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认识研究

2018-07-04 11:41杜金金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建设

杜金金

摘 要: 近五年来,国内学界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方面对建设新型城镇化展开研究: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主要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展开研究,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城镇化主要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及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展开研究,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则重点研究应采取哪些措施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新型城镇化研究在这三方面都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但仍需在扩大原有研究视野及在把握建设新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新型城镇化薄弱领域的研究,如拓展特定地区、不同学科背景及独特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8)02-0091-09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生态保护;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new-type urbanization;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people-oriented; ecological protecti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stract: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domestic scholars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focused on“what, why and how”:What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is?It mainly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Why we need to build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the predica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How to build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The new-type urbanizations research of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fruitful in the three aspects, but we still need to strengthen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s research of weak field on the foundation of expanding the original research vision and grasp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ituation, such as expanding the specific region, different disciplines background and unique views research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etc.

十八大報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我国要建设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在互动与协调中实现良性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为此,梳理近五年国内学界关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成果,不仅有利于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推动理论指导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的进一步开展。

一、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是什么”的认识

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是什么”,学者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关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研究,主要从一般视角和独特视角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关于新型城镇化特征的研究,主要从整体发展过程和具体发展内容探讨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一)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认识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低碳环保,追求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于每个学者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因而学者们关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论述既有共同点,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基于此,本文将国内学界关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大致分为两个视角,即一般视角和独特视角。

关于一般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学者主要从研究全局出发对新型城镇化下定义,即“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内容,以农业发展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信息化为牵引,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1〕,以集约低碳、绿色智慧为发展理念,旨在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可见,学者们关于一般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没有特定或具体的着力点,换言之,一般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就是学界研究关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共性体现。

关于独特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学者主要从研究的某一视角出发对新型城镇化下定义,且这些视角主要包括人本视角、生态视角、区域协调发展视角等。具体如下:第一,就人本视角而言,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将“城市的本性与人的本性相融合”〔2〕;将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将构建新型城市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相衔接〔3〕,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城镇建设的和谐共生。第二,就生态视角而言,新型城镇化应以追求低碳环保和绿色发展为理念,以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新城镇为发展目标,为此,我们需通过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建立低碳的城镇基础设施,形成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尽可能的减少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4〕。第三,就区域协调发展视角而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城镇农村一体与大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是促进农村区域全面转型的城镇化,是城镇与农村相互促进和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5〕。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视角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宋连胜是从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公共服务、居住区域、社会治理、人居环境优美六个方面阐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并指出这六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已成为规范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和推进建设实践的有益指导〔6〕。段进军、殷悦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的六个方面解读其内涵,即“从发展机制看,新型城镇化应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从发展阶段看,新型城镇化应实现由‘化地向‘化人的转变;从发展模式看,新型城镇化应实现由外生模式向内生模式转变;从需求层面看,新型城镇化应实现由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从发展空间看,新型城镇化要从‘非均衡型向‘均衡型转变;从发展目标看,新型城镇化应实现由‘一维目标向‘多维目标的转变”〔7〕。

(二)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特征的认识

关于新型城镇化特征的阐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得出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和建设过程的特征;另一方面,从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发展内容中得出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主体、建设本质、建设理念等方面的特征。

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得出新型城镇化具有以下特征:

(1)任务的艰巨性。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结构,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然而,这一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发现、破解各种社会困境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可见,建设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

(2)过程的协调性。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应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8〕;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9〕。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

(3)发展的阶段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也是不同的。如两阶段说包括“提高城市规模阶段、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阶段”〔10〕。而四阶段说认为,第一阶段指改革开放前,城镇化表现为低速度、低水平的发展特征;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起到20世纪末,城镇化表现为增长型、恢复性、传统型的阶段特征;第三阶段,21世纪头十年,城镇化表现为高速度、粗放型、滞后性的发展特征;第四阶段,十二五计划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11〕。

