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12; 2.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 430206;3.巴基斯坦禾盛农业有限公司, 拉合尔)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融合,跨国种子企业纷纷利用技术和资本优势抢占中国市场;同时,国内农业生产资料、劳动力等价格持续上涨,有限的耕地资源和超负荷环境限制了种业市场空间。中国种业亟需挖掘比较优势,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主动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合作和竞争,破解发展瓶颈。作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农业资源丰富的巴基斯坦是中国种业“走出去”重要的目标市场,“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双边种业合作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走出去”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选择,也是适应全球政治力量格局大调整的新形势,深化与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农业交流与农产品贸易是古丝绸之路经贸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开展中巴种业合作,既能提高巴基斯坦农业生产能力,巩固和深化中巴传统友好关系,也能以此为基础向生态类型相似的印度、孟加拉等南亚国家扩散,扩大中国种业及农业发展空间,深化种业及农业“走出去”战略推进,有力支撑和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科技载体,农作物种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作为农业合作的技术支撑和保障,种业合作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可持续性,中巴农业合作必须以种业合作为技术依托。作为物化技术,种子的培育与生产受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影响大,具有周期长、高风险等特征。农作物新品种要获得巴基斯坦及其他国家行政许可,至少需要经过2到3年的筛选试验,合作育种则需要5到8年甚至更久。因此,种业合作是中巴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合作的前置条件。先行开展种业合作,可以为中巴农业合作降低技术风险并提高运行效率。
2015年,中巴两国政府确定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合作为重点的合作布局[1]。其中,瓜达尔港疏港公路和国际机场、拉合尔至卡拉奇高速公路、卡洛特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和能源类项目相继开工,主体项目预计于2020年建成。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产业合作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投资贸易、实现互利共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为走廊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更是实现中巴两国“跨越发展、全面发展、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2]。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但非难点,产业合作才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以惠及广大民生的种业合作为切入点,在有效推进中巴种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中国农资、农机、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跟进合作,也能为中巴经济走廊其他领域的产业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自1951年5月2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巴经贸合作发展一直很好。在“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实施带动下,近几年中巴双边贸易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巴基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连续4年成为巴基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05亿美元,2016年则达到191亿美元,增幅为81.9%。2016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11.86亿美元,占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49%,投资存量达41.3亿美元,是巴实现FDI增长的主要力量[3]。2016年8月30日,在伊斯兰堡举行的CPEC首脑会议期间,巴基斯坦政府颁布了2025—2030年长期计划,其中包括农业信息化、农业设备建设储备配送、农业机械化、示范机械租赁和化肥生产等项目。这些都为中巴种业及农业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比于中国,巴基斯坦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农业资源丰富,可耕地面积大,土地肥沃,阳光、温度、热量充足[4],适合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具有良好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发展条件。巴基斯坦国土面积79 600万hm2,可耕地面积5 768万hm2,其中实际耕作面积2 168万hm2,未利用耕地占比62.4%;人均可耕地面积0.31 hm2,约为中国的3倍;可灌溉耕地1 700万hm2,占比78.4%。该国的土地制度是私有化,几乎所有农场都归农场主世袭所有,土地产权清晰,耕地集中连片。大多数农场面积集中在10 hm2以内,属于中小型农场,占该国农场总数的95%[5],中小农场合计面积占全国可耕地的63%。这种适度规模化的农场,非常适合推广机耕机收,发展集约化生产,也有利于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广泛应用。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种业国际贸易的新里程。从2001年到2016年,中巴双边种子贸易额由31.47万美元增加至3 271.52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3.67%,高出同期中国种子对外贸易增长率24.32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球种子贸易增长率12.22个百分点。中巴种子贸易额占中国种子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1年的0.34%上升至2016年的6.55%;其中,对巴种子出口额占中国种子出口总额的比例比由2001年的0.13%上升至2016年的15.25%。同时,中巴种子贸易额占巴基斯坦种子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3年的0.79%上升至2016年的19.54%;其中,从中国进口种子额占巴种子进口总额的比例比由2003年的0.66%上升至2016年的20.37%。由此可见,中巴之间已经建立了非常紧密的种子贸易关系。
