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中尝百味人生,在影像里品味道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在于这部纪录片把美食与人文相结合,探索了我们迤逦的祖国那些平凡却伟大的味觉体验,也将我们的记忆和美食联系起来。而在这一季中,节目里的青岛元素刷足了存在感。
良心的坚守——胶东摔面
《舌尖上的中国3》第5集中,一家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摔面面馆瞬间刷爆网络,那一碗蕴含着匠人诚信之美的摔面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统胶东摔面,“拉拉扯扯人有乡情,摔摔打打面有筋骨”,摔面面馆店主孙竹青,他用以柔克刚的摔面技法,摔了整整20年。
摔面是个体力活,摔面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摔”字,摔的动作行话叫做打条儿,而孙竹青的面好吃,除了摔的技巧,奥秘还在于那一锅骨头汤。孙竹青家的骨头汤每天都是新鲜熬煮的,天不亮,他就会去市场采购熬汤的大骨,市场的商贩问他是不是傻,每天用新鲜的骨头熬汤怎么能控制成本,可孙竹青有着自己的坚持。
“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碗有良心的面”,跟很多背井离乡到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一样,他的背后,是一家人的生计与漂泊。孙竹青说,“我们现在一家三代白忙活,就是为了在这儿竖这个口碑,打这个市场,推广这个面。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慢慢的,就像我们农村人说的一样,慢慢养客,慢慢的。”犹如摔出的面,孙竹青有自己的筋骨,宁可亏钱也不亏心,坚持用最传统的方式,做一碗有良心的面。一个人,一张凳,一双手,成就了一碗良心面,传承了一门老手艺。许多慕名前去的人不仅能品尝到摔面舌尖上的味道,还能亲眼看到摔的制作过程以及感受到孙竹青对非遗摔面的传承和坚守。
《舌尖上的中国3》第6集由北向南,通过各个地方的标志性点心,带我们一起探索“小点心”所寄托的中国人的“大心意”。青岛的王哥庄大馒头,则具有十足的亮点。过年蒸饽饽,期盼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王哥庄大馒头在传统馒头的基础上,经改良加工逐渐形成以大馒头为主打产品,配以燕子、锁、圈、福寿桃、元、富贵鱼、枣花糕等花样馒头,也生动地展示了胶东特色的民俗风貌。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青岛人来说,乡愁的味道就是王哥庄大馒头的味道。
王哥庄是街道的名字,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依山傍海。大馒头是这里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据说已有500年历史。王哥庄街道面食行业的能工巧匠们在传统花样基础上,融入地方元素,不断创新馒头的花样造型,开发出了鲜嫩松软、口感甜美、造型新颖的“福、禄、寿、喜”系列产品,王哥庄花样馒头已申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青岛城阳区少山村,郭秀青16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手艺,大馒头不仅给了郭秀青饭碗,还收获了爱情,按照习俗定亲时的馒头都是郭秀青做了拿到丈夫家去的。美食承载的感情终身难忘。还有很多地方给老人过寿必备大寿桃,因为大寿桃外形漂亮,顏色极为讨喜,寓意大家庭的团圆。但是,寿桃好看,制作却很难,制作30多年的面点师傅郭秀青说:“揉面这个活儿实在太累了!”20斤的面团,10分钟内做出来,速度是关键,否则面团会因为与手发生过多接触摩擦起热产生发酵,蒸出来的寿桃就会失去光泽影响美观。蒸一个大寿桃需要五十分钟,控制不好火候蒸出来就张口了。50分钟后寿桃出锅后,把大寿桃小寿桃和莲蓬花组装起来。从面粉到大寿桃需要三到四个小时才能完成,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伴随每一个青岛人从出生、结婚、做寿这一辈子的王哥庄大馒头,是青岛真正意义上本土的美食代表。
大自然的恩惠——七彩海鲜饺子
在主题为“生”的第7集中,有着熟悉的风光和特产,青山渔民过冬至,将青山渔村风光、甜晒鲅鱼、港东渔码头、特色渔家宴、崂山山泉水、崂山茶等这些青岛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入冬,青山村就成了甜晒鲅鱼的世界。每年冬至到春节的这段时间,是制作甜晒鲅鱼的最佳时期,新鲜的鲅鱼,在聪慧的崂山人手中,经过数道工序的制作,将鱼晾晒在海边,借助海风和阳光,只需短短几天时间,这种传世美味便制作完成。天地万物,随四季更替,中国的农事劳动,也依循着大自然的韵律。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作和生活的一套独特系统,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生活智慧的体现。
节目中用鲜美食材做成的七彩海鲜饺子,也着实吸引了一把人们的眼球。用甜晒鲅鱼做成的水饺,一味海风的鲜,与恰当食材相遇,营养与口味兼而有之。再加之皮与馅的独特组合,七彩饺子或表里如一,或黑白分明,色为初食,昧有乾坤。北方人常说,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的魅力不仅源于味道,也来自人们赋予它的浓浓情意,天地自然,人间冷暖,一年的辛劳,来年的希望,都被包进饺子,包裹着家人团聚幸福期许的饺子,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