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品管圈降低120出诊箱物品、药品缺陷率的效果评价

2018-07-07 11:13胡华芳吴雪覃晓波许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品管圈

胡华芳 吴雪 覃晓波 许莎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120出诊葙物品、药品缺陷率方面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120出诊箱物品、药品缺陷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原则实施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后,120出诊箱物品、药品缺陷率由实施前的4.85%降至0.49%。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120出诊箱物品、药品缺陷率,解决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品管圈;出诊箱;护理管理

院前急救中大多数急救事件的发生具有紧迫性,因而对院前急救药品、物品和急救设备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物品准备不充分,容易使院前抢救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有遗漏或执行不规范的现象[1]。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3月开展品管圈管理,进行全面持续的质量管理改进,对120出诊箱物品、药品进行为期3年的质量管理,效果明显。

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出诊量每天15~22次左右,有3辆救护车用于院前急救,3套出诊物资,其中出诊箱4个。

方法:①成立品管圈:全科人员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于2015年10月成立“火凤凰圈”,就如护理队伍中的特种兵,不畏艰难,时刻冲锋陷阵于救死扶伤的最前沿,用我们火一样的热情救死扶伤。品管圈中每个人分工明确,小组遵循PDCA原则开展活动。②主题选定:采用头脑风暴法拟定“缩短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降低120出诊箱内物品、药品缺陷率”“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知晓率”“提高输液患者对药物作用的知晓率”等活动主题,选定最高分“降低120出诊箱内物品、药品缺陷率”为本次活动主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制定各班次职责及工作标准。③进行现状把握,找出存在问题:制定120出诊箱查检表,由每班出诊护士对照查检表对出诊箱检查2次/d,经过4周检查结果统计出120出诊箱存在问题146例。数量差错100例(68.49%),品质外观不达标18例(12.32%),效期管理不达标16例(10.96%),垃圾处理不规范9例(6.16%),归位错误3例(2.05 010)。最主要原因是数量差错和品质外观不达标。④设定目标:到2016年2月底前我科4个出诊箱物品缺陷率由4.85%降低至1.47%。⑤要因分析:组织圈员开会讨论,从人员、方法、环境、物品4个维度进行思考,分析出导致120出诊箱差错的原因并绘制出鱼骨图,火凤凰圈针对鱼骨图分析出原因,并对全科护士进行原因调查,最终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出120出诊箱差错的主要原因为清点流程不合理;无相关管理制度;责任心不强。

对策拟定及实施:针对分析出的主要原因,使用PDCA循环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优化清点出诊箱的工作流程和制定合理、完善的出诊箱管理制度。①出诊箱由原来的随车管理改为实施车下集中管理,放置于急诊分诊台,出诊时由出诊护士拿上救护车。②每天APN班护士均需清点出诊箱,检查药品、物品、仪器设备性能,每周一的A班统一更換出诊箱内的碘伏和酒精。③对出诊箱编号A、B、C、D为箱,实施专人专箱定期清点和分管组长或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管理,要求分管责任人在每月10号前对出诊箱内药品和物品进行全面检查,药品效期管理按医院药物效期管理制度执行:近6个月过期者贴黄色标识;近3个月过期者粘贴红色标识。分管组长或护士长每0.5个月检查1次并登记物品登记本。④实施封条管理,清点、补充完好后贴封条封存,使用后的出诊箱由使用者负责重新补充并封存,并在出诊记录备注栏里注明所使用的出诊箱编号,以便过后责任追踪。⑤出诊箱内物品分类、分区,统一标识。出诊箱药品标签醒目:高危药品统一使用红底白字1 cm×2 cm标签,二类精神药品用黄底黑字l cm×2 cm标签,其他用白底黑字1 cm×2 cm标签。拿取药品时应按照左进右出的原则。⑥出诊箱内增添迷你利器盒,出诊时使用的锐器必须放置迷你利器盒内,以免发生针刺伤。违者罚款50元/次。

效果观察:在实施对策的过程中同样用120出诊箱查检表,比较实施前后各1个月的出诊箱物品、药品缺陷率。无形成果包括QCC手法运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配合等方面。

结果

品管圈实施前后120出诊箱物品、药品缺陷率,数量差错(3.32% vs0.33%),品质外观不达标(0.60 vs0.01%),效期管理不达标(0.54% vs0.06%),垃圾处理不规范(0.30% vs0.08%),归位错误(0.090/ovs 0.01%)。

QCC管理前后无形成果分析,见图l。

QCC管理前后检查时间比较:作者在管理过程中发现本科每天每班平均检查4个出诊箱,合计324只药品,288件物品。每次查检平均时间45~60 min,管理后本科每天平均的检查时间明显缩短降至15~ 20 min。

讨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120出诊箱物品药品缺陷率。在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我科出诊箱的管理主要以护士长的监督为主,发现问题,在科室月质量讲评会中提出,提醒大家注意,进行整改。但这种模式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急救物品的不完善现象。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通过品管圈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制定了规范的流程和标准,从要因上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实践证明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急诊科急救物品缺陷率,将此工作流程和制定合理、完善的出诊箱管理制度作为标准化实施。品管圈活动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协调性和执行力,圈员们舍弃本位,同心协力,工作更顺畅。

参考文献

[1]姚雪芬,李爱霞,徐芬.急救药品与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2):106-107.

[2]刘义兰,张亮,王桂兰,等.对我国护理差错事故管理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27-829.

[3]张爱珍.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8):952-953.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品管圈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护理品管圈运行常见问题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