稻米、棉花等初级农产品出口占巴基斯坦一般年度外贸外汇总收入的42%。农作物产量对巴基斯坦对外贸易以及整体经济的增长起着支撑性作用。因此,巴基斯坦迫切希望不断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以稳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中国在杂交水稻、棉花等作物育种技术与应用方面,较巴基斯坦优势明显,技术互补性和应用适应性强。随着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应用,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稻谷总产量持续上升,稻米出口数量随之增加,巴基斯坦由此进入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国之列。同时,中国从巴基斯坦进口大米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最高年份占中国进口稻米总量的四分之一强。中国出口水稻种子到巴基斯坦种植,生产出来的稻米“返销”到中国,这种互补合作模式极大丰富了中国粮食供给及安全保障路径。
巴基斯坦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发展,持续制订各种政策措施用于改善种植业发展条件,包括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大力兴修水利、完善农田灌溉网、逐步推广农业机械化、坚持为农业提供大量信贷和补贴、实行农产品优惠收购价格政策等,鼓励农民种植积极性。同时,政府还扶持开发土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多种经营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巴基斯坦的种植业及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发展潜力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
巴基斯坦人口约1.94亿,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3%左右。劳动人口中有66.5%从事种植业生产活动。2016年国家GDP为3 044亿美元,其中农业占比为20.9%。巴基斯坦国内市场规模为2 504.7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市场规模为629亿美元,占比25.12%。巴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甘蔗等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其中棉花、水稻等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巴基斯坦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如表1。
表1巴基斯坦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单位:万hm2,万t)
年份 棉花 水稻 小麦 玉米 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2010—20112581872576169132331973712011—201231723123155489025211094342012—201328120827968086523471064222013—201429623127667386624211174942014—201526515428467992025981144942015—20162501662897019102550119527
注:资料来源:FAO统计数据库,巴基斯坦水稻研究所,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
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是巴基斯坦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也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关系着巴基斯坦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与中国相比,巴基斯坦的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单产均有较大增长空间。如图1所示,除了棉花的单产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之外,巴基斯坦的小麦、水稻、玉米单产都低于中国及世界平均水平。巴基斯坦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每公顷的产量与中国的差距分别为2.83 t、2.28 t、2.06 t、1.68 t,相对增产潜力分别为70.22%、83.82%、89.18%、39.25%。
图1 巴基斯坦农作物单产增产空间
根据企业在巴基斯坦开展的农作物种植调查分析,导致单产低的因素主要包括:种植方式原始粗放,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手工或者较低层次机械化手段较为普遍,生产加工效率很低;种子质量较差,尤其缺乏优质良种及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棉花、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商品化认证率均不到50%[6],远低于中国种子市场化水平;肥料施用品种单一,数量不足,结构性缺肥严重。根据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开展的品种测试对比数据,同样的田块,采用中国提供的农作物种子,辅之以配套的打药施肥及栽培技术,产量比巴基斯坦当地品种可以增产30%~50%。
近十几年里,中巴两国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杂交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繁育与推广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基础扎实,进展明显。但相对于巴基斯坦的农业发展潜力而言,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 水稻。水稻是巴基斯坦第二大主要食物,也是主要的出口农产品[7],水稻总产值占农业GDP的6.4%。巴基斯坦自2002年开始进口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进口种子数量由最初的25 t增加至2016年的8 446 t,占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总量的比例由0.76%上升至36.7%,出口总额占比由1.34%上升至42.07%。近5年巴基斯坦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80万hm2,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只占20%左右,以一般年度杂交水稻种子市场零售价格每公顷160美元计算,巴基斯坦水稻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由于杂交稻的种植效益更好,未来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2) 小麦。位于南亚的巴基斯坦是小麦种植大国,小麦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农作物。巴基斯坦小麦种植面积约为910万hm2,以一般年度市场零售价每公顷115美元计算,巴基斯坦小麦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10.4亿美元。中国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全球领先,目前在巴基斯坦开展的品种试验示范成效显著,增幅为30%~50%[8]。大面积示范推广效果也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及种植户的普遍认可,部分优势组合已进入巴基斯坦政府农作物品种审定程序,应用前景广阔。
