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内涵、框架与实施路径

2018-07-05 10:09俞慧刚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化实施路径框架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利用课程的理念对社团活动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是提升社团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现代课程理论对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内涵做深入分析,厘清学科和活动的逻辑关系,科学建构了课程化的技术框架。同时,以浙江省优秀社团——工程造价协会为例,围绕“活动即课程”的开发理念和“促进职业素养提升”的课程目标,提出了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创新路径选择,包括职业技能的培养与社团活动直接课程化、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社团活动间接课程化、职业道德的渗透与社团活动思政课程化。

[关键词]专业型社团 课程化 内涵 框架 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俞慧刚(1982- ),男,浙江海宁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12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工程造价协会为例”(项目编号:2018SCG287)和2018年度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项目“校企合作‘滚动式人才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3-0107-06

专业型社团是由一批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共同兴趣爱好,依托相关专业学科组建而成的学习型组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专业型社团以其与专业相结合的特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但由于政策、环境、定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社团整体运行方案缺失、活动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和成效考核评价机制不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和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界普遍认为,社团活动课程化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综观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课程化的问题和对策做泛化分析,鲜有文献专门针对专业型社团活动如何课程化进行系统论述。因而,本文以专业型社团为研究对象,剖析课程化的内涵、技术框架和实施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课程化建设提供可以参考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一、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内涵

现代课程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为社团课程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学者们在课程概念和内涵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即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具体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传递人类的既有经验,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但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活动课程则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导去获取直接经验,尤其强调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关联性和系统性。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与学科课程之间共同成为一对具有并列、互补和逆反等动态辩证关系的学术概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决定了社团课程化必然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创新,它是把原先相对分散的各学科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有机组合和表现出来,并最终形成一门活动课程的过程。

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是社团课程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把专业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整合成课程模块,科学地设计活动目标、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并进行记录换算,最终将社团活动体现为学生学分的一种运作模式。本质就是利用课程的理念对活动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把社团的发展和活动纳入学校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社团不再只是以自我管理和社团联合会管理为主的“民间组织”,而是由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在活动方案的制订、活动的组织开展、活动的评价考核等方面遵循学校教学和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社团的组织管理更加规范化,社团的专业指导更加常态化、具体化,社团活动的开展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必须牢牢把握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和社团的本质属性,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以心理发展为脉络、以素质提升为根本的基本路线。同时,又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剖析和领会新时期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丰富内涵,是实施社团课程化建设的首要前提。

二、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技术框架

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着力点在于“课程化”,而有效实施“课程化”的关键在于厘清学科和活动的逻辑关系,科学建构活动课程的框架体系。从技术层面来说,该框架体系既应该严格遵循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要求,同时又必须反映出社团活动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基于上述分析,经归纳演绎,得到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由该技术框架可知,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包含课程目标、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四个层面的内容准则,其前后关系充分体现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规律,指明了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对实施社团课程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思想指导和方向定位,内含“活动即课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课程建设目标两层含义,旨在通过对社团各项活动的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使学科知识和专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得到拓展与延伸,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激发,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新时代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

(二)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参考依据和行动准则,包含课程标准和技术文件两大内容。课程标准是规定整个课程运作活动与过程规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可以供教育教学者遵守和反复使用,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和秩序。从课程运作过程来看,课程标准整体结构应该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而技术文件是对每一项专业活动行动规則的细化,它对具体活动的开展具有规范指导作用。

(三)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是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关键环节,其包含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进度计划决定了课程实施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活动内容的设置应该围绕职业素养的提升研究界定,并在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然后,按照学生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采取以赛促学的方式科学组织各项活动,提高活动开展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各项活动的实施必须制订可靠的进度计划,以确保其围绕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协同递进地开展,最大限度地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互补互融。

(四)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对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结果的综合评定,包括考核方式的确定和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营造完全竞争、公正有序的良好竞争环境。考核形成的结果用于课程学分的给定,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等奖惩评价的依据。因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既是对课程化实施情况的必要总结,也是社团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保障。