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发展内容中,得出新型城镇化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的多元性。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发挥社会多元主体的合力,且这些社会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市场、群众等。为实现多元主体建设城镇化的新路径,我们需“构建起政府主导统筹、政策规范引导、群众主体自愿、市场规则运作的城镇化稳健推进机制”〔3〕。

(2)本质的人本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初衷是为改善人们生活现状,归宿是使人们可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归根结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为目的”〔9〕,旨在让更多的人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理念的生态性。“新型城镇化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方式”〔12〕,即既要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又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倡导人们实行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10〕。

(4)市场的导向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市场在资源配资中由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以市场为主导比以政府为主导更能持续、有效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13〕。

(5)手段的创新性。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新型城镇化的發展应以创新驱动为手段,通过创新理念引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方式和路径,以促使我国走创新驱动的城镇化道路〔12〕。

(6)特色的凸显性。建设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将城镇化的一般建设原理和区域特色相结合,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城市建设必须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既要反映历史,体现差异,又要传承文化,体现特色”〔10〕,从而使新型城镇化在发展中更好的承担起传承与弘扬当地文化的责任。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就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周彦国、钱振水、王娜从六个方面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即实现人的“城镇化”、实现社会待遇的“平权化”、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均衡化”、实现生态环境的“优质化”、尊重地域空间的“差异化”、实现农村生活的准“城镇化”〔14〕。周冲、吴玲从规划科学、特色鲜明、以人为本、集聚效应、产城互动、生态环保六个方面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特征〔15〕。

二、关于我国“为什么”推进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对我国“为什么”推进建设新型城镇化,学者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关于建设新型城镇化必要性,学界主要从中国的国情、解决城镇化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三个方面指出应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步伐;第二,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遇到困境,学界主要从实践困境、认知困境、制度困境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对建设新型城镇化必要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由当前中国的国情、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决定的。

(1)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由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区域间经济、资源、人口等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平衡的一系列问题等现实国情决定的,如我国区域间自然资源和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流动规模和空间跨度大;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需解决各种问题,以使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形成一套有效措施,以从战略层面上谋划和推进新型城镇化〔9〕。

(2)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解决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出路。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仍需通过发展的途径来解决,首先,继续保持一定的城镇化速度是尽快改变城镇化滞后状态的需要;其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需要;第三,发展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各种问题等”〔16〕。总之,这些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境,仍需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解决。

(3)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其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使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但能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助于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加快推动公共服务的发展,以促使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16〕。第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互协调配合”〔9〕,不仅可以加快推进工业化道路的建设进程,而且也有助于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三,为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开发并学会运用先进的理念、技术、手段加快智慧性新型城鎮化的发展。第四,建设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实现国家现代化。目前,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向经济强国转型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第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使农村与城市共享改革发展创造的文明成果,共享社会已有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障碍,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6〕。

(二)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遇到困境的认识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困境的研究,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实践困境、认知困境、制度困境。

(1)实践困境,即在新型城镇化的实际建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发展难题,并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人们一味追求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度,忽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情况出现,加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等诸多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矛盾,使城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举步维艰。

第二,特别是一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滞后,如户籍制度限制过严、农民落户成本负担机制的欠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只重形式美观而忽视城镇基础设施实际需求、单一化的城镇交通运输方式、欠缺智能低碳的综合公共运输系统等问题的存在〔4〕,致使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无法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权利和自由。

第三,资金供给不到位阻碍了城镇化的建设进程。首先,一些地方政府无法为建设新型城镇提供充足的财政供给。“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逐步市民化需要建设大量的配套设施,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很大,财政收支难以达到平衡,有些矿业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加上矿产资源开采接近枯竭、银行贷款困难等因素,致使新型城镇化资金压力巨大”〔17〕。其次,部分地方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使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长效的金融支持机制;同时,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是以跟踪项目形式运行,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数量少且风险大,无法给予城镇化建设足够的金融支持〔10〕。

