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芬
【摘要】随着全球化持续深入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成为现代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特征。本文阐述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动因,分析了影响陕西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制约因素,从顶层设计、转型动力、生态环境、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对策建议,為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 服务化 转型
随着制造业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工业化趋势显现出制造业呈现服务化的趋势。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制造业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业中最具潜力的业务方向和制造业企业转型战略着力点。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陕西省制造企业开始了服务化的实践探索,服务性产出呈现多样化、高级化、外包化、虚拟化等特点,服务化浪潮即将带动陕西省制造业由产品时代走向服务时代。
1、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动因
随着工业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和技术升级加快,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零部件越来越多,安装要求越来越精密,最终用户越发难以掌握产品运行原理、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越发强烈,就需要制造企业向用户提供更复杂和先进的服务,服务活动逐渐成为制造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这就是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
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带来的对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价值中心向服务环节的转移,驱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加快服务化发展,将拓展服务业务作为其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方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从而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顾客需求服务属性的不断增强,以客户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不得不改变“裸产品”的现状而发展“服务包,,从而走向“服务化”。
服务化已经成为引领陕西省制造业向高端升级的重要路径,陕西省大型制造业企业都在从传统产品制造供应商向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通过产业链重组,逐渐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从而集中要素资源开展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品牌维护、客户管理和流程控制等,推行依靠服务实现经营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2、影响陕西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转型主体迅速增多,服务内容出现多元化、高级化、信息化、外包化等特点,服务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的服务业务尚未形成利润增长点,服务业比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仍然较低,价值链的主导者仍然是占据高附加值服务环节的大型公司。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面临以下多重制约:
(1)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重视不够。当前,陕西省的制造企业很多还没有认识到服务的价值,对服务的认知还停留在售后服务层面上,认为它不过是促进产品销售的手段而已。据调查,制造企业中,服务收入占企业收入的比重仅3%左右,无疑揭示了陕西省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路还很长。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服务化转型意识的匮乏,也与陕西省制造企业普遍缺少核心竞争力有关,在品牌、技术、营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企业差距较大,致使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客观上构成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障碍。
(2)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动力不足。市场需求情况以及现有的支持政策缺乏了解,即使有转型的需要,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模式路径,因而陕西省制造企业对服务化缺乏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导致服务化方向盲目、服务化模式单一和服务化照搬经验等问题。而企业服务化转型不但短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渠道建设、信息化实施、技术研发、人才培育等,服务业务还面临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企业组织变革风险等,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企业对服务化的保守和观望。目前,陕西省多数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模式单一、层次较低,大多数企业把采用电子商务进行产品销售当作服务化的主要模式,服务内容仍然主要是产品售后服务的延伸,真正通过服务创新成为利润增长点的成功企业不多。
(3)制造业服务化生态环境不够完善。良好的服务化生态不但能够激发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内在动力,还能够给企业利用外部各种资源提升服务化转型能力创造条件。在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推进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以推动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健康发展。例如,应放宽制造企业、生产服务业准人标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应进一步强化制造业、服务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所得税、营业税、资产抵押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消除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约束,制定有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税收标准。尽管当前政府已经意识到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重要性,但是服务型制造在陕西省被正式提出的时间较短,相关支持政策还比较零散。由于政策制定者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尚未达成一致认识,对制造业服务化的一般规律缺乏研究,对各行业、各地区服务化的特点和特殊制约因素把握不全面,系统的服务化支持政策短期内还难以出台。
(4)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一些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能力欠缺。目前,陕西省不少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95%的高档机床数控系统仍依赖于进口。没有核心关键技术就缺乏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集成服务的技术支撑,难以提供行业独占性的产品和服务,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程度和效果。
(5)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长期以来,制造业在以产品为核心的模式下,人才的培养方式比较简单,人才储备大多围绕产品本身开展,适应制造业服务化的高端复合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缺乏高端复合型人才成长环境,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有待加强。
3、加快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加快服务化步伐不只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打造制造强国、增加就业等角度看,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也是政府的职能所在。政府应从顶层设计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动力,营造良好的服务化生态环境,立足新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快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1)加强顶层设计,重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政策体系。积极鼓励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利用陕西省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制定和完善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主要从服务化方向、转型路径、政策保障等方面入手,建立制造服务一体化的产业政策体系,并加强与制造业、服务业发展规划的衔接与配套,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化快速转型。在具体政策实施上,建议进一步规范生产性服务业的准入标准,简化行政审批的一整套手续,为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化业务提高支持力度。另外,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各地方政府,建立支持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专项基金,并从多方面开拓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陕西省对制造业的发展比较重视,各种优惠政策的制定也主要面向制造业倾斜。而高新技术企业中并不包括现代服务业企业,这样导致现代服务业企业并没有得到制造业的相关政策待遇,导致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这对陕西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为推动陕西省制造产业走出低附加值的战略困境,建议各级政府应对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广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认识,充分认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提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动力。陕西省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积极性。第一,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大力宣传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典型模式和成功企业的典型经验,提升管理者对新业态、新模式、新政策等的认知,用现代管理知识提高其内部资源整合能力。第二,通过贷款财政贴息、科技投入减免税、设立服务化专项扶持资金等,降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投入的融资风险。第三,建立统一的专业化服务市场,研究并定期发布新业态的市场竞争情况,提高制造业企业对服务业务市场需求预期的准确性。
(3)营造良好的服务化生态环境。第一,建立完善的财税、金融、土地、创新等服务化政策支持体系,鼓励有能力的制造业企业沿着价值链向两端的服务环节延伸。如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出基于制造业服务化特点的信贷产品。第二,从供给侧与需求端同时发力,提高服务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能力。一方面,加快服务业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制造企业开展服务业务的准入门槛。同时,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协同各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加快科研、检测等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鼓励其提供技术研发、检测、认证、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引导企业改变经营理念,专注发展核心业务,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激发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4)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服务平台。
一是积极鼓励制造企业突破生产和服务的边界,通过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发展新型平台经济,打造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支撑平台。二是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是整合与连接产、学、研、政等各方面的力量,健全支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公共服务体系。陕西省积极推动“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鼓励企业依托互联网实现服务化战略转型,开展服务化模式创新。实施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大力发展行业性、区域性的公共云平台,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支撑。
(5)加快组织实施服务型人才发展体系培育。陕西省政府应积极支持具有制造业背景又能针对客户需求开展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高端复合型服务人才的引进。在物联网支持下,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的“人的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少,直至人的劳动量消失;与此同时,产品本身包含的人的因素,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将深度参与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中,这就需要高端复合型人才出现,一方面与消费者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另一方面,能够运用智能的制造系统开展服务,并且通过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让消费者的想法能够顺利实现。建议陕西省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服务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打造高层次、高素质、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为制造企业向服务化转型营造良好的环境。
陕西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有利于陕西省制造业的平稳增长,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向产业链的高端推进,有利于提高陕西省制造业的竞争力,更有利于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占领世界制造业制高点。
参考文献:
[1]李钢:新时期中国服务业开放战略及路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2]黄群慧、霍景东:《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思路[J].中国工业评论,2015 (11).
[3]童有好.“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5,(10).
[4]简兆权,伍卓深.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观点[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
[5]李子伦,张文杰,闫开宁,等.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模式[J].西安交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6]王士龙.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可行模式研究——基于政策制定视角[J].中国市场,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