斑状结构结构;星点状、局部细脉状、稀疏浸染状等构造。
根据大马鸡沟地质找矿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本地区地层、构造特征、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综合信息的反映总结了如下4点找矿标志[4,7],希望能够指导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区内寒武纪六道沟组蚀变安山岩,是大马鸡沟地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尤其是受构造影响的安山岩普遍具有硅化和黄铁矿化。
含矿岩型多为蚀变安山岩,发育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以及弱毒砂矿化并发与多种蚀变,如强硅化、绿泥石化以及碳酸盐化等。
在两条北西西向、北倾的逆断层之间,发育近东西向的韧性剪切带及破碎蚀变带,往往在交汇部位能够发现品位较高的Au矿(化)体。
本区1/5万化探异常进行1/1万土壤异常之后,形成规模大、强度高、三级浓度分带明显的土壤综合异常,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通过对大马鸡沟地区地质特征和1/1万土壤综合异常的研究,确定了大马鸡沟地区的找矿标志,认为大马鸡沟地区具有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