第四,在传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三农”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且这些问题仍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较低、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失调、城镇建设占用耕地影响粮食安全、农民土地利益得不到保护等问题,城镇化的土地需求不但会减少耕地,也会影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出,还会引起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进而增加社会对商品性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关注耕地保护和农产品的安全供给问题,不可因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置国家安全于不顾,否则就难以保障城镇化的可持续性〔18〕。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将可能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存在不合理、不协调的问题。如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体系发展不平衡〔19〕,区域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和层级发展不协调,导致出现诸多“城市病”问题〔20〕,加之由于城镇化发展规划的不合理性,使农民工进城受到当地政府的排斥,出现“半城镇化的问题”等等〔21〕,这些都严重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第六,当前城镇化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完善的问题。首先,当前一些乡镇的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对环境污染较大,这种非生态化的发展模式与当前我国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相背离,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当地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其次,某些地方政府为塑造“良好的政府面子”,完全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虽然经济总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却由于不合理、不科学的开发、利用城镇现有资源,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从长远来看,不但没有造福人民,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有损农民的切身利益;“最后,政府未能从宏观、全局上协调统筹产业的合理分布,而是盲目跟风,追求产业全面发展,造成产业趋同,发展内耗严重,最终导致区域间非一致性协调发展”〔22〕。

(2)认知困境,即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人们观念、理念的滞后,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首先,部分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某一领域的发展而忽视城镇的全局建设;其次,部分城镇在规划理念上,只着眼于短期考虑却忽视城镇的长远规划;再次,部分地区在最初进行城镇规划和设计时,只注重以往经验的生搬硬套却忽视当地实际情况〔23〕;最后,“由于政府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重视当地户籍常住人口与轻视维护农业转移人口权益的传统观念形成巨大反差,导致出现诸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城镇化的良性发展”〔8〕。

(3)制度困境,即新型城镇化在建设进程中,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首先,城乡二元户籍体制严重阻碍人口城镇化进程;其次,过度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制约城乡的协调发展;再次,多层级的城镇行政体制制约小城镇发展;最后,农村土地制度制约农村劳动者向城镇的转移〔19〕。裴玮、邓玲指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制度困境,首先,协同机制不健全,即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本身机制不健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机制不健全;其次,评价方法不科学,同时,评价体系也相互割裂,只注重对某一方面的评价,对二者协同推进的程度等方面评价缺失,而且,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与约束性差,评价结果与实际有较大差距等;最后,政策体系不完善,即为建设新型城镇化出台的部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配合,与既有的其他政策和法律难以协调,政策体系和政策合力尚未形成〔24〕。正是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阻碍城镇化的发展。

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城镇化发展的不彻底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也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如大部分农民在城市与乡村间处于“两栖”状态,这既不利于推行城镇化和发展农业现代化,同时也导致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此外,新进城镇居民和原居民之间不平等,促使城镇内部出现新二元分割,阻滞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融合。传统粗放式的城镇化,给新进城镇居民的社会融合带来消极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社会矛盾〔25〕。

三、关于“怎么样”推进建设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针对上述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相应的提出一系列解决途径或推进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经过梳理,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互动,即通过主体协作、产城互动、城乡协调、四化联动的途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首先,主体协作,即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和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市场机制,主要以市场的力量来引导要素合理流动和生产活动的有效集中,另一方面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9〕。

其次,产城互动,即促进产城良性互动,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又反过来推动产业化,旨在实现产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26〕。为此,我们应通过加强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和产业群的竞争优势,以为建设新型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20〕。

第三,城鄉协调,即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模式。我们要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旨在走城乡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9〕。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指出建设新型城镇化要不断完善实现城乡一体化所需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旨在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5〕。

第四,四化联动,即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同步发展。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我国农业人口庞大,向城镇转移的任务还很重,这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城镇的接纳能力,为此,我们应注重发展城镇工业和服务业〔19〕。总之,“四化”互动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我们应注重协调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农业化发展、工业化发展的关系〔27〕。

