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剑指“国际一流目的地城市”

2018-07-09 04:20杨明
当代党员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全域西安旅游

杨明

要说今年最火的网红城市排名,西安肯定榜上有名。从“西安年,最中国”到永兴坊的摔碗酒,再到毛笔酥,不少外地的朋友纷纷来西安打卡。

西安为啥能这么“红”?

明晰战略, 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近年来,西安启动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明晰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把旅游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通过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推动从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西安坚持创新驱动,在市级层面成立了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加快组建旅游发展委员会和旅游警察,还获批国家旅游局第二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为了加强政策引导,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关于促进旅游投资与消费的实施意见》《西安市加強户外田野旅游活动安全管理实施意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鼓励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示范带动, 全域旅游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无论是踏青赏花、纳凉避暑、登山探幽、泡汤滑雪,还是采摘农副产品、体验农家生活,蓝田都已成为西安及周边市民的首选。如今,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已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综合性新兴支柱产业,蓝田县通过采取“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发展模式,促进县域旅游突破性发展。

距离蓝田县不远的临潼区,2016年初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成为带动西安全域旅游的典范。通过创新机制,全力推进旅游“1+3”;区域联动,加快旅游综合开发;瞄准“旅游+”,深化产业融合;智慧旅游,实施“互联网+”行动等举措,临潼旅游走上快车道。不仅如此,户县、长安区也积极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工作,通过立足重点突破,加强示范带动,全市按照全域旅游的标准和创建原则,全力推进。

项目带动, 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近些年,西安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项目为先”理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使传统观光型产品朝着体验化、精品化方向升级。坚持走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路子,加快秦岭北麓和渭河西安段两个休闲度假带建设。大力实施“旅游+”行动,推进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加强与华侨城、万达、宋城、华夏文旅集团的合作,大力推进以曲江新区投资平台及合作项目、沣东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秦岭华侨城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碑林华侨城兴庆宫城市文化客厅综合项目、小雁塔历史文化街(片)区建设项目、渼陂湖文化生态旅游区项目等重大项目和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城镇化”大平台,增添市场活力,拓展西安旅游发展格局。

“软硬”兼施, 大力提升优化旅游服务环境

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西安深入实施“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创新营销渠道,以境外通航城市为重点,设立“西安之窗”旅游推广中心,巩固并拓展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客源市场。着力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旅游合作,牵头成立“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联盟”。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突出高铁沿线和周边城市旅游推介,与携程集团、抖音短视频等达成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推广西安的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扩大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西安的城市化名片推向全球。

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快西安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在全市4A级以上景区推进WIFI全覆盖,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国际航线开拓力度,西安成为西北首个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构建西安及周边地区旅游交通大格局和方便市民游客出行的旅游公交网络。加快市民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标识系统以及自驾游露营地建设。大力开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和“行政效能革命”。

(据《西安晚报》)

猜你喜欢
全域西安旅游
西安2021
Oh 西安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