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兰 段曼
“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
这里就是江城四月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过的地方。在建设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浩荡大潮中,它的面容沧桑巨变,它的故事精彩更迭,至今仍未落幕——它的名字叫青山。
这天,总书记在青山青和居社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论断振聋发聩;今天,让我们走近青山,走进青和居,看它书写强基壮骨、为人民谋幸福的时代答卷。
起笔——从棚户区到新家园,谁在引领“蝶变”
1955年2月,新中国第一号国家大型企业在苏联专家认定下选址青山。作为强国壮基的重要棋子,它点燃武汉新一轮建设现代工业文明的炉火。长江之滨,荒五里崛起红钢城。来自五湖四海的10万“青山人”在这里安营扎寨。
50年光阴荏苒,曾经承载着梦想和荣光的棚户区,低矮破旧,雨天漏水,电线裸露在外,居住功能基本丧失,甚至极不安全。
带着建设生态宜业宜居新青山、建设青山绿水红钢城的初衷和决心,2006年,青山区打响了棚户区改造攻坚战。
2015年底,为进一步解决棚户区困难群体住房问题,武汉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青和居诞生。
谈起新生活,“苦”了半辈子的老棚户、80岁的喻望香老人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激动地说:“现在生活得很幸福,我要再活20年!” 她的肺腑之言,道出了青和居社区很多老人的心声。
“幸福”的背后,是各级党组织忙碌活跃的身影。
青和居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较为集中,“吃饭难”的问题突出。为此,青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工人村街办事处联合社会组织,将“好味到”食堂开到社区里,并在临近社区设置配餐点,半径辐射整个工人村街,让居民花10元钱就享受到健康卫生的就餐送餐服务。
工人村街党建办主任刘丽菲介绍,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他们仅用4个月时间建成了新时代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并为大学生创业者量身打造了 “微创谷·青年主题社区”。
安居宜居还要宜业。青山充分利用青和居社区大学生创业公寓优势,完善虹蔚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建设,吸引活力强品质优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人才入驻。一批产业新、前景好、后劲足的科技企业汇聚青和居。“老”和“新”在青和居和谐共生,彼此依存。
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领导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作为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完善基层治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棚户区到安居宜居宜业的新型社区,党旗飘扬,青和居加倍“蜕变”。
运笔——从“邻避”到“挽臂”,红色引擎“事事上心”
“小周啊,我腿疼,快来快来,我要去医院!”
“小蒋,我的午餐什么时候送来?”
15分钟后,网格员周强和党员志愿者蒋咏梅就出现在了80岁的独居老人郜爹爹面前。蒋咏梅照顾郜爹爹吃饭,周强打电话联系医院。
郜爹爹与社区群干关系如此亲密,缘于青和居社区的“天天敲门组”。
由于青和居社区居民构成较为复杂,有居民甚至戏称其“五毒俱全”:老年人多,低收入群体多,还有吸毒刑满释放人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越是问题多的社区,越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青山决定尽可能把民生服务事项和服务队伍向基层下沉,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支部为依托,以党员为骨干,组建覆盖社区所有网格的“天天敲门组”,引导居民、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治理。
敲开门,知民情、解民意,“天天敲门组”敲开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莫开门,现在坏人和骗子多!”同很多“避世”的老人一样,一开始,“天天敲门组”去敲汪砚明爹爹家的门,并不顺利。为消除汪砚明爹爹的疑虑,“天天敲门组”打听到他的孙子上学遇到一点麻烦,遂主动与附近学校对接,帮他解决了孙子上学难题。现在,汪爹爹放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主动加入了“天天敲门组”的助人大军。“天天敲门组”成员姓名、电话统一张贴在每栋楼下。谁家有点什么急事,动动手指就能找到“组织”。
在日积月累的“笨”实践中,“天天敲门组”还摸索总结出了“敲门18法”。“敲门也要专业,才能获得居民信任!”社区副书记刘玲笑言。
如今,“天天敲门组,敲开幸福门”的口号在社区几乎妇孺皆知。大到电梯维修、消防安全,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事小事在“天天敲门组”的协调下,一一得到解决,青和居社区更加和谐稳定。
落筆——从冗杂到精准,为民服务没有“天花板”
“我腿又痛了,快痛死了,你们快点过来看看啊!”打电话的是郜爹爹。刘玲说,青和居社区群干、“天天敲门组”等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接到他的电话。
“有时候我们过去一看,他的腿并没事,因为孤独无法排遣才有意打的电话。后来,我们就经常轮流去陪他聊天。”刘玲介绍,在青和居,独居老年人残疾人等脱离了过去“出门就是熟人,处处点头招呼”的邻里模式,开启“回家关门闭户,左右邻居谁都不认识”模式,老人们不适应,情感上需要慰藉。
这些老人的需求提醒了社区党组织,社区事务本身冗杂,但唯有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才能把获得感和满意度做到群众心坎上。
“大碗茶”应运而生——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楼设置免费大碗茶吧。它贴合居民文化心理,将居民吸引聚集到这里来。久而久之,老人们与社区群干、社会组织等社区工作人员,彼此之间成了“熟人”。一碗茶效应不容小觑。
2017年9月,对于熊望娣和任初芬两位老姐妹,是特别的。因为眼部残疾,身体不便,搬进青和居后,她们虽然近在咫尺,隔着一条马路,却无法相见。这一天,“天天敲门组”扶着任初芬敲响了熊望娣家的门。圆了梦的她们,笑容重新浮现在脸上。
除了老人,在青和居,几乎每个群体的诉求都“有所呼”“有所应”——“微创谷”旨在打造工业风的青年主题社区,为青年创业工作提供聚会娱乐生活平台;接送孩子有困难的家庭,只要联系社区“四点半学校”,就有专业的社工带着孩子做手工、写作业,打开“青山四点半学校”微信公众号就能知晓孩子状况……
有人说,商业产品有生命周期,但是用心服务没有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