(2)健全保障,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充足的资金保障。第一,就制度保障而言,首先,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稳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其次,加快体制创新,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如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打破各级城镇行政等级化的治理结构〔19〕;再次,“完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和利益”〔27〕;最后,建立健全相关工作的制度、机制确保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的开展,使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工作可以有序推进〔28〕。

第二,就资金保障而言,政府应采取多样化措施,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为中国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27〕。

(3)科学规划,即加强城镇化的科学规划,提高城镇化建设管理水平。首先,需要编制发展城镇的总体规划,使城镇建设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其次,“要注意积极发展城市群、城市带,以大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或乡村的发展,使相邻城市和乡村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引导周边城市以及整个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再次,“围绕‘以人为本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提高城镇化的规划和管理水平”〔19〕。

(4)因地制宜,即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首先,依情建镇,即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通过“梯次搬迁和就地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26〕。就梯次搬迁实现城镇化而言,政府应注重城市功能的梯度发展,特大城市与大城市起引领作用;中等城市起支撑性关键作用;小城市和小集镇是城乡交流、城乡互动的第一结合点〔29〕。就就地城镇化实现城镇化而言,我们应做到五个注重,即注重规划引领,提升建设水平;注重产业支撑,关注人民利益;注重功能完善,加快城乡统筹;注重文化特色,做好结合文章;注重制度创新,保障城镇发展〔30〕。将梯次搬迁和就地城镇化有机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而言,袁坤指出当前各地多以地域差异来推进梯次搬迁,极少主张按年龄、搬迁愿望等来实现转移,我们应将梯次搬迁和就地城镇化有机结合,二者皆是中西部山区实现城镇化的有效路径〔26〕。

其次,凸显特色,即将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特色相融合,旨在发展具有浓郁地区特色的小城镇。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此,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因地制宜、坚持创新为原则,注重产城人融合发展,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镇〔20〕。

此外,朱鹏华、刘学侠从“路基”“路标”“路型”三个方面指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第一,新型城镇化的“路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法律、制度和政策供给;第二,“路标”,即新型城镇化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和融合的方向选择;第三,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及优势、城镇化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都会影响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路型”〔25〕。

上述研究主要是基于一般视角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协调互动、健全保障、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四大路径,除此之外,学者还进一步探讨独特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路径,如基于人本视角,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徐选国、杨君提出我国应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运作机制、实施路径和制度保障五个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3〕。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协调发展为目标,杨仪青认为可以从空间布局、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四个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5〕。基于低碳发展视角,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低碳环保、绿色发展为理念,陈晓春、蒋道国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建设低碳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治理等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4〕。陈俊梁、徐敏、陈瑜指出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要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要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要体现绿色低碳的特色〔31〕。基于法治视角,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以制度、法规为发展保障,刘旭指出新型城镇化要走一条法治化的道路,为此我们要通过采取城镇规划立法规范化、依法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依法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实施城市管理治理的法治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32〕等法治措施,使新型城镇化走一条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四、需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及启示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主要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展开研究;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城镇化,主要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及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展开研究;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主要围绕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展开研究。从现有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得知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理论成果,但时代在前进,实情在变化,矛盾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前景中仍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影响因素,要求国内学者还需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有关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以推动其理论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1)既要注重研究一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也要不断拓展关于特定地区、独特视角、不同学科下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首先,注重研究特定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学界在研究建设新型城镇化共性问题的同时,也应注重研究建设新型城镇化的个性问题,即学者们应根据不同地区所拥有的不同优势资源,深入探究各个地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特点、遇到难题及解决路径等问题。目前,我国国内学者关于个性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如罗超平、黄俊、张卫国关于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王发曾关于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研究,陈科关于新疆兵团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等等。这些关于个性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虽已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因研究不够深入或研究范围有限,使其相关理论成果的呈现缺乏系统性。此外,我们还应拓展其他具有明显区域实情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如以三大产业发展比例不同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地形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或以种植某一特色作物或以经营某一特色产业为主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总之,学界只有不断拓展个性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才能为各个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注重研究独特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目前,关于不同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已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且主要集中于人本视角、生态视角、区域协调发展视角,此外,我们还应不断开辟并研究其他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如关于区域文化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或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之下进行研究,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倡议的视野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旨在推进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最后,注重研究不同学科下的新型城镇化。我们可通过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新型城镇化,以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丰富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理论。

