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叙秋 鲁朔焱 张羽丰
摘要 目的: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FGF2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侵袭、转移作用和机制。方法:收治胰腺导管腺(PDAC)癌患者60例,采集其胰腺导管细胞癌组织(PDAC)及癌变部位旁的正常胰腺组织(NP),测定FGF2。把体外培养的PANC-1分成FGF2组、FGF2+LY294002组、FGF2+AZD4547组、对照组。测定细胞支架蛋白(Pallad/n)及蛋白激酶B的蛋白、mRNA,并测定每组PANC-1细胞侵袭、迁移的能力。结果:PDAC组织的FGF2表达率80%,显著高于癌变部位旁正常NP组织的11%(P< 0.05);PDAC的FGF2的表达率和肿瘤分化程度、临床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相关性(P<0.05)。FGF2组的Palladin及蛋白激酶B的蛋白、mRNA表达、侵袭细胞数量比其他组高(P<0.05);FGF2+LY294002组、FGF2+AZD4547纽的侵袭细胞数量比FGF2组及对照组低(P<0.05);FGF2组的细胞迁移率最高(P<0.05),FGF2+LY294002组、FGF2+AZD4547组的细胞迁移率比FGF2组及对照组低(P 关键词 FGF2;PANC-1细胞:侵袭转移;作用机制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并进行手术切除的PDAC患者60例,并包含距癌变部位边缘>2 cm的NP标本18例,术前均未进行化疗、放疗。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2~66岁,平均(54±12)岁;依照TNM分期I期、Ⅱ期24例,Ⅲ期、Ⅳ36例;依照UICC的分类标准高分化18例,中分化19例,低分化23例;淋巴结转移33例,淋巴结未转移27例。全部标本均行甲醛定型和石蜡包埋。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免疫1组化测定FGF2表达:标本5 μm切片,HE染色和免疫1组化染色,PBS液为阴性对照,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试验。FGF2阳性表达的定义为细胞胞质中出现棕黄色颗粒,结果由2名病理医师双盲法判断。光学高倍显微镜下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依照染色面积及强度评分,染色面积> 50%为3分,26%~50%为2分,ll%~25%为1分,0~l0%为0分;染色强度3分为强,2分为中,1分为弱,0分为阴性。FGF2染色分级为染色面积+染色强度,>3分FGF2高表达,≤3分FCF2低表达。 细胞体外培养及参数测定:把PANC-1接种在RPMI 1640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分4组:FGF2组(在培养液中加入FCF2)、FGF2+ LY294002组(FCF2组+LY294002)、FCF2+AZD4547组(FCF2组+AZD4547)、对照组f在培养液中继续培养)。4组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反转录PCR法测定细胞支架蛋白(palladin)及蛋白激酶B的蛋白、mRNA,并通过细胞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活性试验测定每组PANC-1细胞侵袭、迁移的能力。 结果 FCF2在PDAC组织及NC组织中的表达:FCF2在PDAC组织中为高度表达,主要在细胞质内,为深棕色的颗粒;FCF2在NC组织中染色浅,为低度表达。PDAC中FCF2低表达12例,高表达48例,高表达率80%(48/60);NP中FGF2低表达者16例,高表达2例,高表达率11010 (2/18)。胰腺导管细胞癌组织中的FCF2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变部位旁的正常胰腺组织(P<0.05)。 FGF2在PDAC表达相关因素分析:X2检验结果表明,FGF2的表达和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 0.05;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癌变部位无关,P> 0.05。 蛋白质印迹和反转录PCR结果:蛋白质印迹和反转录PCR结果均显示,FGF2+ LY294002组、 FGF2+ AZD4547组、对照组的p-Akt蛋白及Palladin蛋白微量表达,FGF2组p-Akt蛋白及Pallad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 癌细胞侵袭、迁移试验结果:结果显示,FCF2组侵袭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且FCF2+LY294002组和FCF2+AZD4547组的侵袭细胞数母、细胞迁移率与对照组和FCF2组相比有所下降(P<0.05),见表l。 讨论 胰腺癌重要的特性是早期侵袭和迅速转移,促细胞生长因子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促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活化胞内信息通道,在调节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FCF2作为重要的促生长因子,已被发现在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结构内有高表达,并且不正常的FCF2-FGF2R信息通道会推进肿瘤细胞的发展[1]。但目前没有关于FGF2在PDAC组织的表达及在PDAC发展中反应机制的资料。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作用于FCF2时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在给予PI3K/Akt信息通道抑制剂或FGFR2抑制剂后,Palladin及Akt的表达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但相对于FGF2组而言显著下降。基于此项研究,推测FGF2可能通过PI3K/Akt信息通道引发Akt磷酸化加强,从而激发Palladin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运动力,使其侵袭、迁移运动加强。 综上所述,FCF2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为高表达,与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呈现正相关,可能的作用机制为FCF2与其受体反应,激活了PI3K/Akt通道,增强了Palladin的表达,从而推进了PANC-1的侵袭转移。 参考文献 [1]李倩,李莉,郭淑芹,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蛋白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解剖学报,2014,45(5):67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