三、高職院校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分散的学科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以实现“活动即课程”的开发理念。虽然不同的社团有不同的学科依托,但是课程化遵循的技术框架却是基本一致的。课程化的最终目的是把社团活动打造成一门活动课程,系统地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浙江省优秀学生社团——工程造价协会作为试点,围绕新时代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目标进行了大量的课程化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新路径,如110页图2所示。

(一)职业技能的培养与社团活动直接课程化

1.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根本的课程技能模块的确定与整合。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掌握的独特且不易被模仿的专业能力,此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工程基础训练和综合运用实践两个平台作用的发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是浙江省特色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能力:定额测定与编制能力、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工程招标与投标能力、工程结算与支付能力,对应设置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共有五门:房屋构造与识图、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建筑工程定额计价、建设工程计价、施工合同与索赔。按照学生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根本,对五门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分别进行独立的整合,最终形成前后衔接、螺旋递进的五大工程造价核心技能模块。经研究设立的五大模块为: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定额的编制与应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工程款结算与索赔。

2.集培训、研讨和竞赛为一体的新型社团竞赛活动体系的构建。社团活动直接课程化,即研究如何把五大工程造价核心技能模块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根据模块活动得分认定是否给予学分的方式。考虑到社团成员年级、专业和学识等方面的差异,每一模块通过培训、研讨以及竞赛相集成的方式组织开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以五大核心技能模块为基础,打造了识图大赛、定额应用大赛、工程计量与计价大赛、模拟招投标大赛和索赔案例分析大赛五大专业品牌活动,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支撑。以识图大赛为例,首先邀请社团专业顾问针对识图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框架性要点给予社团全体成员短期培训,然后开展持续一周的基于蓝墨云班App的主题研讨,最后举办实际工程案例的识图大赛,由此形成集培训、研讨和竞赛为一体的新型社团竞赛活动体系。

3.社团系列竞赛活动实施的考核评价与直接课程化学分制改革。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其进行科学的量化考核评价则是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基本前提。针对五大专业品牌活动组织实施的现状,社团研究制定了完善的考核管理办法,配套了相应的学分认定机制。活动考核以参加培训(4学时、分数占10%)、研讨(8学时、分数占20%)和模块技能竞赛(4学时、分数占70%)的具体情况评定成绩。总共五个模块,每个模块16课时,设定0.5个学分。一学年五个模块按先后顺序围绕课程体系的设置阶段性完成,只要参与了对应社团活动就等同选修了相应课程模块。学生可在大学在校阶段修完全部模块,获得全部学分,也可以选修部分模块,获得相应学分。

(二)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社团活动间接课程化

1.以实际成果为导向的实践创新课程素质能力模块的确立。成果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正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刚好符合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三大转变趋势,其实践创新课程素质能力模块应该以实际成果为导向来研究确定。根据国家对新时代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从业人员的最新素质要求,并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实际,社团拟定了专利申报、论文写作、创新项目和实际工程等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在社团专业顾问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持续改进来完成上述目标。

2.以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为目的的社团活动平台的搭建。社团活动间接课程化即研究如何通过社团活动获取相应的学习成果并折合为具体学分的方式。创新性学习成果的获得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更加关注学生的高阶能力,如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信息能力,要求学生能从解决固定方案拓展到解决开放问题,需要将学生置于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良好环境之中。为了营造这样的环境,社团系统地打造了专利周活动、工程造价论坛、科技创新节和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等社团活动平台,从专利的申报辅导、论文的选题撰写、科研创新项目的立项申请到实际工程项目造价工作的执行等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创新成果孵化新机制。

