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前,中国进入了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终端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的态势。如今,未成年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得他们早早地使用互联网了解知识。然而,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还不够成熟,心智还不健全。他们极易被互联网中错误的,暴力的甚至违法的信息所影响,造成他们走上犯罪的歧路。与此同时,未成年人往往受到父母极大地溺爱,并且学校的法治课程体系相对落后,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认识。本文简要分析了从家庭与学校角度提出网络时代下解决校园暴力的策略。
关键词 校园暴力 网络犯罪 刑事责任 社区矫正
作者简介:徐轶凡,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084
一、校园暴力现象的概述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趋势不容乐观,并且从传统型的暴力犯罪,进一步延伸至网络,通过言语暴力,传播施暴视频等对被害人的名誉与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湖南永州市一女初中生遭女同学轮流扇耳光、江西永新的多人围殴女生事件。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今的校园暴力已经日趋低龄化,暴力化,行为上成人化,并且充分利用网络加以传播,对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并且,事后对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未能落到实处,并且许多暴力犯罪因行为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免于处罚,造成社会的极大关注。从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校园暴力的调查报告显示:校园暴力在我国时有发生,但是情况复杂,违法与犯罪交织,且多数事件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加之目前缺少统一的事件报告、统计制度,导致难以了解我国校园暴力发生的真实情况 。这一定程度说明我国针对校园暴力这一典型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依旧较多。
二、从家庭角度看校园暴力现象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形成对事物判断正确与否的能力、对事物的辨别能力的养成与引导具有及其重大的作用在现今社会,我国许多家庭广泛存在着教育宗旨和理念出现偏差与错误的问题。一些家庭对自己的子女过分溺爱,对子女犯下的错误给予无限度的包容,导致他们形成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可以被原谅,任何人都应该以他为中心的错误观念。有一部分家庭,父母工作繁忙,忽视对子女教育,只给予在衣食住行上的物质保障,对其所作所为不闻不问,使得他们形成了行为极端自由的习惯并且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所影响。这两种教育方式形成两种极端,其共性是让未成年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法理,合乎道德一无所知,形成了以自己的意志与想法作为唯一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的错误思想。
结合上文所述,让家长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培养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沟通。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父母与子女沟通的重要性。许多父母大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有极好的物质条件,他们中也不乏独生子女,也受到了他们父母的极大地关爱。许多父母如今沉迷于手机聊天,出门聚会,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疏忽的。
因此,应该鼓励父母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近阶段碰到的困惑与疑问,并加以解答,进行适时引导。要积极与孩子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形成最基本的是非观,了解到什么行为应该做,什么行为不应该做。要努力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融入孩子的世界,不能仅仅依靠生硬的提出要求作为沟通的方式,而是应该注重孩子的自尊心,开诚布公,平等对话。古语云:“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身体力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倘若父母在工作中就通过巧取豪夺,你争我抢的方式取得自己职业上的成功,这会对孩子价值观的培养形成巨大的偏差,造成他们以后解决问题时更偏向使用暴力而非和平解决。
家长是一种角色,也是一种职业。然而这种职业却并没有其他职业那样的培训上岗,只用通过亲身实践总结经验。因为家长的教育背景,个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的程度也不尽相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现在显得愈发的重要,因此,开设家庭教育学校显得迫在眉睫。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我国实情,应由政府或学校出资举办家长培训学校,邀请优秀家长代表讲述亲身教育经验,邀请专家介绍科学教育方法,邀请司法工作人员讲述忽视家庭教育带来的恶果。从多角度,多方面,形成系统的家长培训体系与课程,从而杜绝上文所述的溺爱,放纵,家庭暴力等错误家庭教育方式的出现,有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从学校角度看校园暴力现象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与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对未成年人身心塑造具有极大影响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是学生处于形成正确对社会认知、对行为正确与否判断的关键时期。但学校教育理论与手段与时代脱节,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目前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一定责任。
但一直以来的中国式教育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一味地强调升学率和就业率,忽视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和法治教育 。以上海市郊区某公办小学为例,该校的思想品德老师皆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这种行为直接的后果就是老师对如何进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熟悉,只能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也索然无味。在初中阶段,上海地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考试仅作合格要求,并且为开卷考试,从学校领导到学生对思想品德并不重视,学生在课上做主科目作业,主科目老师占用课时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与此同时,学生容易被网上充斥着的暴力,不健康的信息所影响,更加上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年少气盛的阶段,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极易上升为校园暴力事件。
班主任是学生品德教育、智力教育的综合管理的首要负责人。这要求他们用耐心与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然而,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班主任往往以简单、粗暴而缺乏科学耐心的手段教育学生。对犯错的学生加以严肃的批评,并且时不时以告知家长,学校处分作为要挟更有甚者直接采取人身攻击的方式。这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极大地损害,但与此同时,他们往往能从殴打,欺凌弱势同学中获得自尊与满足。班主任的行为更加促使他们走上一条犯罪的不归路。学校思政教育已经落后于时代,对现今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不熟知,这也是近年来校园暴力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在解决校园暴力这一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专业敬业、乐于奉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不可缺少的两股力量,是阻拦校园暴力出现的第二道过滤网。
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对于事物判断的能力,形成对事物判断认知的课程,应该受到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一致重视。从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更要侧重于听取一线教师与学生的意见,使得教材的内容接地气,让学生有认同感,这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要坚决保证思想品德课程的课时数量,专业教师数量,坚决反对随意占用思想品德课程,或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的情况。这是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在保证课时量的情况下,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尽量的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让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中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实施有效方案,充分地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另辟蹊径寻求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新方式 。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例如组织学生旁观法庭庭审,培养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识,组织参观少管所,以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课外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接地气,有特色的语言与形式让学生不自觉中接受了法制教育。因此,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育方式,并且充分利用网络时代下新媒体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解决校园暴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学生对思政工作者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一位资深的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在课上做的调查即可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政治课不应空洞说教,他们喜欢幽默风趣、活泼睿智的政治老师,他们希望政治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形式新鲜活泼、关注社会现实,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动”起来 。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第一线的班主任,应定期开展各个层面的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甚至是学生家长等开展班主任理论与实务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资历较深的班主任更应参加,将传统的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抛弃,形成新时代下科學的学生管理体系。鼓励班主任积极与学生进行除学习以外方面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将校园暴力扼杀在萌芽之中,并及时与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对接进行心理干预。针对团委,少先队工作的教师,应大力发挥团干部,队干部在学生中的作用,为同龄人做榜样,鼓励他们深入同学之中,做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形成有效的沟通与危机处理体制。
四、结语
校园暴力问题是阻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本文简要的从概述,原因,解决措施论述了如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相信只要家长,学校,形成合力,扭成一股绳子,以整体的力量解决校园暴力及其深层次的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校园暴力问题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完善制度,注重实践,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的权利必会得到保护,青年必将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注释:
沈亮、杜国强、冉容、赵俊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校园暴力案件的调研报告.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21681.html.2016-06-02/2016-10-01.
梁志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暴力问题的干预对策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5.
李凯.从校园暴力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河南大学.2015.
邱路卫.痛并快乐着——政治教师的苦与乐.思想·理论·教育.2005(6).29-31.
参考文献:
[1]韩刚.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家庭因素.复旦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