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儿童医疗空间”为题材,进行针对满足儿童需求的儿童医疗空间的设计, 一般,当成人进入医院的感受都是是冷漠与单调,更不用说本就柔弱的儿童。也正因为儿童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儿童医疗就诊空间,成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场所。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与希望,儿童的就医环境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所以现代儿童医疗空间的针对性设计,就更加需要区别于成人,注重考虑儿童的需求。从儿童的体验出发进行设计。
关键词:儿童;医疗空间;童趣;设计
1 儿童医疗空间童趣化设计的意义
我国儿童医疗空间的设计普遍还是趋于传统和趋于成人化,缺少针对儿童自身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设计与创新,就医的环境氛围是陌生和恐惧的,这种医院的固有形象,对于孩子的健康有很多负面影响,儿童作为儿童医疗空间的主要主要使用者,不仅希望能够获得好的医疗水平,更加希望能够在心理层面得到满足,通过对儿童需求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儿童医疗空间进行童趣化設计。科学合理的选择色彩,布置丰富的功能空间,设计充满童趣的卡通造型,将儿童医疗环境中童趣元素进行合理搭配,满足儿童对丰富视觉效果的要求,以此来缓解儿童等待就诊和就诊过程中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感,减少儿童在就诊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害怕,甚至是抵触心理,舒缓他们的负面情绪,为儿童营造健康舒心的就诊环境。帮助儿童积极配合相关治疗,顺利完成就诊,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2 儿童的就诊特点
儿童是就诊人群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本身特点就是弱小,脆弱,相比较成人,更容易被疾病侵害。孩子到医院就诊时,一般都会有一到两名陪护的家长,所以,陪护在儿童进行就诊时是必要存在的,这就需要在空间的等候区设置更多方便陪护的等候座椅,以及设置必要的,满足哺婴私密性的母婴室等等。
儿童都是活泼好动的,爱玩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在等待就诊时,难免会因为漫长的等待而感到无聊,或是因为疾病而感到焦虑,这时就需要在进行空间设计时,相对应的设置一些室内游戏空间和游乐设施,这样有利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解儿童就诊时的焦虑,以及等待就诊时的烦躁情绪。
3 儿童医疗空间设计的普遍现状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早已不再是仅仅追求满足基本的生理条件,那些环境设计更优,服务施设及配置更加人性化的医疗空间,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推崇。但在我国儿童医疗空间的设计中,大部分还是一直延用传统的成人化的设计模式与装饰手法,呈现的感觉也是呆板,无趣,生硬的,甚至在具体的功能使用上也是与成人无异的,缺少考虑儿童的情感需要,以及针对儿童的具体使用功能与尺度的设计。
忽略色彩对儿童心理的作用,缺少丰富的童趣化视觉元素和图案,特别是在国内的一些中小城市的医疗空间中,甚至并无设计可言。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白色墙面,或者是在某些空间中盲目添加一些色彩,在其他空间中又没有呼应与延续,缺少整体性与氛围感,并没有对整个空间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使得整个医疗环境冷漠单调。
室内造型以及公共设施上也多是采用单调的直线条,做法单一,忽略儿童的使用需求和心理感受,这种忽略医疗环境中童趣氛围的营造,加重了儿童就诊时对医疗空间的惧怕感以及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感。
缺乏主题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患儿停留时间较长的等候区或者是输液区,缺少童趣化的设计元素,有的也只是在空间中简单的张贴了小幅的儿童画图片,本质上也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也没有专门的去对儿童游戏区进行功能上的划分,更没有针对符合儿童的心理进行设计的导视系统。
4 童趣化设计在儿童医疗空间中的具体表现
4.1 合理的空间流线
在医疗空间中,便捷的流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空间流线的识别性。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导视系统,儿童医疗空间流线设计主要以方便儿童与陪护人员行走,尽量做到空间清晰直观,使得空间设计的通透性高,增强可视度,就可以让家长和患儿在空间内,以花费最少的时间来完成诊疗的所有流程,使得就诊的过程可以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4.2 符合儿童童趣化的空间视觉元素
(1)色彩。儿童对于医疗空间所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来源于空间的色彩,由于色彩独特的表达能力,使得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我们传统的医疗空间,整体色彩都是以简单统一的白色为主,若单调的空间氛围再加上医疗空间独有的消毒水味,会加重孩子的紧张与不安感,继而可能会使儿童在的就诊的过程中产生抵触的情绪。儿童的世界里都是五彩缤纷的,明亮的空间,斑斓的色彩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也更能符合他们的视觉体验,在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摒弃千篇一律的传统化白墙,使用丰富的色彩来营造整个空间的氛围,使医疗空间多去展现温馨亲切的一面,消除儿童在医疗空间中产生的心理压力。
(2)造型。造型是空间表达中最为直观明了视觉元素,儿童医疗空间的造型包括空间中各个界面的造型,以及空间设施的造型,在候诊等待时,空间中就可以通过各种可爱的造型来吸引,或者转移孩子在候诊时的注意力,让孩子感到医院不再像医院。而造型的设计作为直接表现童趣化的视觉元素,有很多的载体,设计师可以利用墙壁,柱子,门洞,楼梯扶手等进行设计,除此之外,空间中的公共设施和医疗器械等都可以利用夸张,变形、仿生,等不同方法来设计各种可爱的,具有童趣化的造型,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实现整个儿童医疗空间的童趣化设计。
5 丰富的功能空间
儿童医疗空间的童趣化设计,不仅要在视觉形象和感触觉等方面去迎合儿童的需要,更加需要在功能方面打破传统的成人化的设计模式,在空间的功能使用上进行多样化设计,给予孩子丰富的空间体验。儿童的世界是单纯的,爱玩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他们更愿意留在一个好玩的空间中,比如,上下楼梯也可以设计成滑梯,在孩子停留或等待时间比较长的公共区域,如一些候诊区,设置孩子喜欢的游戏区,阅读区,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度过无聊的等待时间。在儿童就诊时间最长的输液区,可以设置书桌,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甚至是让一些有家庭作业的孩子在输液就诊的同时,也能完成学校的作业。
6 适宜的功能尺度
儿童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陪护人员,而陪护人员往往可能不止一个,这就需要在候诊室,在诊疗室设置更多的休息区,放置更多的座椅来方便大人进行陪护。在输液区,很多儿童在输液时都是害怕与紧张的,甚至是哭闹,这时,就需要大人近距离或贴身陪护,给予安慰。但传统的座椅都是扶手相隔,仅满足一人使用的大小,所以在座椅设计上更需要创新化设计。
7 有趣的医疗设施
大部分的儿童对医院的恐惧感是来源于一些先进的,冰冷的医疗器具,它们的奇形怪状,陌生的用途,金属的材质,这些都会很容易使儿童在进行治疗时产生抵触和抗拒的心理,如果将这些陌生的器械和用具用孩子喜欢的仿生造型或者是动画形象进行伪装或者变形,让孩子把它们当成是玩具,让儿童在好奇和游戏的心理状态下,不知不觉的就让医生完成对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8 结束语
在我们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设计对象,查找足够的资料及实地考察,了解整个空间功能构成,针对使用主体的需求,通过对各功能空间的具体分析,再进行合理设计。一定要满足设计对象的需求,突出主题。在使用功能的角度上,更加侧重医疗效果,以方便就医的原则进行组织,在空间氛围的营造上更加关注儿童的审美心理。使医疗空间像儿童的乐园一样,好玩和新颖,充满快乐、愉悦的感受,以达到让孩子积极配合,并且快乐就医的目的。
作者简介:
徐金超(1991.12—至今),女,汉族,籍贯:安徽芜湖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