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推进程度研究

2018-07-06 11:5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议题舆情政务

■ 舒 展

政务微信在推动公共议题讨论和参与、改善官民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的推进程度仍缺少量化数据支撑。如何从定量分析角度检验政务微信所发挥的作用,一直是摆在学术界面前的一道难题。本研究首先基于清博大数据系统进行全国政务微信公众号数据的细粒度和深度溯源的挖掘、存储、归类和相关性处理,建立数据与指标规范模型,获取并解析了2017年1~6月全国各省区市政务微信原始数据2718779条;然后通过比对有关热点公共议题的多个主体、目标和层次变化,观察多个公共议题在萌芽期、高涨期、高潮期和回落期的舆论传播变化,同时评判政务微信在此过程中的信息发布演化特点,最终确定两个典型案例,从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跟进效率和舆情处置模式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依据已经处理完成的数据,通过WCI(微信传播指数)指标模型进行计算,直观呈现全国各地政务微信在公共议题上的推进情况。本研究旨在通过案例研究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来剖析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推进程度,为国家治理和互联网政治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一、政务微信在推进公共议题上的作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政务微信的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掀起了“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此运动迅速波及世界,并对当今政府管理创新性改革产生深刻影响。公共选择学派学者布坎南、商业管理主义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等人对此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并奠定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者在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时候,应该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公共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①。在政府理念上,政府应该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吸纳大众参与到社会服务和公共议题中来,对官僚主义和科层制进行了反思;在运行机制上,政府应该积极调试和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和提升,满足大众和社会的需求;在技术层面,政府需要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典型思维,借鉴企业管理的技术、工具和制度②。

如今,政务微信成为中国各级政府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政务创新的主要抓手,同时也是互联网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理念思维助力政府公共行政的具体体现。政府对政务微信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设置公共议题

微信公众平台因其开放性、大容量、强互动等特性迅速被引入到政务治理之中,微信公众平台丰富的媒介手段促使其异军突起,成为舆论场上的“国家队”。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微信文章的顺位安排功能将重要议题置于显著位置或黄金时段,通过议程设置手段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和宣传重点相结合,突出信息发布的针对性,设置发布频率,在重要节点上发布“政府想说、公众想听”的新闻信息,确保发布议程设置与注重发布信息同事件进展密切联系,真正做到发布的信息与公众的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展示政务微信的权威性,主动加强舆论引导的能力。而当网络舆论导向发生偏差时,政务微信通过权威信息公布,对网络舆论进行纠偏并利用网络放大政府的声音,以保障政策议题舆论的公共性导向。

2.搭建沟通渠道

政务微信成为继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之后政府信息发布的新渠道,强化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实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官民对话。而微信的私密性使得信息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高传达率,有助于推动政府工作的实时沟通和快速反应。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谣言面前,政府首先会借助政务微信的力量即时发声,传达有效信息,从而实现“指尖上的对话”。从本质上看,政务微信依托微信公众号打破了阶层之间的枷锁,拉近了政务发布者和普通用户的距离,起到了跨阶层对话的社会功能,极大地拓展了官民良性互动的公共空间。民众通过政务微信进行“网络问政”,基层政府进行“网络理政”,官民双方的新型沟通与对话平台正在形成。

3.创新服务方式

政务微信的发展改变了用户获取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促进政府线上服务优化升级和线下服务整合改造。服务,作为政务官微的核心目标,其效力在未来必将进一步凸显。目前,大部分政务微信已经能够实现如在线咨询、业务办理等职能服务。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的开通,更是逐步使政务服务向便捷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构建基于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政务”统一服务平台,实现开放式政务服务。政务微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立足部门特色定位,不断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满足了公众指尖上的民生服务,真正体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互联网+政务”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政府的公信力,真正打造服务型政府。

(二)公共领域理论框架下政务微信的现实问题

1.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是公共领域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可以形成公共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这个领域不同于私人生活领域和国家权力领域,公众可以在其中共同探讨具有普遍性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以抗衡公权力,维护公共福祉。公民组成的公众群体通过开放、公开、平等、自由地对话,公共意见(舆论)便会形成,而传播和表达的倾向将其与媒介天然地联系了起来。

