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箱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应用

2018-07-07 06:54纪宝田
人民交通 2018年5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质量控制

纪宝田

摘要:文章通过对现浇连续箱梁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对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关键工序的操作方法及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对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应用要点作了较深入探讨。

【关键词】现浇箱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应用

一、工程概况

广利河大桥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下行分幅设计,单幅箱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桥面结构顶宽18.99m,箱梁底宽14.19m,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45+75+4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C50混凝土,主墩处箱梁高度4.2m,厚度3m,边墩处处横梁高2.2m,厚度为1.5m,底板标准段厚度0.25m;靠近中墩处底板厚度0.6m,靠近边墩处底板厚度0.5m;梁端两边腹板宽为0.70m、中部腹板标准段厚为0.5m,大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

二、现浇连续梁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1、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首先必须做好支架基础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对支架结构的承载力与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评审。

3、钢绞线的张拉、管道注浆饱是否饱满满密实是整个箱梁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4、波纹管道的安装必须稳固,严密,对保证钢绞线张拉质量至关重要。

5、锚垫板后混凝土的密实是混凝土浇筑时须重点关注的部位。

三、施工过程主要工续控制技术

1、现浇连续箱梁施工主要工序流程

地基处理→支架安装→底、侧模安装→支座安装→模板及支架预压→绑扎梁板底筋及梁腹板筋→波纹管与腹板模安装→底板混凝土与腹板混凝土浇筑→顶板底模与绑扎箱梁上层筋→浇筑顶板混凝土→养生→预应力张拉→注浆、封锚

2、地基处理

考虑地面积水影响,地面顶标高须高出原地表20-30厘米,原地表须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用水稳定性好的粒料填平夯实,振动压路机压实;地基顶面做一层15厘米厚10%石灰土基层,再在灰土层上浇筑一层15cm厚的C25混凝土垫层。

3、支架搭设

根据通过支架设计方案,箱梁跨中区域,碗扣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90cm,靠近支墩处支架立杆横向间距为60cm,纵向间距30cm;肋板处纵向间距60 cm,横向间距为30cm,支架搭设时先在支架底部铺设10×15cm木方,再安装支架底托。

4、底、侧模板安装

底、侧模均采用厚度为1.5cm的竹胶模板,安装时将底模放在横向方木上,纵向模板接缝处在同一方木中心位置,拼缝处缝隙可用密封胶填充。

5、支座安装

检测支座垫石的顶面高程,符合要求后准确放出支座平面位置,必要时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6、 支架预压

压载试验为超载载预压,超载系数1.1,通过在底板上分批放置砂袋进行加载,加载分50%、75%和100%三级进行,每级加载后测量各阶段的支架沉陷量,待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7、底、腹板钢筋绑扎

底腹板钢筋绑扎严格按钢筋间距布置要求进行,对较高钢筋需设立临时支撑,钢筋焊接时需在模板顶设置衬垫的措施,避免焊渣污染底板,在底板钢筋底部及侧墙钢筋的两侧间距1米梅花形布置高强保护层垫块。

8、波纹管定位

波纹管安装控制:

(1)严格按照设计预应力筋坐标布置安装每道预应力束波纹管,做到竖平弯通顺、管节之间连接需保证连接套管长度不少于30cm,接头位置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

(2)固定管道的定位钢筋采用井字形钢筋上下固定,固定筋间距为80厘米,在预应力束竖弯及平弯处固定筋间距50厘米,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产生位移。

9、连续箱梁混凝土浇筑

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50,箱梁混凝土浇注分二次进行,第一次进行底板及腹板部分,第二次进行顶板混凝土浇筑,为确保箱梁外观质量,第一次浇注位置比箱梁边腹板顶与翼板交接处高5厘米。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先进行箱室底板中心区域混凝土浇筑,两侧距腹板30cm,底板纵向从底到高顺序进行浇注,箱式底板浇注分段长度根据浇注速度与气温状况确定,以分段浇注完成,先浇注接头混凝土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为控制,腹板混凝土在箱室底板浇注完成后连续浇注,在底腹板混凝土接缝处须加强振捣,以确保与底腹板混凝土的良好结合。

第二次进行顶板混凝土的浇筑。顶板底模的安装需在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且养护不少于7天后施工,并在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将腹板混凝土顶面凿毛处理并清理残渣。

10、混凝土养护

箱梁混凝土浇筑工程数量大,浇筑时间较长,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先浇段混凝土初凝后立即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每天洒水的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11、预应力束张拉控制

(1)預应力束张拉施工前,必须对千斤顶、油泵车、油表进行配套检验、锚具夹片进行锚固性检测,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预应力束张拉施工。

(2)张拉束张拉顺序: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龄期达到7天以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顺序按设计要求张拉顺序进行,由上向下先长后短,对称依次进行张拉。

(3)预应力束张拉:采用张拉力、伸长值双控措施,根据张拉力与油表校正时的相关回归方程计算出10%、20%、50%、100%各压应力时的油表的对应读数。初始张拉时先以10%δK为初始应力对钢绞线进行调整,作为钢绞线张拉测量伸长量的基础,张拉施工按0→10%δK→20%→100%δK(持荷2分钟)→锚固顺序进行,在每阶段测量伸长量值。

预应力束伸长值计算公式:

ΔL=PPL/APEP

PP=P(1-e-(Kx+μθ))/ Kx+μθ

式中: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P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

L —预应力筋的孔道长度(m);

X— 从张拉端到計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m);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实际伸长值计算:

预应力束的伸长值应从初应力10%时开始测量,0~10%σcon??之间的钢绞线伸长值采用预应力束相邻级10%~20%σcon之间的钢绞线伸长值为ΔL1推算值,量测至100%σcon时的伸长值为ΔL2。

预应力束实际伸长值为ΔLs=ΔL2+ΔL1。

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超过±6%时应暂停张拉,否则,应暂停张拉,分析原因后再进行张拉。

12、孔道压浆

预应力筋张拉后,先注水对孔道进行清洗,在用高压空气将孔道内水吹干,孔道压浆应在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24小时进行,同一管道压浆开始后需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待出浆口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为止。水泥浆正常后,以软木塞塞紧,继续压浆至控制压力后稳定2分钟停止。

四、结语

当前,满堂支架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及城市道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滑模及悬臂挂篮施工技术在施工条件受限的区域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尽管施工方式具有较大不同,但混凝土浇注施工作为主要分项工程,其施工工序、工艺及质量控制对桥梁的质量及耐久性却具有相同的特点,施工过程中控制必须严细求实。通过该大桥施工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今后从事同类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具有很好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2004);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质量控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