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早在1982年就开创了原厂定制高级汽车音响系统先河的公司,Bose的传统优势是其领先的设计理念、汽车音响设计分析工具和调音技术,现在他们将这些科技进一步扩展到车内声音管理领域,让消费者在驾乘过程中享受到更愉悦的体验。
在车上,你从哪里听音乐?U盘?手机蓝牙?但是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没有音乐的灵魂?不如高品质CD那样淋漓酣畅?很正常,目前的技术水平难以做到便捷播放与完美音质的平衡。而Bose此次带来的SoundTrueTM音源修复技术就是为那些对音乐品质挑剔的驾乘人士度身研发的。
SoundTrue音源修复技术可以还原音源压缩而损失的细节,特别是高频部分,还可以补偿损失的声场,将原始音乐完美呈现给车内听众。如果你是音乐专业人士,那你不需要再寻找行车中听音的特殊设备;如果你是音乐发烧友,那你在车内就能欣赏到自己认可的音质;即便只是普通音乐爱好者,你也能发现与往常不同的听觉感受。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喜欢用口头命令甚至聊天的方式来指挥自己的智能设备去完成任务。但你试过在嘈杂的车内使用Siri吗?如果不把手机举到嘴边,有多少次的回应是“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很多车载智能控制系统对语音命令的识别率不够高,其实是系统没有听清,或者很难听清。Bose的ClearVoice是一项整合了信号处理软件和麦克风阵列的新技术,能够实现出色的车内语音指令的辨识度。简单的说,就是升级了语音识别能力,让其可以更智能地过滤掉所有的杂音,在众多音源中抓取特定位置上(驾驶座)的语音指令。这项技术最为过人之处在于,即便车内同时存在音乐、广播导航提示等声音的情况下,车载系统仍然能做出准确判断,抓取驾驶者的语音命令到后台予以执行。
这项“黑科技”还被应用在提升驾驶过程中拨打电话时对外通话的质量。当开启ClearVoice后,车内的音乐声、导航声、噪音等声音就会被神奇地过滤掉,让通过车载系统拨出的电话语音变得格外清澈。
Bose通过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坐车时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而不喜欢听家长讲话。有时家长要跟孩子交代一些事情,头戴耳机的孩子听不到,而在驾驶中转身说话又是安全隐患,这是许多家庭在出行中遇到的难题。此外,越来越多的乘客会在出行途中在车内使用耳机听音乐,这无疑影响了车内沟通。
为解决这一难题,CarWear技术应运而生。上车后,习惯戴耳机听音乐的乘客只要将所戴蓝牙耳机与搭载CarWear技术的车载系统连接,就不用担心听不到驾驶员发出的交流信号。凭借CarWear技术,驾驶者在聆听车内音乐的同时也可以轻松地与佩戴蓝牙耳机的乘客“零距离”交流——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听不到爸爸的唠叨啦。
在通向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道路上,还有多少新技术会涌现出来?Bose汽车系统部中国区总经理马家驹先生表示,Bose非常期待能在中国市场充分释放自身的潜能,为智能时代的用户和汽车制造商创造新体验和新价值。而我们希望Bose展示的这些“黑科技”能尽快变成明天的日常。
刚刚体验了ClearVoice,确实效果很神奇,这个技术现在已经了量产吗?
还没有量产,现在处在研发的阶段。它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的一些难题,比如说车载免提通话的质量,包括跟语音助手的沟通不顺畅等,平时日常生活中人们有这些需求存在,所以我们很有信心会很快将它推出到市场。
在纯电动车型上运用ClearVoice技术是不是效果更好?毕竟没有发动机的噪音。
在电动车上没有发动机,但是会有很多路噪、风噪,这些听起来更加明显,比如说像空调的噪音,所以我们现在在研发RNC(主动路噪消除技术)这样一种比较前端的降噪技术,在EV上会应用。其实我们几年前就给了自己一个使命,从音响公司转型到整体的声音管理,包括了四个方面,一是音频技术,二是主动声音管理,三是语音技术,四是声音信号导向。Bose专注于管理任何车内声音,整合这四个方面是为了给驾乘者打造一个更佳的车内听觉体验。
ClearVoice必须与Bose车载音响系统配套使用吗?
其实不需要,但我们内部还在权衡,同时还要跟汽车制造商们一起探讨,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车型配备,因为它会让驾驶更加安全,体验更好。
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目前的价位集中在15万元以下,您觉得他们有可能用上这项技术吗?
完全有可能。我们不仅是在和全球的品牌在谈,在和合资品牌在谈,和中国自主品牌也在进行接洽。现在和五年前的市场情况是不一样的,以前中国消费者可能会花15万买一辆更大一点的车,而现在可能会买15万元的车,不一定有那么大尺寸,但是里面的配置要非常先进。因为ClearVoice技术解决的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我觉得消费者会选择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