公民社会的形成是公共领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现代社会中,个体意志得到极大鼓舞,社会的公民化正在被瓦解,个体对公共利益和公共议题漠不关心,个体意志和公共意志之间存在矛盾,公共领域正在受到私人领域的侵蚀。而这便是公共领域的理论困境之一,即“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问题”。③现实生活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相互进入才是常态:公共领域侵入私人领域带来泛政治化,反之则带来泛娱乐化。

2.微信的“强联系”属性对政务微信的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曾提出过弱联系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中的“弱联系”没有“强联系”稳固,但却有着快速、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④。而微信便是基于“强联系”构建的社交平台。用公共领域理论解构微信,可以发现,微信是一个基于“强联系”社群构建的虚拟“私人领域”,而具有强媒体性质的微信公众号便是“公共领域”。

对于政务微信来说,为了推进公共议题展开讨论,政务微信只提高用户的文章打开率是不够的,而是要引发用户的转发行为,转发文章最理想的靶向地是另一个强媒体产品——朋友圈。朋友圈的性质特殊,这是一个基于“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私人议题和公共议题都会在这里相互进入,可以认为,在微信内生态中,朋友圈就是一条边界。

但是,朋友圈的困境在于,发布过于私密的内容或宏大政治社会议题内容的用户都会存在“没朋友”的社交风险,因为上述内容总会在“强关系”性质的朋友圈中引起部分人无声的异议或不适,反而朋友圈中“弱关系”个体却表现活跃。这一困境的本质在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在“强关系”圈层的错置,以至于政务微信在推进公共议题讨论时会受到影响。

二、政务微信在公共议题上的推进程度

通过对上半年热点舆情事件的梳理盘点,确定“房产政策和房价”与“宁波动物园老虎春节伤人”事件为案例研究样本,分别从全国性议题和地方性议题两个层面,在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传播效能和跟进效率两个维度下,研究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推进程度。

房地产相关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民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该议题与经济金融、政策法规、住房安全、教育、社会民生等领域广泛关联,具备相当的广泛性、普遍性和典型性,是理想的案例研究样本。此样本研究更侧重于分析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传播效能。

“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承接在“北京八达岭老虎袭人事件”之后,事件传播广泛,发展脉络清晰,并综合了舆论引导、谣言应对、议程设置、借势传播、长尾传播等典型传播现象,能清晰地看到政务微信在舆论引导方面的推进作用。此样本研究更侧重于分析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跟进效率。

(一)政务微信在全国性议题上的推进程度——以房产政策和房价为例

1.议题的跟进效率

通过数据分析,在2017年上半年,全国省级、地级政务微信发布涉房产政策和房价的文章共12674篇,覆盖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几乎每日都有政务微信发布相关文章,对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跟进时长长达6个月,产生了持续的议题引导力,将个人领域的关注内容与公共利益的讨论联系解读,逐步引向理性的思考轨道。

图1 涉“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发文量地域分布

从发文的地域分布上看,大致呈现出东多西少的阶梯式格局,山东、江苏、北京、浙江、广东、河北等东部省市发文最多,此外,河南、内蒙古等中西部省区发文数也相当可观。而广大西南和西北地区对此议题关注度不高,东西部省区政务微信发文量差距较大。“房产政策和房价”这一公共议题的地域分布密集度与当地政府的调控力度紧密相关。

图2 涉“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相关发文量的时间分布

从发文的时间维度上看,受“雄安新区成立”影响,各地政务微信发文量在四月份达到峰值,单月总发文量达到2435篇,而到6月发文量回落至低谷,为1873篇。通过计算,上半年各省发文量平均值为351.871篇,共有14个省市区的发文量在平均值以上。从一些政务微信披露的有关雄安新区的最新政策部署来看,政务微信凭借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全面具体性,使得当地政务官微更新的多条文章持续刷屏朋友圈,短时间内转变成为“网红政务号”。

2.议题的舆论反馈

通过数据处理,得出以下四张表格,分别通过省、地两级政务微信半年阅读总数、阅读极值、点赞总数、点赞极值,对各省区进行排名,从而描述各省政务微信对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的舆论反馈情况。

表1 半年阅读总数前十名和后十名省份

表2 半年阅读极值前十名和后十名省份

注:半年阅读极值指半年内该省政务微信推送的所有文章中阅读数最高值。

表3 半年点赞总数前十名和后十名省份

表4 半年点赞极值前十名和后十名省份

注:半年点赞极值指半年内该省政务微信推送的所有文章中点赞数最高值。

由表格可知,全国政务微信的舆论反馈情况大致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舆论反馈较好的省区市和舆论反馈较差的省区市排名相对稳固。如浙江、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在四个表中都名列前茅,而如天津、西藏、云南等省市在四个表中都位列倒数。从数值上看,前十名省份和后十名省份在四项舆论反馈指标上差距较大,前者的各项指标数值甚至是后者数值的上百倍,极化倾向明显。

