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在历年的中考高考的语文试题中,有“而”字的判断题是最为多见的。“而”字 是甲骨文中就有的初文。它是象形字,图像是男人的脸部生满胡须。汉代的《说文》说它是“颊毛也”,但由于语言的发展,古汉语中一部分实词逐渐抽象化而变成了虚词。可以说,古汉语中绝大多数虚词是由实词转化而来。如虚词“其”字是由词义是簸箕的“其”字转化而来,虛词“亦”字,是由词义是表示胳膊窝夹东西的“亦”字转化而来。“而”转化成虚词很早,它的初文词义,在古籍中很难查找,只是在很早的古书《周礼·考工记》上,说一个木匠长着连毛胡子。“而”字变成虚词后,它的词类,大体上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连词,一类是代词,还有一类是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前几年河南某市中考题,出了这么两句,让考生判断两句话中的“而”字用法相同否。A句“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译成现代汉语“你的母亲站在这。”B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君子博学并且每日多次反省自己。”这题很容易,一看就知道,A句的“而”字是个代词,B句“而”字是个连词。两句中“而”字,词类、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近几年天津的高考题,又出了“而”字判断题,A句“飞之三日而不集”。译文是“鲁班造的木鸢,飞了三天却不落地”。B句是“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译文是“客人有吹箫的,我唱歌来配合他。”A句的“而”字是连词,但有转折的意思。B句的“而”也是连词,但却起了修辞作用,可不翻译。看来两句话,词类虽相同,但用法和意义却不相同。“而”是连词词类的,大体上有七种用法和意义。上面的论述中说到了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和修饰关系,另外还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等。如“敏而好学”译文“他聪敏又爱好学习。”这个例句中“而”字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又”等。又如“图穷而匕首现。”译文:“地图全部展开后,藏在图中的匕首便现出来了。”“而”字是连词递进关系。可译为“接着”“就”“才”或不译。又如“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是也。”《冯婉贞》,“而”字是连词,假设关系,可译成“如果”“假如”。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译文是“六国贿赂秦国,因而力量受到亏损,这是六国灭亡的原因。”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而”“因此”“所以”等。由此可见,考生在试卷中,遇到有“而”字的判断题,千万不要马虎要认真判断它的词类用法和意义,才能做出准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