3.社团系列实践创新活动的考核评价与间接课程化学分制改革。成果导向决定了对社团系列实践创新活动的考核评价关键在于评定最终学习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四种不同类别成果的工作量大小和实现难易程度,社团分别拟定了合理的分值分配标准,经折算后可得相应的附加学分。专利视其类型为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分别折合1学分和2学分;论文视发表的期刊档次为普通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分别折合1学分和2学分;创新项目视其级别为校级、厅级或省部级,分别折合1学分、2学分和4学分;承接的实际工程造价业务视标的物金额大小给定学分,1000万元以下折合1学分,1000万元~5000万元折合2学分,5000万元以上折合3学分。以上成果均须学生为第一完成人。

(三)职业道德的渗透与社团活动思政课程化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职业道德素质模块的建立。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优秀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职业道德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作为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从业人员,还应遵循行业的从业要求和规范准则。根据建设部75号令对造价工程师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具备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依法办事,保守机密,保证执业活动成果的质量。因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团课程化职业道德素质模块可以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依法依规和公正守密四个方面予以界定。

2.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社团活动的路径选择和清单目录的构建。社团活动思政课程化即研究如何使职业道德素质模块渗透进社团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中并影响最终学分制考核的方式。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应体现在社团活动的点点滴滴之中。围绕职业道德的培养,社团设立了“指导教师见面会”“我的专业与梦想”主题讲座和“诚信是立身之本”演讲比赛等系列显性教育活动,同时制定了工程造价协会职业道德清单目录,对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规范问题予以明确框定,如无故不参加活动、比赛作弊、弄虚作假、泄露机密以及损人利己的行为都作为道德底线,以约束每位社团成员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公正有序的社团环境。

3.依据职业道德清单目录的考核评价与思政课程化学分制改革。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基本的素质品行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量化评价一个人的职业道德高低却非易事。社团课程化要求对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价坚持引导为主、鞭笞为辅的基本方针,即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升华职业道德,同时又必须严格按照职业道德清单目录对照分析每个社团成员的具体行为。若学生出现违反职业道德清单目录、触碰道德底线的违规行为,取消课程学分认定资格和一切评优评奖机会。这充分说明职业道德的思政课程化在学分制改革中具有一票否决权。

从工程造价协会课程化建设的路径中可以看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总目标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中,职业道德是基础,职业技能是核心,创新能力是进阶,三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共同决定着社团课程化的定位和方向。课程化的过程始终坚持“活动即课程”的开发理念,使每一项活动融入课程建设并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化的运作始终坚持以课程标准和技术文件为指导,按照规范标准严格执行。课程的组织开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运行方式,使学生干部成为每一项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使社团成员成为每一项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课程的最终考核始终坚持思政课程化、直接课程化和间接课程化的有机结合,使考核结果能全面客观地反映社团成员的实际参与效果。

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和多部门的协同才能顺利完成。一要搭建教务和学工系统密切合作育人的平台,由教务放权给学工一定权限实施课程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二要建立社团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办专业活动的育人模式,把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融入社团活动之中;三要由社团所在院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担任社团顾问的积极性,配套相应的工作业绩考核激励机制;四要按照课程化要求改革社团组织结构,把工作职能合理化分工到不同的部门和学生干部身上;五要结合社团其他奖惩措施,有效激发社团成员的参与热情。只要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动、多举措并举,定能将专业型社团活动课程化做实做细,使专业型社团发挥更好的育人效果,并形成可复制性的经验向其他专业型社团推广,为高职院校社团发展开创新局面,也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帆,夏之晨,许庆豫.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功能的优化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

[2]俞慧刚.立足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专业型社团建设[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 (1).

[3]曹娟.高校大學生社团课程化建设问题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4]彭巧胤,张科.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6).

[5]周小骥,侯盛炜,秦晶.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7]徐财龙.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时代内涵、价值与培育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2).

[8 何玉海,王传金.论课程标准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12).

[9]李维维,唐旭东,吕全忠.应用型工程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10]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猜你喜欢
课程化实施路径框架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