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8-07-08 13:26樊永华
新农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投入品农药农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餐桌”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给农产品的消费者身体健康方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也给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报纸、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开展民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

1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的保证是农业的第一要务。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目前农产品的数量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把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工作提升到首要位置。农业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产品源头的环境污染及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同时,工业的“废气、废液、废渣”的大量排放,也给土壤、空气和水源带来严重的污染。中国环保部门在2014年发布的调查公报显示,我国的土壤污染超标达到16.1%以上。农业方面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由传统的小麦、玉米、大米种植业有很大的一部分种植面积调整为蔬菜、苗木、瓜果采摘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有较大增加,畜禽业的增长也带来了养殖废弃物的快速增长,农村的生活垃圾、农药和兽药的污染、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污染,这三大污染源是导致农村农业污染的重要源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只要是由于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农药和兽药残留、添加剂超标或使用违禁农药和兽药等,致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或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的食品达不到食品的食用标准,危害人体健康或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主要是由于土壤被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超标导致。农药和兽药残留、添加剂超标或使用违禁农药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违规投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产品的生产者缺乏必要的知识,没有意识到违禁农药、添加剂和兽药的危害。二是农药等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以及农产品的生产者等的素质低下,他们虽然认识到农业违禁品的投入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的危害,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仍然使用。三是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不到位、执法力度小,对农产品的源头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违禁投入品没有做到及早发现和及早处理;也有市场约束机制差,准入制度不完善、追溯机制不健全的原因等。

2.2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到位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水源和土壤;农产品的品种;农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肥料和饲料、农药和兽药、动植物生长添加剂等。但通过对农户和种养殖人员的调研发现,70%以上的受访人员认为只要农产品吃后没有引起人员大的健康损害或死亡,农产品的质量就是安全的。只有30%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每个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都要严加监管,否则有可能对本人甚至是下一代人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由此可见,人们对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和后果的认识模糊,意识也比较淡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但他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诚信经营的理念,很多生产企业对无公害试验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等的申报很重视,但轻视对基地的管理,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只流于申请证书时的书面形式,而没有实际投入行动,这些认识和行为都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消费者对农产品关注的更多的是卖相,而对是否符合食用标准,是否安全关注度较低,认为有人卖就有人买,别人能吃自己也能吃。

2.3 农产品生产点多、涉及面广、监管盲区多,难以监管

农产品安全监管要从农产品的源头生产抓起,还要监管农产品的仓储环节和销售环节等,流程多,跨度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要监管种植户和养殖户这些散户,还要监管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等;要监管排放工业“三废”的企业,还要监管违禁农业投入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销售者;要监管种植业、养殖业,还要监管水产业。农产品的生产点非常多、涉及面广,众多的监管面和点上,存在很多的监管盲区,造成监管困难。

2.4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

目前全国农产品生产无标准,生产无规可依;农产品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进行追溯,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购买和使用也没有记录,无法对是否使用违禁投入品进行监管督查。无公害、集约化生产基地的全面推行进程缓慢,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无法实现,未对农产品生产实行“溯源标签”等质量控制系统,不得不让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產生担忧。

2.5 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安全检测不足

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相对较薄弱,特别是县乡级的监管工作。除县级以上有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外,有的乡镇可能会挂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牌子,有的乡镇甚至连个牌子也没有。通常都是安全问题出来了,才去查处和整治。没有事前检查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查人员、检测设备和检验经费等严重不足,简单的快速检测,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达不到要求。另外,监管执法力度也比较弱,对查处出来的问题不能及时阻止及解决,惩处力度不够,起不到警示作用。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3.1 从农产品的源头抓起

加强农药、肥料、饲料、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管理,实行登记备案和购销台账制度。针对重点污染区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和指导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自控系统,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实行农产品准出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要符合“有标准化生产记录、有产品自检或委托检验(检疫)合格证、有包装(鲜活畜禽和水产品除外)的基本要求。对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和销售环节加强监管,指导在各个环节建立农产品台账制度,并开展监管和抽检工作,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

3.2 大力推进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

深入推行定对象、定人员、定任务、年终考核的网格化监管,切实发挥基层源头监管作用,努力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日常监管工作常态化,重点监管对象全覆盖。探索“互联网+质量监管”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着力解决农產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切实提高监管效率,不断提升镇监管能力,促进监管工作提档升级。继续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万户信息”调查工作,努力解决小散种养户的质量监管问题。

3.3 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

积极采取措施,扩大产地准出范围,适应市场准入需求,提前做好与市场准入衔接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巩固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示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追溯水平。一是推进产地准出制度。要积极主动与市场准入制度对接,完善“八有”基地建设,扩大“产地证明”和“检测证明”等准出制度,确保农产品“产得出来、进得市场、卖得出去”。二是完善生产过程记录。在推行产地准出过程中,把依法落实生产过程记录、建立生产过程档案作为落实产地准出的重要措施加以推进,特别是农业投入品购买、使用环节必须落实责任人和管理制度,最后一次用药、安全间隔期和采收期等关键因素,必须详实记录。三是巩固质量追溯示范基地成果。检查、督促和完善提高已经建立的市级农产品质量追溯示范基地,加强追溯信息在线监控和实地核查。健全追溯管理激励、惩戒机制,对不履行追溯义务、不准确填报信息的生产经营主体,向社会进行通报,并移出质量追溯示范单位,消除出质量追溯信息平台。

3.4 充实县乡村三级监管队伍,并加大经费投入

农产品的源头是农村,只有充实完善县乡村三级监管队伍,从农产品的源头遏制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才能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特别是乡镇和村这些基层组织的资金划拨和人员的配备,确保他们有人员、有经费能够进行检测和监管。

3.5 加强舆论宣传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意识和责任,并引导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让监管部门有法可依,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按标准和政策生产经营,消费者对有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能够进行有效维权。

作者简介:樊永华,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加工、营养与检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投入品农药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