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雨播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现代人的心理困扰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创伤后应激障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尤甚,同时也出现了采用新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来减弱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做法,影响褒贬不一。本文描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表现、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理论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干预 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理论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含义及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对创伤性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非正常的精神反应,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理障碍。通常是因为受到超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创伤,而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
主要症状反应为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容易引发创伤体验的活动或情境,觉醒程度比较强烈以及会反复出现精神创伤事件的再现等,并且伴随着生理和行为反应。
(二)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诱因
(1)生物学诱因。相关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的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患病且有战争经历的同期参战军人,同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这个等位基因频率显著相关。此外有酒依赖家族史、精神障碍的家族史者也易在应激事件发生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2)心理学诱因。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性格内向及神经质倾向,以及创伤性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信念和生活态度等形成个体易患性影响,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创伤后心理障碍,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诱因。
(三)創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1)认知行为疗法。通常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应该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在针对PTSD的治疗中经常将多种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相结合,针对外在的情绪与行为和患者一起分析期间的思维活动,找出错误的认知和评价消除患者创伤后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2)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可以是自我暗示也可以是医生护士对患者的积极心理暗示,帮助患者建立坚定的康复信念,从而促进患者的痊愈。
二、斯金纳行为理论
(一)斯金纳箱原理及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箱是斯金纳为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设计的实验设备。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有机体必须先作出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
(二)斯金纳强化理论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斯金纳进一步提出强化理论,以学习强化原则为基础来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是指为了使某种行为不断重复,减少或消除施于其身的某种不愉快的刺激。
(三)斯金纳强化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塑造新行为。斯金纳认为儿童新行为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即得到强化的操作行为倾向于重复出现,当操作行为得不到强化时,这种行为只能偶然出现或者不出现。他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同时,他要求在塑造儿童行为时要注意这样一条原则:学生必须在他们能力所及的行为范围内得到强化,同时这些行为又必须向新的行为延伸。斯金纳这些新技术、新方法被社会广泛地接受和运用。
(2)行为矫正。斯金纳把他的强化理论成功地运用于对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工作。这种矫正工作并不复杂,对一般性的不良行为,只要成人注意不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都不去强化儿童的不良行为,那么,这种不良行为就能得到矫正。
(四)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争议
根据斯金纳的理论,人们是需要依据客观环境及外部刺激而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完全听任环境及刺激的摆布。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之外还有人们自身的主动性,人不仅接受环境刺激的影响,还在客观环境中打下自己心理和行为的印记。
另外一大争议就是人类是否能够被教化,以及是否应该被教化?人类是动物的一种,受到刺激肯定会产生相应的应激行为,在一定程度下被教化,但人类的教化未必会产生预估的教化效果,就和动物实验里的白鼠一样,它们也会产生很复杂的行为变化。人的先天与后天非常复杂,行为并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自由意志的概念需要进一步去细化以及等待科学的深度探索。
三、结语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人们的心理伤害很大,相信通过人类的不懈探索,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人们的影响会逐步减弱。同时,斯金纳的行为理论虽然也有一定的争议,但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广泛,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斯金纳的行为理论必能进一步发展,拓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李璐寰,童辉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1).
[2]王丽颖,杨蕴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9,(3).
[3]何跃,张洪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
[4]陈泽民.B·F·斯金纳描述行为主义及学习理论简介[J].心理探新,1980,(1).
[5]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