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才
面向新时代,成都确立了 “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到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在6月2日召开的成都市对外开放大会上,成都更明确提出:将全面对标世界先进城市,蹄疾步稳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公园城市。
为了让国际化公园城市这一目标有更清晰的路径和可预见的愿景,成都对外开放大会提出了实现的四个重点着力方向:提升开放能力、培育开放文化、建设国际化社区、塑造国际标识。
对标这些方向梳理成都现状,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短板。
以国际化社区建设为例,成都市委社治委目前已经梳理出广州、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巴黎、纽约等地的做法。 “与这些地区相比较,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还存在社区环境、专业化服务、教育医疗等相对滞后的现实。”成都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过,要补上这些短板,成都也有基础。
在社区环境方面,2014年投用的成都首个国际化社区、位于锦江区的仁恒滨河湾一期,就吸引了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入住。锦江区委书记陈历章表示,“下一步锦江将在语言导视系统、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环境上发力。”
在国际标识方面,成都已经拥有“美食之都”、熊猫文化等方面的积淀。早在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授予成都 “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成都也是亚洲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6月6日,成都市规划局发布 《成都市100个公园概念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公告》,聚焦高标准规划、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面向全球范围内公开征集公园概念设计方案。
这折射成都建设国际化公园城市更开放的姿态和视野。
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对标世界先进城市,以 “三城三都”为载体塑造别样精彩的成都标识,包括 “世界文创名城” “世界旅游名城” “世界赛事名城” “国际美食之都” “国际会展之都”等一揽子实施计划。
在国际化社区建设方面,成都将在5年内分类建成45个左右的产业服务型、文化教育型、商旅生态型、居住生活型国际化社区群落,全面打造国际化生活城市。 “我们计划在近期出台国际化社区建设标准体系,从空间、规划、服务、文化等方面详细罗列出相关建设指标,让建设工作 ‘有章可循’,带动周边地区对标发展。”成都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成都将在产业园区、企业办公集中区域打造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在桐梓林、神仙树等已自发形成的外籍人士居住生活区域打造居住生活型国际化社区,在中心城区的核心商业圈打造商旅生态型国际化社区,在人口流动量大、业态丰富的区域打造混合型国际化社区,年内将在全市确定试点社区,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3至4个国际化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