此外,从上半年涉房产政策和房价的“10万+”文章统计结果看,涉及该议题的文章中一共有22篇来自10个政务微信的“10万+”文章,其中政务微信“上海发布”独占鳌头,“10万+”文章达到12篇(占52%)。这表明,即使在舆情反馈较好的政务微信中,各账号的舆论反馈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出现不均衡发展倾向。此外,由政府新闻办和网信办为主要运营者的政务微信往往有较好的舆论反馈表现,内容制作水平也普遍较高,这些命名为“地区+发布”的政务微信被民众视为直接代表官方态度的权威渠道。

表5 涉“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10万+”文章分布

3.议题的传播效能

综合已统计过的各项数据,通过数据模型,计算各省区政务微信推进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的WCI指数,以此为依据分析政务微信对该议题的推进程度,并总结其传播特点。

表6 涉“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各省WCI排名

(续表)

通过WCI模型计算公式的结果看出,上海、广东、浙江、江西、北京、河北、江苏、安徽、福建、山东的政务微信对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的推动较深入;相对地,甘肃、新疆、贵州、云南、山西、宁夏、吉林、青海、天津、西藏的政务微信对该议题的推动较表面。

通过表6和前文分析,政务微信在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的推动上,有以下两个传播特点。

第一,东部地区政务微信传播效能高于中西部地区。

从WCI排名上看,排名前十的省份多位于东部地区,其中有7个为沿海省份。而排名后十名的省份有7个位于西部,除天津外,都是内陆省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传播效能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信息鸿沟”现象明显,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人口稠密,规模效应更显著,住房需求越旺盛,同时民众更容易被社交媒体组织起来形成虚拟社区,从而可以更深入推动公共议题在社会上的讨论。

第二,优质政务微信成为迸发高传播效能的“关键少数”。

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政务微信上半年涉房产政策和房价议题的发文量仅116篇,仅位列全国倒数第8,但其WCI却位居第一。可以看出,并不是发文数量越多,传播效果越好,上海的政务微信文章量少质优,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正走在“内容稀缺化、服务轻质化”的正确发展轨道上。

(二)政务微信在地方性议题上的推进程度——以“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为例

1.议题的跟进效率

根据政务微信的发布特点和审核机制,发文频率和发文数量都不及媒体官微,发布信息的审核过程更加严谨,特别是在面对突发舆情时,政务微信往往需要根据媒体报道和舆情反响审时度势地做出官方权威反馈,使得更新周期更长;从政务微信的文本特点上,微信文章的容量更大,媒介叙事表现形式更为多样,比较适合对舆情进行深度解读和后期处置。因此,与其他政务新媒体相比,政务微信对舆情事件的处置相对滞后。

一般而言,将舆情事件从酝酿到消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舆情处置的前期24小时,主要侧重政务微信对舆情事件的应对效率;舆情处置的中期48小时,主要侧重政务微信对上级部门和媒体的响应效率;舆情处置的后期144小时,主要侧重政务微信终止舆情、次生舆情和谣言的止损效率。但基于政务微信舆论处置的相对滞后性,可以将上述三个处置时段各延长一倍,分别达到48个小时、96个小时和288个小时,以更准确地描述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跟进效率。

如表7所示,在舆情处置的第一阶段,设每6个小时为一个处置周期,则48个小时有8个周期,按同样的标准,将政务微信各项应对耗时换算为应对周期,用总的8周期减去各项应对周期,得到的数值越大,则意味着应对耗时越短,应对效率越高。若应对周期为a,设应对效率值为x,则x=8-a。相似地,在舆情处置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设每12小时和36小时为一个舆情处置周期,这样每个阶段都有8个舆情处置周期,再分别将政务微信各项响应耗时和止损耗时换算为响应周期和止损周期,再用总的8周期分别相减,得到的数值则表示相应的处置效率。若响应周期和止损周期为b和c,分别设响应效率值为y,止损效率值为z,则y=8-b,z=8-c。那么,设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跟进效率指数为R,则R=x+y+z。

