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诗赏
大美重庆,素来享有山城、桥都、雾都、“火锅之都”等美誉。殊不知,重庆还有一张靓丽名片——“世界温泉之都”。
“山山有温泉,峡峡有热水。”重庆拥有世界级的温泉地热资源,称得上是一座漂浮在温泉浪花之上的城市。目前,全市已经探明的温泉矿点达到146处,地热可采水量为每年5.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每天40万立方米——也就是说,每天至少可以供应约40万人次使用。
纵观重庆温泉旅游近些年的发展,虽然一直在“升温”,但并没有达到与“世界温泉之都”相称的市场“沸点”,尚处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境地。
那么,又该如何打好“温泉牌”,让重庆真正成为一个人人心中有、人人都想去的世界一流的温泉旅游城市和温泉疗养胜地?
带着这样的问题,CQDK全媒体记者走访了我市巴南区、北碚区等温泉资源富集的区县,探寻打造重庆温泉旅游升级版的答案。
高起点谋篇布局
2018年5月26日,巴南区东泉镇三峰泉景区。
连日来的绵绵细雨,将酷暑热气驱散得了无踪影。对于不少重庆人来说,这正是泡温泉的好天气。家住渝中区大坪的蒋世伟喜欢泡温泉,听闻三峰温泉内山水楼阁古道相映成趣,于是在周末和家人一起驱车一个多小时前来“泡澡”。
进入三峰温泉区域内,绿树成荫,雾气氤氲,同时可见小桥流水红灯笼,集温泉休闲和园林景观为一体。
“三峰温泉在东泉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山间古佛洞、溪流、一线天等景点应有尽有,在峰顶还可观赏整个景区,别有一番体验。”此次东泉镇之行,蒋世伟大呼“乘兴而来,兴尽而还”。
东泉镇是重庆著名的“温泉小镇”,境内温泉水储量较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富集,除了三峰泉,还有秀泉映月、威特卡丝东温泉大酒店等十多家著名温泉景点。该镇也是重庆最初布局“五方十泉”的一枚重要棋子。
所谓“五方十泉”,即以重庆主城区为中心,在东、西、南、北、中至少各建两泉,为重庆梦圆“温泉之都”树立示范项目。
“巴南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温泉资源总储量雄踞重庆各区县之冠,温泉文化已享誉全国,要为重庆建设“五方十泉”、打造“温泉之都”下好‘先手棋……”巴南区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因为坐拥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巴南区成功摘得“中国温泉之乡”的殊荣。
借此契机,重庆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在国内众多拥有温泉资源的城市中脱颖而出,拿下了“中国温泉之都”这块金字招牌。
不过,重庆的“温泉梦”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此后,为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温泉之都”建设,重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温泉资源勘探开发、土地供应、税费等方面为参与温泉建设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持续努力之下,重庆终于成为国内唯一的、与匈牙利布达佩斯齐名的“世界温泉之都”。
合力跨越转型期
“五方十泉”示范项目的稳步推进,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
“重庆温泉的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开发成效显著,目前已具备数量大、规模大、档次高、结构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全国以温泉为核心的、有竞争力的、复合型的、产业集聚的著名温泉旅游城市。”市旅发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与此同时,重庆初步形成了特色温泉景区、温泉会议中心、温泉休闲乐园、温泉疗养综合体、温泉生态农庄、温泉度假社区等多层次的“温泉+”商业开发模式。
其中,位于沙坪坝区的融汇温泉城,是当年“五方十泉”建设热潮中最具投资规模和影响力的温泉项目之一,在“温泉+”方面的探索也是硕果累累。
2017年9月23日,第三届“世界溫泉之都”重庆温泉旅游节在沙坪坝区融汇温泉城启动,作为融汇温泉城的“重头戏”——重庆市首个城市露天公园式温泉博物馆也正式对外开放。
该温泉博物馆,凝聚了重庆市旅游协会温泉分会副秘书长王旗和协会同僚们的智慧与劳动。
“融汇温泉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搭台,包括对温泉旅游产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给了企业‘唱戏的信心和底气。”王旗回忆说。停顿了一会儿,他的面色也凝重起来:“目前,重庆温泉旅游发展虽取得了不错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产业短板依然存在,发展空间还很大。”
