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场镇街道的空间形态与承载功能研究
——以成都市唐昌镇为例

2018-07-10 12:58杨静霄
四川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场镇正街街道

彭 涛, 杨静霄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

1 选取对象说明

本文选取了成都北部唐昌镇中的街道为研究对象。唐昌镇是成都市场镇建设重点镇和成都西部商贸重镇,也是近年各路商家投资热点,属成都市第二经济圈区域,是连接绵阳彭州至都江堰的重要交通要道。场镇已经过现代化的更新及建设,镇内保存有玉皇楼、文庙等古迹,至今保存完好的川西民居梁家大院,以及民国时期的公馆、会馆遗址。属于新旧交织,现代与传统并存的场镇。

选择唐昌镇中的北正街、西北路以及青年巷——唐家巷为研究对象。这三条街道的类型、空间形态以及承载的功能与活动可以作为新场镇建设中典型的街道空间案例,为塑造满足公共交往活动开展的当代场镇街道空间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案例。

2 混合功能的主街道——北正街

2.1 空间形态

北正街是联系唐昌镇与外部的重要交通道路,位于场镇北部,正南北走向。具有明显的连续方向特征。街道为双向双车道,两侧分别设有有自行车与人行道,街道总宽度为15 m。两侧是4~5层的建筑物,形成了D/H比接近1:1的舒适空间比例。(图1)北正街是场镇的主街道,与许多横向的生活街道相交,形成多个街段,因此具有良好的空间渗透性。

图1 北正街街道断面示意

2.2 街道承担功能

北正街承担着混合的功能。首先其作为进入场镇的主要道路,承担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出入场镇的各种车辆不断地在北正街上通过。良好的交通便利性,使得场镇居民选择居住在街道两侧,因此街道同时承担着居住职能。以上两种职能为街道带来了大量人流,确立了其在场镇中的重要地位。带来商业机遇,北正街全街段建筑采用底层商铺的形式(图2),大型商店也都选择开设在此街道上。混合的商业模式吸引不同类型的购物者前来,为街道带来了活力。

图2 街道商业形态

2.3 街道活动情景

北正街的生活活动大都以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为主,社会性活动较少发生。居住和商业职能所占的重要比例,是大量必要性活动出现的根本原因,其必要性活动类型大多归为购物活动。由此衍生出现的自发性活动基本为人们在相互聚集接触时的交谈对话。在用餐时段,居民及商家在北正街与生活巷道的交汇节点处的餐饮店解决用餐问题。饭后人们常结成群体,开展小范围的自发性娱乐活动。由此可见街道承载的基本为符合当代精神的公共活动。

3 带有传统赶场性质的核心商业街——西北路

西北路是唐昌镇的核心商业街道,是场镇最初形成并进行商品交换的主街道。至今街道中的功能以及其上开展的活动依然保持有浓重的集市感。西北路被崇宁公园分为了两个部分,由于前一段花园路距离过短,现已变为单纯的景观道路,没有将其纳入分析部分。繁忙热闹的赶场活动以及高大茂密的梧桐树掩映,是唐昌镇中最具地标性质的街道。

3.1 空间形态

街道中车行道路宽10 m,两侧各有宽4 m的人行道,行车与步行道路被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分界,两侧建筑层高3~4层不等。从尺度上说,该街道的D/H值较大,本应形成不具备围合感的空旷街道,但由于高大的行道树,以及两侧由临时摊位形成的灰空间,在视觉上缩短了街道宽度,带给人空间聚合的感受(图3、图4)。由于高大的树木一直在街道上延续,形成了良好的空间延伸感。

图3 西北路街道断面示意

图4 行道树形成的序列感

3.2 街道承担功能

(1)街道的功能完全是以赶场为主的商业交易,商业职能分为自发聚集形成的临时摊点与固定商铺。

(2)街道由于繁忙的商业交易和大量拥挤的人流,使其基本丧失了交通功能,街道中除运输的的车辆货运车辆,一般车辆不会进入街道中。

(3)街道也承担了一定的生活服务功能,如餐饮、小铺,这些店铺满足商业活动者基本的需求。

3.3 街道活动情景

街道中进行的活动大多是为满足获取生产生活资料,而进行的商品交易必要性活动,这些必要性活动的出现,配合适宜的街道环境,产生出多种的自发性活动。街道中充满了人们在买卖时的询问与谈价(图5)。由于人们在露天商业活动中,常能遇见熟识的人,就会引发自发性的交谈。通过街道询问,发现有些居民已将每天来到西北路作为一种习惯性活动,其目的并非是为了购买某件物品,而是为了与人交谈、聊天,从而获得新的消息,度过闲暇时光,商业活动反而成为附属活动。中午与傍晚时分,人们会聚集在街道两侧的店铺中,进行用餐这种必要性活动,而饭后,人们常围坐在一起聊天,逐渐演变成休闲活动。

