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程 张子圣 宋丽芬 陈佳群 廖列辉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钟程、张子圣、陈佳群);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宋丽芬、廖列辉)
患者女,43岁,因反复全身起红斑、结节伴疼痛6年,再发伴发热3 d入院(2017年3月)。2011年双下肢开始出现红斑、结节、斑块,伴疼痛,逐渐蔓延至全身,无关节疼痛,无发热恶寒,无口腔、外阴溃疡,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节性红斑,予外用药膏及口服糖皮质激素、止痛药后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2012年3月皮疹加重,并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关节疼痛,至广州南方医院就诊,查血细胞沉降率66 mm/1 h,自身抗体、体液免疫指标均阴性,行皮肤活检示血管炎性改变,针刺反应阳性,确诊为白塞病。给予口服泼尼松30 mg/d,外搽糠酸莫米松乳膏,经治疗后红斑结节、口腔溃疡好转,泼尼松逐渐减量。2015年6月因再次全身散在丘疱疹、结节、红斑,在南方医院住院治疗,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米诺环素后病情缓慢好转,于2016年3月停服糖皮质激素,2016年5月停服沙利度胺,皮疹、关节疼痛及口腔溃疡无复发。2017年3月患者面颈部、四肢再发散在红斑、斑块、结节、假性水疱,伴疼痛、发热、乏力,纳眠差,至我院门诊就诊。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病史;否认发病前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病史;否认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发病前服用特殊药物。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肿瘤病史。
体检:体温37.7℃,脉搏130次,呼吸22次,血压120/90 mmHg,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颈及双肩关节皮肤散在红斑、假性丘疱疹(图1),双下肢胫前散在红斑,伴疼痛,左上眼睑红肿,无畏光、视物模糊等症状,无口腔、外阴溃疡,未见关节肿胀、变形,无关节疼痛。眼科会诊:左眼上睑红肿、脱屑,角膜透明,未见溃疡,眼底正常,无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性疾病。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43×109/L,中性粒细胞9.53×109/L,血细胞沉降率45 mm/1 h,C反应蛋白19.6 mg/L,总补体CH50 48 U/ml,自身免疫抗体12项、血管炎抗体3项均阴性。尿粪常规正常。梅毒、HIV抗体检测均阴性。左肩皮损组织病理:部分真皮乳头水肿,真皮浅层及深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并见核尘(图2)。
诊断:Sweet综合征,白塞病。
治疗:给予甲泼尼龙40 mg/d静脉滴注,口服沙利度胺50 mg/次每日3次、甘草泻心汤(根据患者情况加减)每日1剂,外用卤米松乳膏。1周后甲泼尼龙改为32 mg/d。治疗2周后皮疹明显消退,疼痛减轻,未见发热。出院后门诊随访,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逐渐减量。2017年6月电话随访,患者皮疹基本消退,无口腔溃疡、关节疼痛等。因患者现无皮疹,无明显不适,拒绝行骨髓检查。
图1 患者肩关节处散在红斑、假性丘疱疹 图2 左肩皮损组织病理 部分真皮乳头水肿,真皮浅层及深层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并见核尘(HE×100)
讨论 本例患者面颈部、肩部具有特征性的疼痛性红斑、假性水疱,并伴有发热,组织病理见真皮浅层及深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Sweet综合征。患者既往反复口腔溃疡、关节疼痛,四肢结节性红斑样皮损,针刺反应阳性,诊断白塞病。患者先出现白塞病的表现,继而出现Sweet综合征的表现,两者先后出现有无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