的确,相较重庆的火锅、三峡、“魔幻都市”等城市名片,目前在不少人看来,重庆“温泉之都”的称号似乎名不副实。
重庆市旅游协会温泉分会秘书长王永毅表示:“近年来,党委、政府重视,企业也大量入市,但整个温泉城市的品牌仍未打响。这主要是土生土长的企业较多,在理念、规模、品牌、产品等方面有很大局限,不仅与匈牙利布达佩斯、日本箱根等国际知名温泉旅游地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就是放到国内,也不算最好的。”
这背后显现的是重庆温泉旅游发展迎来了转型节点。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多方面努力下,将重庆温泉旅游的“硬件”基础打牢了,但在品牌影响力、特色产业链、温泉疗养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提升却并没有同步跟上来。
因此,打造重庆温泉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可谓是当务之急。
众志成城再出发
2018年5月25日,从北碚地铁站换乘518路公交,不到40分钟的路程便可到达北温泉景区。
从景区门口进入直走几分钟,楼台亭阁和红墙绿树映入眼帘,水、峡、泉、洞、石等元素相得益彰,闻名遐迩的温泉寺就坐落于此。
北温泉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开发利用最早的温泉之一,比日本最古老的有马温泉还早200年。在这里,曾留下过冯玉祥、陶行知、黄炎培、郭沫若等名人的足迹。
“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项目可玩”的北温泉,是重庆温泉旅游蓄势待发、渐入佳境的生动写照。
如今,经过多番探索之后,重庆如何破除行业桎梏,打好“温泉牌”的路径渐渐明晰起来。
对此,市旅发委副主任秦定波给出了答案:结合重庆温泉旅游存在的温泉季节局限性强、“千池一面”现象严重、温泉关联产品研发缺失等问题,需要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打造温泉旅游精品、扩大温泉旅游消费等途径提升重庆“世界温泉之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目前,我市全面启动了“世界温泉之都”品牌提升计划,加强顶层策划,注重全媒体宣传,强化全链条服务,加快推动温泉旅游产品创新、要素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全市温泉旅游提档升级,打造重庆温泉旅游业发展升级版。
而这一切,既需要党委、政府谋篇布局和服务保障,更需要广大市场主体、各种民间力量以及蕴藏其间的资本、人力、技术、项目资源的加持。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温泉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达到5000万人次,实现温泉旅游综合收入700亿元。”秦定波说。
【编辑札记】
遍地的温泉景点,给重庆这座山水之城增添了别样的风情和韵味,为山城的人们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虽然重庆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重庆温泉旅游产业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但仍然面临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市场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与世界温泉旅游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继续擦亮“世界温泉之都”这块牌子。
要做大做亮温泉旅游,还得从产业链破题,接轨国际前端温泉开发理念,将品牌打造、产品和线路开发、营销推广、文化挖掘及健康科普宣教緊密结合。如此,才是打造重庆温泉旅游业发展升级版的有效路径。
而这一切,仅仅靠党委、政府包办必定独木难支。打造重庆温泉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实际上就是对重庆温泉旅游相关的各种政策、资金、人力、技术资源的再整合,继而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全新框架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连日来的走访,CQDK全媒体记者发现,不少区县的各种参与主体,正在就温泉产品创新、要素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展开行动,不断提升温泉旅游品质,丰富温泉旅游文化内涵,这无疑将助推我市做强“五方十泉”、做优“一圈百泉”、做响做亮“世界温泉之都”品牌,把重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温泉旅游城市。
我们期待重庆温泉旅游升级版出炉后,能够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就像到重庆必须吃火锅一样,到重庆做一回资深“汤客”,从一泓温泉开始,记住重庆,难忘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