如表8所示,若政务微信跟进效率指数为负数,表明政务微信对公众议题的跟进不及时,舆情风险积压以致舆论态势危急。若该指数在0~3之间,表明政务微信在舆情处置阶段的最后一个周期完成了议题跟进和舆论引导,舆情处置效果较差。若该指数在3~21之间,表明政务微信在舆情处置阶段的中间6个周期内完成了议题跟进和舆论引导,舆情处置效果差强人意。若该指数在21~24之间,表明政务微信在舆情处置阶段的最初一个周期完成了议题跟进和舆论引导,舆情处置效果良好。此外,政务微信跟进效率指数等于24是理想情况,该值可以无限趋近于24,意味着政务微信的跟进效率更高,处置效果更佳。

表7 政务微信跟进效率指数模型说明

表8 政务微信跟进效率指数评估等级

图3 涉“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议题发文量时间分布

在“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案”中,从发文的时间分布上看,虽然事件在政务微信中的传播量总体不大,但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出事件发展的轨迹。话题热度主要集中在2月份且持续半月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舆情呈现递减趋势,随后进入接近一个月的舆情蛰伏期。由于三月份又发生类似事件,相关舆论再次回潮,而政务微信也不失时机地在此期间发文,进行舆论疏导。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发生时间是在1月29日,而政务微信最早涉及相关议题的文章发布时间是在2月1日,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用该指数模型评估政务微信对“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案”的跟进效率,可以得出:

表9 “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中政务微信跟进效率指数计算

在“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中,政务微信的应对效率指数X为-5.1,响应效率指数Y为1.25,止损效率指数Z为14.6,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跟进效率指数R为10.75。

从该评估结果看,政务微信对舆情事件的处置效率虽然总体滞后,但是并不影响其在舆情处置中的作用。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跟进效率随着舆情事件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后发优势明显,尤其是在舆情发展的高潮期和衰退期,其止损效率尤为显著。可以认为,政务微信在对公共议题跟进或处置舆情事件中,应该与其他更为“短平快”的政务新媒体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的跟进效率和舆情处置效果。

2.议题的舆情处置模式

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归纳和文本分析,可以将60篇相关文章按内容主旨分为7个大类,分别为:规则与责任(20篇)、公共安全(借势传播,20篇)、规则与责任(长尾传播,13篇)、法理分析(2篇)、国民性讨论(3篇)、辟谣(2篇)、事件还原(1篇),主要以前三大类为主。由此,可以看出,政务微信对“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这一突发性舆情事件的处置模式基本可以总结为“分而化之,主次分明”,在主议题基础上,通过设置多个二级议题来分化主议题,从而达到舆论疏导的作用。

图4 涉“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议题舆情处置模式

第一,定调事件性质,纠正议题偏差。

各大政务微信对“规则和责任”的呼吁成为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向,从正面直接回应事件本身,并给出官方态度,对事件性质定性。例如,微信爆文《我们同情的不是老虎,而是守规则却吃亏的另一方》被多个政务微信转发,借网络自媒体的文章传达官方态度,让议题引导的风格更自然和亲民,强化纠偏效果。

第二,借势创造分支议题,转移注意力。

多个政务微信通过“蹭热点”,设置“公共安全”议题,又分化出多个三级议题,成为舆论疏导的重要手段,以转移民众注意力,侧面化解主要矛盾。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公共安全”议题下涵盖了交通安全、金融财务安全、生产安全、旅游安全常识等多个三级议题,消减了负面舆情的传播动能。例如,多个政务微信转发文章《咬死他的其实是两只老虎,另一只更可怕!很多人不知道!》,用老虎比喻车祸,呼吁民众注意行车安全。

第三,回潮期延续长尾,持续把控整体舆情。

2月上旬的主要舆论方向得以在3月中旬的议题回潮中延续,官方统一口径扩大长尾传播效应,公共议题发展方向和政府指导意图得以贯彻和强化。例如,多个政务微信转发文章《老虎园子又有人下车,血的教训为何忘在了脑后?》,在舆论二次回潮中定调,将对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呼吁转变成主流声音,从而成功实现对整体舆论的有效把握。

第四,及时发声辟谣,清除谣言滋生根系。

一般来说,舆情发酵时间越长,谣言滋生的概率越高。如果加上舆论蛰伏期,此议题的讨论时长达一个半月,其中有两则分别发生在2008年和2014年的旧传言变成了2月上旬舆情发展期的新谣言,但是“丹阳发布”和“成都发布”及时发文辟谣,避免了谣言对舆论的负面影响。