3) 棉花。棉花是巴基斯坦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一般年度总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4%,为世界第四大产棉国,棉纺织品和原棉出口合计占巴全部出口总值的65%。棉花的稳产、增产对于巴基斯坦种植业、纺织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发展尤为重要[7]。巴棉花种植面积约为275万hm2,产值占农业GDP的10%。以一般年度棉花种子市场零售价格每公顷85美元计算,巴基斯坦棉花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2.34亿美元。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并开展杂交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逐步由单一抗病育种发展为抗病、抗虫育种,迅速将杂交优势应用在大田,成效十分显著[4]。在抗虫转基因棉花品种的选育上,中国已培育出品质优、抗逆性广(如抗除草剂、抗盐碱、抗干旱、抗多种病害虫)的杂交棉花新品种[4]。2009—2010年,巴农业研究委员会(PARC)从中国进口的5个Bt棉品种被特许不经PCCC、NBC、FSC&RD审查而直接进行大田试验[7]。近5年来,由于劳动力、土地等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中国杂交棉花品种种植面积迅猛下降,相关技术及成果库存众多,其中很多成果在国内基本失去应用市场。巴基斯坦农业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可以有效吸纳中国杂交棉花技术和品种。
4) 其他作物。除上述作物外,巴基斯坦主要农作物还有玉米,种植面积约为115万hm2;此外,有800万hm2冬闲田可种植油菜[4]。每年玉米和油菜种子的潜在市场约为4.84亿美元。中国选育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油菜种子在巴基斯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由于制种成本太高,种子出口难以获得经济价值。只有将中国品种亲本出口到巴基斯坦制种,降本增效,才能维持其经济价值。因此,这两类作物的合作,需从生产环节着手,带动市场及技术合作。
种子贸易只是中巴种业合作的初级形式,随着合作深入以及种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巴双方还会不断延伸合作领域,全面挖掘种业发展潜力。
1) 资源合作。种质资源是种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中国农业生产上每一次重大革新都是由种质革新引发,也都是直接或间接成功应用国外特异种质资源的结果。巴基斯坦不仅拥有中国稀缺的农业资源和互补的种子市场,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育出了大量优异的种质资源。例如,巴基斯坦水稻与中国水稻血缘相近,但又是具有不同特质的、极易利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双边合作,可以有效丰富中国水稻种质资源,有利于促进中国水稻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2) 育种合作。中巴通过育种合作,可以在更大规模、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集聚中国和巴基斯坦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出数量更多、性状更优、遗传背景更丰富的育种骨干材料,培育出针对性更强、适应性更广、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展配套技术研制集成与示范推广,建立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在促进巴基斯坦农作物品种改良换代和稻作科技提升的同时,拓宽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战略储备,丰富中国农作物品种遗传背景,促进解决中国生产应用的农作物品种遗传背景狭窄、品种同质化日益凸显的问题,推动中国农作物品种改良和稻作科技持续提高。
3) 市场合作。中巴两国拥有不同品类的优势农作物种子,各自出口的市场区域也大不相同,双方通过转口贸易、间接贸易等方式共享国际市场资源,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市场区域的扩张。比如,巴基斯坦企业在中东等穆斯林国家市场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但中国一直未能有效打开其水稻种子市场。中国企业可以将种子出口到巴基斯坦,再由巴基斯坦企业出口到中东地区;或者,巴基斯坦企业与中东地区企业签订种子贸易合同,约定从中国发货,各自分开结算。这类国际贸易模式在纺织品等领域进出口贸易中经常使用,在中巴种业合作中很有潜力。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支撑下,中国与巴基斯坦种子产业在资源上可以互为需求、技术上可以互为支撑、市场上可以互为补充,双边种业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合作机遇正当其时,合作潜力巨大。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果丰硕,产业合作潜力巨大。中巴种业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双边种业合作可以打破国家及地域局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协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不可否认,由于中巴之间存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以及种业发展阶段的差异,种业合作的深度和速度远不及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合作发展之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随着中巴种业市场主体之间的不断适应和融合,合作效果将会逐步显现。中巴种业合作发展之路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望未来,以能源、基础设施为主体内容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可以为双边种业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巴通过种业合作带动农业合作,进而带动两国普通民众的收入增长和情感交流,有利于拓展两国的共同利益基础,并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当务之急是要深刻理解巴基斯坦社会环境,切实掌握巴基斯坦民众的现实需求,争取建立互利共赢的双边种业合作模式,确保中巴种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