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杰 郝杰
一个企业,彰显一个国家的缩影,浓缩一个时代的精华。
从过去一家不足300人的棉纺小厂,到成为全球最大的色织面料生产商——这就是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若以十年为一个基准,在鲁泰30余年的发展中,前10年以产品的匠心品质奠定了发展基础,中间10年以持续不断的创新追求铸就了行业地位,最近10年以锐意进取的创意设计开拓了广阔天地。
鲁泰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先驱者,用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子斌的话说就是,“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开放,以伟大跨越迎来新时代
40年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是什么样的时代成就了今天的鲁泰?
鲁泰公司的前身是淄博第七棉纺厂,1987年6月8日破土动工。成立之初,面临资金缺乏、设备落后、人员新、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市场狭窄等困难,发展举步维艰。谁也不会知道,当时正在深圳掀起的改革浪潮,会在日后改变企业的发展轨迹。
深圳的崛起,很多人認为是建立经济特区、利用外资的结果。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外资,曾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最大的思想负担,也是最大的思想障碍。
外商投资在中国掀起高潮是在198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蓝图的徐徐展开,国家开始允许外资进入中国,而鲁泰正是在这一时期与泰国合资组建了代表山东(鲁)与泰国(泰)的鲁泰纺织有限公司,迈出了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这种背景下,鲁泰得以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专家,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产品外销、赚取外汇。
1990年3月30日,鲁泰纺织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当年产品即出口到泰国,实现销售收入2269万元、利润168万元、出口创汇448万美元。
谈到改革开放,刘子斌颇为感慨:“鲁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31年,首先应该感谢我们生逢一个伟大的时代,感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他认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鲁泰的不断发展壮大。正是改革开放给鲁泰带来了发展机遇并指明了方向,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奋斗征程中,留下了改革印记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多重要?有人说这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而鲁泰也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为产业发展留下了奋斗的印记。
1993年,鲁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7年发行B股、2000年发行A股、2008年增发A股;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升级设备、调整产品结构,如今,鲁泰已经在产能、产品、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国际一线品牌衬衫制造商。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全行业发展正呈现新特征,产业新定位日益清晰,鲁泰也在为这一新的定位积极奋斗。
推进智能制造,打造创新驱动的科技企业。作为智能化、数字化纺织的全球倡导者和践行者,鲁泰智能制造提高的是劳动生产率,终极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通过自动化、数字化装备的应用解放人,提高劳动效率,最终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实施品牌创意,打造文化引领的时尚企业。长期以来,鲁泰持续进行科技创新、设计创造,为引领科技与时尚潮流,实现“鲁泰制造”向“鲁泰创造”的转型升级增加了新动能。
开展绿色制造,打造责任导向的绿色企业。作为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企业和ZDHC绿色先锋试点企业,鲁泰着力于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建立健全绿色标准,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推动实现全产业链制造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可持续化,同时依托信息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刘子斌说:“一直以来,鲁泰始终以振兴纺织产业为己任,致力于实现纺织强国梦,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环保,过程可追溯、品质可信赖的绿色纺织品。这也是我矢志不渝的纺织情怀。”
走出去,全球化资源配置让全世界获益
改革开放40年来,每个人的着装,每家餐桌上的饭菜,每个城镇的街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当下的中国,正不断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对世界释放更大红利,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次的开放,鲁泰希望充分利用自己在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共建“一带一路”。近年来,鲁泰稳步推进“全面国际化”战略,开始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布局,成为国际化企业,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早在2013年,鲁泰就开始了国际化布局,相继在意大利米兰设立办事处、在美国成立公司。同时,投资3.6亿美元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产业链集成、综合创新型、国际化的纺织服装集团。
目前,鲁泰已打造了东南亚生产基地,在柬埔寨、缅甸、越南三个国家建立了四个工业园,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追随客户和市场的脚步,打通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
确实,在中国纺织工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拐点,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后,有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了全球化的布局,企业大多考虑的是关税、劳动力成本、棉花配额等问题。不过刘子斌却告诉记者,虽然在国外建厂,但国内的产能还要在现有基础上略有增加,要把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放在国内,“投资也好、转移也好,其实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因为在国外,高技能岗位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胜任,所以我们要利用国内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用工少、高效益,生产差异化的产品,这才是中国纺织最大的机会。”