(2)既要注重研究新型城镇化,同时又要善于将其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相结合,并通过挖掘五化间的内在联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总之,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应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问题,还要将新型城镇化置于“五化”这个有机联系的整體中,通过探究“五化”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3)既要注重探索当下理论,同时又要善于总结已有经验与教训。学者就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主要集中于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城镇化,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三个方面,却很少有人研究我国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后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此,我们还应善于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建设实践中,加强总结和归纳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经验和教训,以为日后我国更好的开展建设工作提供充足的理论准备。

(4)既要注重本土领域内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同时又要善于吸收、借鉴国外城镇化或城市化建设的有益成果。当前,学界关于本土领域内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关于国外城镇化或城市化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此,学界不仅要加强关于国外建设城镇化或城市化的研究,而且还要进一步与本土领域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行对比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国外在建设城镇化或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或者国外有哪些先进的建设路径或做法对我国当前建设新型城镇化有深刻启发。

总之,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构建美丽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当前应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话题,为此,国内学者还应不断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的研究,以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润泽,禹辉映.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及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4,(3):71-72,77.

〔2〕金 兰,张秀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15,(12):14-17.

〔3〕徐选国,杨 君.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20.

〔4〕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5〕杨仪青.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5):35-39.

〔6〕宋连胜,金月华.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016,(4):47-51.

〔7〕段进军,殷 悦.多维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8-43.

〔8〕高 晶,关 涛,郎宏文.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探讨〔J〕.经济纵横,2015,(8):46-49.

〔9〕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理论月刊,2013,(4):165-168.

〔10〕张秀娥,李冬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J〕.经济纵横,2015,(4):27-30.

〔11〕王玲杰.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及难点辨析〔J〕.生态经济,2014,(5):49-52+63.

〔12〕于瑞红.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进路径〔J〕.经济纵横,2016,(9):58-60.

〔13〕龚征旗,马浩峰,万祝蓉.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8):140-141.

〔14〕周彦国,钱振水,王 娜.“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解读〔J〕.规划师,2013,(S2):5-7.

〔15〕周 冲,吴 玲.城乡统筹背景下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1):200-202.

〔16〕黄桂婵,胡卫东.我国传统城镇化的特征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6):672-675.

〔17〕王钧超.矿业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索〔J〕.中国矿业,2015,(S1):237-240.

〔18〕陈诗波,李 伟,唐文豪.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J〕.理论月刊,2014,(4):174-178.

〔19〕杨 静.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J〕.学术交流,2014,(7):111-116.

〔20〕王晓玲,安春生.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7,(6):66-70.

〔21〕卢文阳.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6,(1):98-100.

〔22〕赵兴华,詹国辉.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生态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4,(22):56-57.

〔23〕王劭霞.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兰台世界,2014,(S4):154-155.

〔24〕裴 玮,邓 玲.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机理与实现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06-113.

〔25〕朱鹏华,刘学侠.新型城镇化:基础、问题与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21(1):114-122.

〔26〕袁 坤.中西部山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6,(3):169-173.

〔27〕陈鹤松.以人民为中心视角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与路径重构〔J〕.改革与战略,2017,33(1):113-116.

〔28〕石 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个要点〔J〕.人民论坛,2017,(16):70-71.

〔29〕陆仰渊.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5,(8):15-19.

〔30〕廖永伦.就地就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选择〔J〕.贵州社会科学,2015,(11):123-127.

〔31〕陈俊梁,徐 敏,陈 瑜.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生態文明特征〔J〕.农业经济,2015,(4):3-6.

〔32〕刘 旭.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法治化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44-47.

(责任编辑:叶光雄)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建设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