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行动计划》,到2020年,宁波 “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展开,“五通” “五路”项目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港航物流中心、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区、产业科技合作引领区、金融保险服务示范区和人文交流门户区建设初见成效,“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的功能地位初步确立。
“一带一路”港航物流中心。以港口开放为主线,依托国际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多元、立体、无缝、绿色、安全、快速、智能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扩大 “海丝指数”影响力,强化供应链管理创新,增强国际资源配置能力,促进贸易物流联动发展。到2020年,腹地 “无水港”达到20个以上,新增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航线5条以上、空港国际货运航线5条。
“一带一路”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区。结合宁波国际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建设,争创 “16+1”经贸合作示范区,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快 “三互”大通关建设,海关、检验检疫、出入境管理等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外向型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效益显著提升,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城市。到2020年,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00亿美元以上,跨境贸易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一带一路”产业科技合作引领区。以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依托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和国别产业合作园等载体建设,推进绿地投资、跨国技术并购和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健全企业 “走出去”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城市。到2020年,境外产业园增加到5个,累计新增境外投资总额25亿美元,经认定本土跨国企业不少于5家。
“一带一路”金融保险服务示范区。结合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强化金融保险创新,研究设立“一带一路”巨灾保险合作基金并争取落地,加大政策性银行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国际金融合作水平,成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保险服务的示范城市。到2020年,人民币跨境收入占本外币跨境收入比重达30%。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门户区。以海外 “宁波帮”为桥梁,以港口文化、海洋文化、阳明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等为纽带,加强民间和政府间交流,不断丰富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的人文交流门户区。到2020年,友好城市数量达到100对。
到2030年,更多国别、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更加完善,战略性开放通道安全高效畅通;经贸投资合作成果更加丰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对外投资、引进外资均比2020年翻一番;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等 “走出去”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好城市的多层次交往更加深入,“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作用充分体现、战略枢纽城市地位牢固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