海外投资的经历,让刘子斌深有感触:“这些国家就像我们30年前一样渴望外资的进入,而今天的我们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受益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全世界都从中获益。”
改革让企业受益,更成就了每个人
“鲁泰的发展从来不只是为了赚钱。如果不考虑客户、员工,不考虑回报当地社会,企业很难发展下去。”刘子斌表示,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鲁泰知道发展是为了谁、依靠谁,因此打造出了扎实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
鲁泰在山东淄博的员工就有2万多人,据说,鲁泰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几乎达到零流失率。对此,刘子斌直言:“公司中层没有流失,员工流失率低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要知道员工需求什么,大家不是要求只要有份工作就行了,我们为希望进一步学习提升的员工提供平台,满足大家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
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鲁泰建立了以热爱员工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大力推行校企融合,推荐员工带薪上大学,并成立了鲁泰纺织服装学院,促进了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鲁泰文化在员工中生根发芽,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促进百年鲁泰基业长青。
“创造财富 奉献社会 衣锦四海 经纬天下”是鲁泰的使命。多年来,鲁泰始终遵循企业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鲁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始终关注着行业,2017年,鲁泰再次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300万元,赢得了行业的高度尊敬。
着眼于大纺织、超纺织,不断续写新辉煌
改革没有终点。目前鲁泰正走在新30年的征程上,公司提出了“未来5~10年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翻一番,再造一个鲁泰,成为世界一流知名企业”的发展目标,以“盘活存量、寻找增量、做强实业、适度运作”为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和“全面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产业结构,实现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目前,鲁泰正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着眼做“大纺织”、“超纺织”,基于纺织,超越纺织。
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和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这是新时代下中国纺织工业的新定位。未来的鲁泰将是围绕行业定位,不断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鲁泰,将是以创新驱动、责任担当、文化引领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鲁泰,并将不断为行业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面
我们赶上了伟大的时代
TAweekly:鲁泰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现在已经成为行业标杆企业,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改革开放给鲁泰带来了什么?
刘子斌:鲁泰的成立和发展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改革开放。鲁泰成立于1987年,第二年就开始与泰国合资,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之前是不许两纱两布企业搞合资的。开业剪彩的那一天,时任山东省省长和政府、协会的主要领导都来出席剪彩仪式,这也体现了政府对企业转制的支持。
通过合资,我们视野开阔了,在战略决策方面把握住了大方向。鲁泰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全体员工,鲁泰的发展是为了员工,发展中也必须依靠员工。我们一直怀着家国情怀,为了国家,为了纺织工业,为了解决民生,这是我们的初心。
TAweekly:鲁泰的企业文化总是让业界津津乐道,行业人都知道,鲁泰有一个纺织乐团,曾经登上过国家大剧院,为什么鲁泰会用心做一个乐团?
刘子斌:鲁泰建立乐团首先源于公司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号召,大力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注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其次,鲁泰纺织乐团是鲁泰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乐团全部演职人员均是来自生产一线的纺织、服装工人,通过乐团这种形式让普通一线纺织员工近距离地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另外,乐团已成为公司的重要特色,在企业文化、品牌宣传推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TAweekly:魯泰真正把企业打造成了集家庭、学校为一体的平台,让大家在这里都有价值感和归属感,您对这个企业、对这个行业有着怎样的情怀?
刘子斌:纺织工业是我们国家的母亲工业,现在随着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对纺织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与全体纺织人一起,为中国纺织业由大到强贡献出一份力量。
建立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们更多还是为了国家纺织工业,为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尽一份力。企业的发展最终依靠员工,企业发展了还要回馈社会,从公司成立之初到现在,我们在济困、支教、助学、赈灾、敬老、环保等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累计投入2亿多资金,还是为了家国情怀。
TAweekly:在新的时代里,中国的改革开放还会继续深入,您认为企业发展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刘子斌:劳动力短缺是未来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大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较低,与薪资水平相比较,他们更看重工作环境、福利条件和未来的发展机会。
纺织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高,我们要想办法提升职工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但同时又面临生产成本上升。解决这个矛盾除了需要提高智能化水平外,还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制造业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地位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