图5 街道的公共活动情

西北路的商业活动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聚集赶场的风俗习惯,由于固定商铺规模的扩大,加之交通条件的改善,出售的大都是现代商品,商业范围也覆盖到很远。是一种以传统的方式,承载着现代的商业交易活动。人们既能够在街道中延续过去商业活动中人与人间的直接沟通,也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丰富和先进的商品物产。

街道中的繁茂的梧桐树,以及其下热闹的人与人间真切的交流,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当代场镇生活画面。

4 延续历史文脉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居住巷道——唐家巷-青年巷

这两条小巷是场镇中典型的生活居住巷道,两条街道的比例、尺度以及居住生活模式都十分相似,并都与北正街相交,因此将这两条街道在一处分析。

4.1 空间尺度

街道宽度3.5 m,两侧是一层的高4.5 m的坡屋顶山墙面,形成D/H比小于1的幽静、围合感受。街道由于露出院墙的树木,以及微微弯曲的街道,显示出深远的延伸感。巷道内可勉强通行小型车辆,但由于街道的狭窄以及行走的行人,车辆行驶起来小心翼翼,不对行人造成威胁。

4.2 空间形态及居住模式

街道最具特点就是其巷道空间和居住形态。唐家巷、青年巷改变了院型的特征,将其在横向方向压缩,竖向方向拉伸,形成了类似街道的形态特征。在这里将其命名为“巷院”。一个巷院中居住着8~12户不等的人家,共同使用巷院(图6、图7)。

图6 “巷院”内断面示意

图7 “巷院”空间形态

4.3 “巷院”的形态及活动

“巷院”的居住模式,形成了良好的邻里生活单元,住户的日常生活活动都向院中扩展,形成外部空间的客厅形式,也是有外界进入住宅前的过渡空间。当有访问者前来时,可以在“巷院”中接待客人。笔者在调研时,就在院中与住户攀谈,了解街道情况,居住者自身的私密性生活不会受到打扰。

“巷院”中也极具生活气息,人们利用屋檐出挑形成的檐下空间,晾晒衣物和风干腊肉,住户摆有小桌与椅子,随时可供人在屋外休息小坐。住户的厨房直接向小院开放,天气好时,人们进餐活动在院中进行。晴日里,居民常坐在这里享受安静、温暖的阳光;细雨绵绵的雨天,也可靠在椅上,欣赏院中优美的雨景,回想过去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巷院”都是居民生活的一片自己天地,邻里间的日常生活活动都在这条不过30 m的小巷中发生。

唐家巷与青年巷不仅在生活方式上具有传统的形态,也保留许多历史建筑,如“梁家大院”与民国时期的公馆建筑,这些历史建筑与空间都保留下过去的历史印记,精美的木雕、砖雕以及公馆大门,向行人诉说着街道过去的故事,也提醒人们在现代场镇中对传统保护的重要意义(图8)。

图8 青年巷中保留的民国公馆建筑

这种“巷院”居住模式以及内部的邻里公共活动,也深刻验证了简·雅各布斯提出的“街道眼”的监督和防卫作用,笔者刚进入“巷院”时,就会受到远处邻居的询问,当说明调研情况后,又受到热烈的欢迎,并给予很多帮助。这种对陌生人的防备,使这里很少发生偷窃等不良行为,“巷院”内的住户共同保护着大家的安全。

5 结束语

由唐昌镇交通主街道、核心商业街道以及生活居住街巷,三条街道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街巷的尺度、界面及形态模式深刻影响着其上承载的活动及使用者群体。一个充满活力、适宜生产生活的场镇,其街道空间首先要有利于居民在其上开展多姿多彩的公共活动,这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场镇,提高人居环境的基础。场镇街道作为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公共空间,其空间形态决定着场镇不同公共活动开展。因此在成都未来场镇街道建设中的可通过对场镇街道内各空间元素的构建,创造出适宜居民开展公共活动的街道场所。

猜你喜欢
场镇正街街道
校园穿新衣
将英烈记心间
热闹的街道
松桃大坪场镇召开2021年老干部座谈会
撤乡并镇后原场镇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忠县42个被撤并场镇为例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
重庆市渝北区利用撤并场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重庆市渝北区利用撤并场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