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琦
摘 要:本文从中庸之道的内涵精神联系到20世纪20-50年代中国设计作品的影响。中庸之道对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有深刻影响,也就是中国设计的民族性。中国的设计应该区别与同时代的欧美设计思潮的影响,中国早期的设计是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几位著名的20世纪20-50年代中国设计大家的作品。
关键词:中庸之道;20-50年代;设计作品
1 中庸之道理论概述
关于中庸思想的渊源,以往学界已作出了很多探讨,总的来说,中庸思想与中国上古的中道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的,在此不予赘述。在中国思想史上,如家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提出中庸范畴,并视其为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并且孔子还把中庸规定为“过犹不及”,使中庸也成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自此,中庸遂成为儒家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思想是有一个 一 的,有一个 中心 的,这个 一 ,这个 中心 简单点说,就是 执两用中 或者叫 中庸”。但是,孔子尚未从哲学上进行理论的解释,而是把中庸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发挥则是子思及子思后学。系统的探讨了“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尚中,具体做法是中正不偏。中正不偏主要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把握事物度量的正确性不走极端。孔子主张“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意思是说思想激进的人是不顾一切地坚持向前,气度狭窄的人考虑问题主观而不体恤人意。所以,孔子主张“过犹不及”,“狂”即“過”,“狷”即“不及”,两种状态在相反的方向上脱离标准的“两极”,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两端。
中庸思想在内在核心在于时中,具体做法是把握中度。
中庸思想的理想目标是中和状态,具体做到权宜应变。
中庸思想的规范原则为中正,具体要做到中礼、中道。
确切的说,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大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尽管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受西方列强的全面殖民与渗透,毕竟,中国社会还是逐渐开启立足于传统的现代化转型历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城市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的变迁,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但是中庸之道对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有深刻影响,也就是中国设计的民族性。
民族是世界的,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始终带着明显的民族性,坚持以传统民族艺术及本土文化为载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设计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水墨技法为主,融传统审美与商业目的为一体,多应用于告示、包装、书籍等设计中。我认为中国设计源于设计师的绘画事业。所以中国的绘画深受中庸之道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中庸之道对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设计也是在内涵与形式上有深刻的影响。
2 20世纪20~50年代中国设计作品分析
中国民族本土文化精神的继承。在20-30世纪的书籍装帧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不受到中国传统的石刻碑文和古代的青铜器、画像石、图案纹样、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影响。早期的书籍装帧艺术家从未忘记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在处理设计的相待华与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关系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如陶元庆设计的作品《苦闷的象征》、《唐宋传奇集》和钱君匋设计《绝望女》等书籍装帧作品就具有一种民族的气派和精神。正如鲁迅在《当陶元庆君绘画展览时,我所要说的几句话》文中所说的那样“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任有中国向来的魂灵——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
绘画、装饰画、图案的应用。“图案”和“装饰”是这一时期书籍装帧设计展常用的表现形式。新文化运动前后,印刷技术的提高,使较为复杂的图案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成为可能、拓宽了设计的空间。受西方艺术的夸张、抽象的表现形式和写实主义的影响,当时的书装设计中形成了各种设计风格。并出现一批优秀人才,如陶元庆、孙福熙、钱君匋、四图乔和丰子恺等人。他们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风格多表现为朴质平实、体现出现实主义艺术的风貌。例如陶元庆设计的《故乡》封面就是一件优秀的代表作品,在一个矩形的重色方框内。一个女子手持宝剑。宝剑指向下方,而书名、著者就题写在宝剑所指的地方。就整个气脉而言,穿过女子身体、顺着宝剑的方向而下,形成一个回环的气势。整副构图新颖、简洁明快、成为中国书籍装帧史上的经典。
装饰化的书籍装帧设计风格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特征。代表人文如陈之佛、闻一多、叶灵凤等人。他们注重装饰艺术形式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其作品有着浓郁的装饰趣味、尤其像闻一多、叶灵凤等人的书籍设计,唯美的倾向更加明显。如唯一多为《清华年刊》所作《梦笔生花》插图和《冯小青》一书所作的插图等,均采用传统线描造型和传统图案作装饰。
点、线、面等构成主义设计元素的出现。构成主义产生于俄国,并通过“包豪斯”得以发展和向世界广泛传播。以“为政治服务”为口号的构成主义理所当然会被当时倾向于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所接受,这使得构成主义设计中体现出来。点、线、面等构成主义元素在当时中国设计作品中,造就了新形式,为我国的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如叶灵凤设计的《戈壁》正体现出这一设计思想。
对木刻版画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吸收和借鉴。“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文学家和艺术家高度重视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一些艺术设计家将民间美术融入书籍装帧设计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现代书籍艺术设计作品。同时,新木刻艺术兴起,他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抗争精神和革命力量。
张光宇是在一个特别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喜爱民间艺术,深受京剧艺术的熏陶,又生活在当时最开放、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艺术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他又善于吸收来自于各种不同文化中的营养来丰富自己的艺术,他吸收中国传统和民间的装饰艺术,讲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以及版画、玉器、铜器、石刻的线描艺术融入自己的画重,在色彩上,他将民间年画艺术、京剧等戏剧脸谱的用色带入他的艺术中。(1)深厚的京剧艺术修养。(2)对民间艺术的借鉴和吸收。(3)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庸思想影响着中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同时对中国20世纪20~50年代设计也是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荆世鹏.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激变微探[M].北京:造型创意,2009.
[2] 周小鸥.20世纪20、30“装饰艺术”运动对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M].北京:艺术百家,2006.
[3] 孙翊泷.浅析中庸思想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出国与就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