三、政务微信对政务创新的作用和应用困境

(一)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下政务微信对互联网化政务创新的作用

1.技术工具层面

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公众营造了在网络上自由表达的应用场景,并促使该群体公共利益维护意愿日益增强,倒逼政府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应对,尤其是诸如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成为政府创新职能转变的最前沿。政府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府将“自我监督”转变为“政务透明”,强调民众对政府政务的监督权和知情权,鼓励民众参与公共议题和民主协商,促进政务公开。第二,政府将“科层结构”转变为“扁平结构”,使得政府组织形式发生显著改变,塑造适应于互联网生态的政府组织形式,提升政府组织内部沟通效率。第三,政府将“官僚主义”转化为“民本主义”,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对社会和公众的回应、反馈、服务和满足,矫正官僚作风并防控寻租风险,培育政府、社会、公众三方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

2.思维理念层面

中国互联网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潮的来临,产业边界消亡正对经济基础进行重构,也猛烈冲击着政府的传统行政管理理念。政府对政务微信等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正加速行政管理理念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府将“开放共享”转化为“开放政府”,努力将绩效激励、战略管理等企业工具用于政府组织的内部优化,同时扩大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互惠共享;第二,政府将“用户至上”转化为“公仆政府”,鼓励政府对公共服务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重视群众满意度、认可度、美誉度以及自身公共形象维护;第三,政府将“平台思维”转化为“有限政府”,借助各种互联网技术搭建一站式在线便民服务平台,将政府更专注于公共服务,从而整合政府职能,提升执政水平和服务质量。

以上论述反映了互联网背景下政务创新的四个趋势:第一,从统治走向治理。第二,从人治走向法治。第三,从管制走向服务。第四,从全能走向有限。⑤作为互联网化的政务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务微信正依托其强社交性、高内容内化率、一体化服务能力等优势,将治理型政府、法治化政府、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二)组织传播视阈下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推进的两个困境

1.政务微信应用情景下民众身份重叠带来的身份焦虑

如果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互联网经济崛起视为政府和企业两种社会组织的共振驱动,那么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放在组织传播的视角下审视则更为确切。目前,政务微信是政府组织推进”互联网+政务”工程建设的强力抓手,但这样一个非盈利属性的组织传播渠道是嫁接在企业的社交平台上的,这样就带来民众身份的双重性质:用户之于企业,公民之于政府。民众身份的双重性质从组织传播的角度解释了第一节由公共邻域理论阐发的政务微信的现实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是互联网语境下的身份焦虑。

社会学者戈夫曼认为,身份是一个动态的、弹性的、流动的概念,因为人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互动对象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自我呈现。身份焦虑和身份错置正在阻碍公众在政务微信中的自我呈现,公私邻域带来的不同身份性质同时存在于相同组织个体,这些个体也在统一的传播渠道中表达,因而个体身份认知模糊和信息分发困境或许是阻碍公共议题在政务微信中的推进的最大因素。

2.政府运用政务微信的两个“鸿沟”

此外,政府组织在政务微信中的传播行为和信息带有鲜明的区域性,主要表现为舆论反馈和组织管理上的“鸿沟”。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政务微信事业发展存在不均衡和不充分两个特点。

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舆论对公共议题的讨论程度,呈现出显著地东西部差异,“数字鸿沟”⑥特征明显,这说明政务微信发展在地域上存在不均衡。

另一方面,有的省市政务微信功能和运营已经非常健全成熟,如上海、河北等地区的政务微信,但有的地区的政务微信发展相对滞后,如天津、吉林等地的政务微信,这些并非西部地区的省市却未充分发掘政务微信的有利作用,侧面体现出组织管理上的“理念鸿沟”,这说明有的地区的政府组织还未意识到政务微信的强大作用。

注释:

① [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管理: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08页。

② 毛立红:《互联网+政府创新》,新华出版社2016年版,第73页。

③ 陈长松:《论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融合及影响》,《学术论坛》,2009年第11期。

④ Mark S.Granovetter,TheStrengthofWeak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no.6(May,1973).pp.1360-1380.

⑤ 毛立红:《互联网+政府创新》,新华出版社2016年版,第105页。

⑥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7页。

猜你喜欢
议题舆情政务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