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梦 邓丽云
廖书兰博士
她人如其名,“书”是她心头之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她热爱文学,醉心诗词,於她而言,最惬意之事莫过於,俯首案头,在字里行间追寻着那一抹抹沁人的书香。“兰”是她气息,是心灵渴望达到的修养。她拥有如兰般的气质,在匆忙的生活步调中,自持一份閒适、自然、优雅与澹泊。
写作是一生的兴趣与执著
她曾做过播音主持,也曾做过新闻记者,但有一个身份卻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作家。如果说人生如歌,那麽写作则是廖书兰女士人生旋律中的重要乐章。
“写作的兴趣是天生的,从小就喜欢,一直喜欢。”回忆起自己的执笔生涯,廖书兰女士如是说道。她祖籍江苏,出生於台湾,後与先生定居香港,现已三十多年。因而,她给自己文学身份定位为“身为台湾人的香港作家”,现任国际笔会香港笔会会长等职务。
先天的兴趣与天赋,加上女性细腻的情感,以及生活丰富的阅历,让她的文字多了几分率真与灵动,也让她的笔触越来越深刻。从生活感触,写到城市絮语,再到乡土文化,未来思索……她一路上笔耕不辍,屡获殊荣:曾荣获广兴文教基金会奖学金、中华侨联文教基金会华文著述奖、亚洲华文作家基金会文艺奖最佳散文奖等。
诗歌是廖书兰女士创作的一个重点,已出版诗集有《放飞月亮》《书兰中英短诗选》等。其中《放飞月亮》充满女孩式的梦幻与纯真,一经出版便大获成功,著名诗人吉秋马加曾高度讚赏:“作为一个诗人,她在面对这个喧嚣杂乱的世界时,其灵魂中自然流露出的那一份宁静和优雅,是如何地让人深感亲近。”
她还被《大公报》邀请撰写专栏,成为1949年後第一位在《大公报》开设专栏的台湾同胞。从那时起,由她撰稿的《兰窗小语》专栏一开就是多年,其中包括诗歌、散文、杂谈等多种体裁。多年後,廖书兰女士将其在《兰窗小语》中发表的文章集结,出版有《煙雨十八伴》一书。时任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先生曾评价此书道:“书兰女史,性情率真,其新诗小品,不尚浮夸,无从巧饰,笔随意到,情见乎词。读其诗,如煙雨徐行;观其文,若清风舒拂。”
然,廖书兰女士也曾将写作的兴趣暂时搁置过一段时间。因为身具中国传统女性优良品质的她,始终将家庭放在首位。那时孩子还小,身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希望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当最小的孩子开始上小学了,她也自然而然地重拾自己的写作兴趣。
廖书兰女士说:“在已走过的人生路程中,我扮演过许多角色,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从事过一些职业,但无论在哪个阶段,写作都是我永远的兴趣,一生的执著。”
十年磨一剑:记录被忽视的主角
廖书兰本是台湾人,早年间遊学英国,並在那里邂逅了爱情,步入婚姻的殿堂。1984年,她随先生回到香港,一直定居到现在。
她的先生是香港新界原居民,这是她结婚後才知道的事情。初到香港的几年,每年她都会从电视报道中得知——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香港每年都会有上百万人经罗湖回家乡扫墓或祭祖。那时她便好奇问先生“我们怎麽不用回去”,她才知道原来“我们已有几十代祖宗居住在这座村落”。因为这层关係,她自然而然地对新界、对原居民有一份亲近感和归属感。
“新界原居民在此生活了近千年,虽然整个中华民族几经朝代更迭、战火洗礼,但这里卻未曾被战爭惊扰。许多古墓、古蹟得以在这里留存,许多北宋时期的传统习俗得以在这里传承与发扬。”介绍起新界,廖书兰女士的话语中总自然地透露出几分热爱。作为新界乡议局的一員,在服务地区的过程中,也让她对新界又多了一份认识。
她发现,虽然新界有着香港92%的土地,然人们对於新界的关注卻不多,特别是常被忽视的新界原居民的发展渊源和传统文化。作为新界原居民的媳妇,她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笔,将其发掘並呈现出来,作为她对新界的原居民一份献礼。於是,便有了《被忽略的主角》——新界乡议局发展及其中华民族文化承传这本新作,且即将付梓出版。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这本书即是如此,从2008年开始写起,至今整整十年。其实远不止十年,前期的调研、选材、求证等工作,亦是耗时耗力。在这本研究新界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中,廖书兰女士倾注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更是她对新界深深的热爱。
在创作的最後三年里,她几乎处於一个“闭关”状态,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写作是需要承受得住孤独和寂寞的。”谈及即将出版的心情,廖书兰女士说,“原居民是被香港社会所误解的族群,而原居民对香港社会的贡献也被社会所忽略了,希望借着出版这本书,能引起社会对原居民全面认识!”
爱国是无条件、无理由的
“爱国,就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一样,无论家贫家富,这是无条件,也没理由的。”爱国之情、乡土之情,这深深烙在每个人心里,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改变。传统文化便是这种情感最好的载体,这一点廖书兰女士从新界居民身上深有体会。
太平清醮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廖书兰女士介绍说,在新界,至今仍保留着定期打醮的习俗,这是一种酬谢神恩、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盛大仪式,相传流传自东汉时期。最让她感触深刻的是,每次打醮舒旗的竿幡上,永远写的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几个大字。
八十年代,初到香港之时,廖书兰女士就对这项传统的仪式倍感好奇,了解了之後又心怀敬意。那时香港尚未回归,打醮便寄託着新界居民对祖国最情真意切的祝福。甚至,远在英国的新界人,仍延续着这项传统,同样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让她很是诧異,虽然打醮的很多人持的是英国国籍,但当问及他们祈求的“国”是指哪个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那一刻,她心头为之震撼。
“祖国是我的根,台湾是我的故乡,香港是我将终老的地方,至於英国,我只是个过客。”关於跟自己相关的这几个地方,她这样评价。这种爱国爱乡的情感同样根植於廖书兰女士的心中,这常见於她的作品中,也体现在她的实际行动中。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孩子们也传承了这份爱国情怀,对非法“佔中”的行为极为反对。
在香港生活了三十多年,廖书兰女士见证了香港回归前後的发展与变化。最直观的便是语言:曾经,她会因为只会说普通话而不会说粤语被人侧目相待;如今,普通话在香港到处都能听到,很多香港人也会说。香港与内地的交流越来越多,联繫越来越密切。
在完成了新书之後,接下来的日子里,廖书兰女士希望慢下来,多去内地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日新月異的变化,同时也希望有机会深入偏远农村,感受不同的人生况味。借此机会调整一下自己,也为将来的写作积累更多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