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晓明,高晖
(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 300042)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风团和红斑。通常认为荨麻疹发作持续6周或6周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多数CU患者病因不明,病程较长,且易于复发。临床上治疗CU方法较多,但是对缩短病程及减少其复发效果尚不理想。目前临床实践中,为增强治疗效果多采用联合用药。研究证实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治疗CU效果确切[1-2]。笔者在临床上观察到采用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CU较肌肉注射该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现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受试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门诊治疗的CU患者。入选标准:①CU临床诊断明确,就诊时可见风团,且入选前1周发作次数≥3次;②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③自愿参加本试验,能定期复查者。排除标准:①对试验药物成分过敏者;②近4周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③抗组胺药停药时间<2周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患有严重心肝肾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患者。
共入选CU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A组)和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B组)。其中A组54例,男25例,女 29例,年龄 18~52 岁,平均(34.6±8.3)岁,病程 6~24周,平均(11.6±7.3)周;对照组 52例,男 20例,女22例,年龄 18~50岁,平均(33.8±9.1)岁。病程 6~24周,平均(12.9±7.1)周。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组(A组)取双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1 mL,1次/周;肌肉注射组(B组)卡介菌多糖核酸臀部肌肉注射1mL,隔日1次;2组均口服依巴斯汀10 mg,1次/d。2组疗程均为4周。嘱患者治疗期间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
1.3 疗效观察与评判标准 分别于治疗1、2、3、4周评定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记录不良反应。根据文献[3],观察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量进行评分,见表1,上述3项评分相加为总积分。SSRI=(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根据SSRI判断疗效,痊愈:SSRI为95%~100%;显效:SSRI为 50%~94%;好转:SSRI为20%~49%;无效:SSRI<2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本组总病例数)]×100%。
表1 CU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运用SPSS18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运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对比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2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疗效比较见表2。治疗后1周,A组有效率为75.93%,B组有效率为51.92%。运用χ2检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起效快,疗效优。治疗4周后,A组中痊愈31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7.04%;B组中基本治愈26例,显效1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有效率73.08%。运用χ2检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组疗效更为确切。
表2 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组和肌肉注射组治疗CU的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初期分别有A组6例,B组7例出现轻度嗜睡、头晕,考虑与同时服用依巴斯汀有关,患者可以忍受,1周后症状均缓解。
2.3 复发比较 将患者停药4、8周后症状体征评分较停药时增加3分以上者定为病情复发。对2组痊愈和显效的患者进行随访,停药4周后,A组中有4例(8.51%)病情复发,B组中有6例(15.79%)病情复发;停药8周后,A组共有5例(10.64%)病情复发,B组共有9例(包括之前6例)(23.68%)病情复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U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易于反复,发作时瘙痒明显,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4]。目前临床常用抗组胺药治疗,短期疗效尚可,长期疗效欠佳,多数患者一旦停药,病情很快出现反复。近年来研究发现[5],CU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现象,其中免疫失调特别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比例失衡可能是变应性疾病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始动因素。当Th2细胞数目增多和(或)亢进时,大量产生IL-4,后者可使IgE合成和分泌增加,导致Ⅰ型变态反应。由于抗组胺药理作用单一,对机体免疫系统紊乱的调节作用较弱,因此,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疗法治疗CU[6-8]。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在临床中应用日趋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1-2,9],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于治疗CU确有疗效,能够缓解临床症状,特别是能减少疾病的复发。其机制包括:①本注射液中含有卡介菌菌体多糖、核酸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够通过调节机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而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降低机体对抗原物质敏感性;②本注射液能抑制Th2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促进Th1细胞功能,即能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失衡状态;③本注射液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也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IgG抗体,竞争性抑制肥大细胞膜上的IgE受体,起到抗过敏作用。
目前临床上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多以肌肉注射为主,2~3次/周,甚至隔日1次,疗程往往达3个月之久,多数患者常常无法坚持,造成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使该药的应用受到限制。有必要找到一种更为简便易行的方法。
祖国医学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有独到的认识,治疗方法丰富,其中包括穴位注射疗法[10]。该方法是在穴位或特定部位注入药液(或注射用水、自血等)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综合了穴效、药效两大效应,使临床疗效得以大幅提升。中医理论认为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具有健脾胃以补后天之本,益气血之源,运化水湿之功效,能够“强壮身体,预防疾病”此外还有活血化瘀,泻热解毒的作用。曲池穴为手阳明经之合穴,具有祛风清热解毒,解表散邪之功效。“无风不作痒”,曲池穴为止痒、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病之要穴。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时间较长,尚可增强与延续穴位治疗效能[11-13]。
总结各家治疗经验,笔者采用双侧足三里穴、曲池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的方法对CU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1周,穴位注射组有效率为75.93%,肌肉注射组有效率为51.92%。经χ2检验,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注射组起效快,疗效优;治疗4周后,穴位注射组有效率为87.04%;肌肉注射组有效率为73.0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穴位注射组疗效更为确切;疗程结束对2组中痊愈和显效的患者进行随访,停药8周后,穴位注射组共有5例(10.64%)有风团、红斑、皮肤瘙痒症状复发,肌肉注射组共有9例(23.68%)病情复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证实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较肌肉注射不仅用药次数少(1次/周),药量少(1 mL/周),且起效更快,疗效更确切,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该方法是治疗CU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 徐贤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病杂志,2006,206(8):697.
[2] 冉从荣.依匹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30(2):35.
[3] 郭韫懿,钱季鑫,汤青,等.复方地肤子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4):254-256.
[4] Parronchi P,Brugnolo F,Sampognaro S,et al.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onset of allergic disorders[J].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00,121:2-9.
[5] Walsh GM,Ammumziato L,Frossard N,et aI.New insights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s[J].Drugs,2001,61:207-236.
[6] 陈洪晓,荆鲁华,刘卫兵,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5):加页1-2.
[7] 田涛,袁菲.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4):327-328.
[8] 何丽慧,余玲玲,陈金春.西药联合免煎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3):166-167.
[9] 蔡力,张孝友.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2):161-162.
[10]焦云霞,段月娥.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荨麻疹[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6):15.
[11]卢秀仪,陈倩雅.西替利嗪加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17,11(5):7-9.
[12]张剑,邓永琼,杨茜,等.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8):28-29.
[13]周一敏.游走罐结合自血加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17,36(1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