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市,451191) 赵 坤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州市,451191) 刘云华
文79-85块区位于文南油气田,随着近些年钻井资料的增加,储层电性标准发生变化,新井和老井的有效厚度发生变化,通过建立相关数据关系图版,确定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在文南油气田多个区块储量复算中就行了有效厚度划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文79-85块处于文南油田,其岩性、电性、含油性、物性特征与文南油气田相同,试油资料证实其油层特征符合文南油气田下限计算标准。因此油层的岩性标准、含油性标准、物性标准和电性标准采用文南油田标准。电性标准采用了2010年建立分层系的声波时差与电阻率关系图版及含油饱和度下限标准。
岩性:粉砂岩以上;含油性:油迹级以上。
采用文南油田的油层物性下限标准(见图1)
孔隙度(Ф)≥10.4%;渗透率(K)≥0.35mD
图1 文留构造试油与物性关系图版
根据2010年建立分层系的声波时差与电阻率关系图版及含油饱和度下限标准。(见图2、3、4)
沙二下:声波时差△t≥230μs/m;电阻率Rt≥2.5Ω.m;含油饱和度So≥46%。
沙三上:声波时差△t≥230μs/m;电阻率Rt≥2.9Ω.m;含油饱和度So≥48%。
沙三中:230μs/m≤声波时差△t≤270μs/m:电阻率Rt≥-0.0119△t+5.2265;声波时差△t≥270μs/m:电阻率Rt≥2.1Ω.m;含油饱和度So≥50%。
图2 文南油田沙二段声波时差与电阻率关系图版
图3 文南油田沙三段上声波时差与电阻率关系图版
图4 文南油田沙三段中声波时差与电阻率关系图版
夹层扣除以微电极测井曲线为主,参考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密度等测井曲线综合确定。当微梯度曲线回返幅度大于微电极曲线主体幅度差的二分之一时,在微梯度曲线半幅点处扣除泥质夹层;当微电位曲线突出幅度大于微电极曲线主体幅度差的二分之一时,在微电位根部四分之一处扣除灰质夹层。厚度起算标准:0.4m。夹层起扣厚度:0.2m。
根据2中的油层有效厚度识别标准和划分方法,结合录井、试采资料,确定单井有效厚度;考虑到井斜对有效厚度的影响,本次对定向井有效厚度进行了校正,校正方法是:根据定向井钻遇油层有效厚度的井斜角、方位角及地层产状资料,用数学方法将钻井厚度校正为铅直厚度,公式为:
式中:h-铅直厚度,m
L—斜厚度,m
α—井斜角,度
β—地层倾角,度
θ—井斜方位与地层倾向的夹角,度
根据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对文79-85断块区完钻井进行有效厚度解释。
文79-85断块区下共划分32口井320层457.5m油层有效厚度,单井平均有效厚度14.3m。
根据各井有效厚度划分结果,结合砂岩分布规律、油藏特征勾绘有效厚度等值图。
采用面积权衡法求取的平均厚度作为文79-85断块区各计算单元的有效厚度,并以此作为有效厚度选值。
文79-85断块区沙二下5-8单井有效厚度分布范围0.5m~19.6m;单井有效厚度算术平均值为3.6~12.7m,沙三上1-2、5-8、10单井有效厚度分布范围0.8-23.3m;单井有效厚度算术平均值为0.9~8.2m,沙三中1、2单井有效厚度分布范围0.9m~7.5m;单井有效厚度算术平均值为1.1~3.6m,文79-85断块区各砂组有效厚度取值结果为0.6~10.9m(详见表1)。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依据充分,有效厚度划分在剔除非储集层后采用测井计算的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并以试油结果为依据综合判断,结果合理可靠。
运用容积法计算该油藏石油地质储量为102.50×104t(123.40×104m3),溶解气地质储量为1.59×108m3。净减石油地质储量85.50×104t(102.90×104m3),溶解气地质储量1.26×108m3。
表1 文南油气田(文79-85断块区)沙二下、沙三上、沙三中单元平均有效厚度取值依据表
[1]胡林楠,赵婧舟.致密砂岩气藏有效厚度确定方法及应用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24(1):69-77.
[2]柳锦云.低渗透油藏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研究[J].海洋石油,2008,28(3):70-73.
[3]崔永斌.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的确定方法[J],国外测井技术,2007,22(3):32-38.
[4]王允诚.油气储层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