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晋
2000年12月,父亲患脑梗塞,失语,右肢体失控,说不出话,想书写表达,握不住笔。突然的疾病打击,令父亲痛苦不已。将父亲送到医院治疗,病中的父亲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无言的父爱。
我先是把父亲送到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病床上的父亲整天笑容满面,非常配合治疗。我的大女婿是这个医院的内科主任,父亲每见到孙女婿,便伸出手握手,拍打床沿请坐,极其亲热,客气。后来,我们把父亲转到县人民医院。父亲脾气变得暴躁,极不配合治疗。他整日整夜跪在床铺上,两手捶床,大喊大叫,一幅被疾病折磨得疼痛难忍的样子。医院的内科主任找到我,动员说,老人这样不配合治疗,影响病房秩序,也不会有医疗效果,白白花钱,还是出院或转院吧。
我写了字条,请父亲转院或再回二院。父亲摇头,要吃掉纸条。就这样,父亲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中的父亲像换了个人,安安静静。我们走到哪里,他的目光追到哪里。他总是对我们面带笑容,饱含深情,好像说,实在对不起你们呀,拖累你们了。
我知道,父亲愿住二院,是给我和孙女婿面子,他身体病了,但心中还是很明白的。想回家,是因为他挂念母亲。在父亲重病前,母亲摔断股骨头,治愈后又一次摔断,已无法再做手术,卧床疗养,不能自理。城中家里,两个病人。父亲既挂念母亲,又怕影响我们的工作,所以闹了出院。他虽然失语,心中却明镜似的。他的大喊大叫,捶胸顿足,完全是无言大爱的支配。
在家治疗,躺在东床上的父亲和躺在西床上的母亲总是默默相望。躺累了,我们扶父亲坐起。父亲一遍遍环顾百年老屋。更多的时间里,父亲在闭目养神,他一定在回忆自己坎坷的过去。
父亲生于1928年农历9月9日,那一年闰二月,戊辰年。生父九天,祖父在城防中惨遭土匪枪击,痛逝。有儿的寡妇撵不走,无儿的寡妇留不住。奶奶守着襁褓中的父亲,以泪洗面,守寡抚孤,苦撑苦熬到父亲十九岁,撒手长逝。父亲降生便是从不幸开始的。
父亲十八岁和母亲结婚。那时的父亲上过三年私塾,能写会算,一表人才。奶奶百里挑一,选中了我的母亲。父母的婚姻颇有传奇色彩,其一,二人同为独生子女,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不多见的;其二,母亲大父亲七岁;其三,父亲属龙,母亲属鸡,属传统意义上的龙凤配。
父母一生养育四男四女八个孩子(一女夭折)。七个孩子七张嘴,煮一锅地瓜当晚便没了。但是,无论多么艰难,到了上学年龄,父母亲便把我们一个个送进学校。令父母欣慰的是,上了学的我们没有辜负二老的期望,一个个学有所成,七人中有五人端上了铁饭碗。这在计划经济年代,是令人羡慕的。
这年腊月的一天,轮到我护理父亲。夜晚,北风呼啸,滴水成冰。铁铲子的温暖完全被寒冷包围。我闭门严窗后,伏在床沿上瞌睡。朦胧中父亲推我。我抬起头,见父亲左胳膊掀起被子,右手拉我进被窝。失语的他突然清晰地说道:“来,搂搂,搂搂!”我多么希望父亲就此开口说话呀。但是,说完这几个字,只是打手势了。
我含泪靠了父亲躺下。父親把我搂在怀里,左手一下一下拍打。父亲是把我当成几岁的孩子了吗?我伏在枕头上,不停地掉泪。这一夜,父亲的这一举动,永远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2001年4月3日,给了我们兄妹生命和无限大爱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面对父亲的离去,我们除了悲哀,便是痛恨我们的无能。
高尔基有言:“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就读懂了人生。”无论父亲生前还是逝后,我常常读父亲这部大书。回忆起父亲在这部大书里最后无言的父爱。
【原载《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