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8-07-04 12:0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刺脑梗死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脑梗死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而且,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T、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的使用,临床对于脑缺血的部位、缺血程度、潜在的可逆性缺血区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因此发展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1-2]。中医在治疗脑梗死方面有独特优势。本研究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脑梗死病人。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男36例,女23例,年龄50岁~78岁(67.25岁±8.57岁);对照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51岁~78岁(68.11岁±8.94岁)。两组病人的性别比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3],经CT或MRI确诊;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4];发病4周以内入院;生命体征平稳;首次发病;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难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等疾病者;不符合本研究治疗方案者;存在残疾,影响神经功能评分者。

1.4 方法

1.4.1 基础治疗 所有病人均进行生命功能维持和并发症处理,监护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畅通。控制病人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如依达拉奉、疏血通等。

1.4.2 对照组 给予康复治疗:病人保持良好的体位,及时为病人变换体位,进行被动训练,每次30 min,1次/日,每周5 d。病人进行床上的主动被动运动,主要是上下肢运动,每次30 min,1次/日,每周5 d。共治疗4周。

1.4.3 观察组 给予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同对照组。针刺:选取主要穴位为百会、患侧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选取28~30号1.5寸不锈钢华佗牌毫针,镊子、75%酒精、消毒棉球为主要器材。病人取仰卧位,经消毒后,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日,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 d。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红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中医证候积分[5]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HCT测定采取血球分析仪器法,WBV测定采取毛细管黏度计法,FIB水平测定采取自动血凝分析仪。

1.6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NIHSS评分下降达85%及以上;有效:NIHSS评分下降55%~84%;无效:NIHSS评分下降低于55%。

2 结 果

2.1 两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Fugl-Meyer评分、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8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HCT、WBV、FIB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HCT、WBV、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CT、WBV、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n时间HCT(%)WBV(g/L)FIB(g/L)观察组59治疗前48.91±1.957.12±0.486.15±0.87治疗后 39.01±0.481)2) 4.85±0.251)2) 4.65±0.311)2)对照组59治疗前48.92±1.927.07±0.666.14±0.72治疗后43.73±1.771)5.97±0.331)5.35±0.44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脑梗死是多因素疾病,和年龄、性别、遗传等均有一定的联系[6-7],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8-10]。脑血管流行病学调显示,高血压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对脑血管产生影响,对小动脉发挥直接作用,导致发生梗死[11-13]。近年来,研究发现,吸烟、饮酒等也和脑梗死有相关性[14-15]。临床研究认为,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流的动脉发生病变[16]。研究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脑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肢体通过主动运动或者被动运动,能够促进大脑皮层支配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在早期,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以更好地激发主动运动的出现,提高病人的康复信心。现代常采取的康复治疗包括Bobath法、Brunstorm法、PNF法、Rood法等[17]。各种方法通过调节不同的区域,刺激机体做出反应,达到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人经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后,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脑梗死的主要病机是气血逆乱、阴阳失衡所致[18]。病人发病后,需积极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8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选穴位为百会、患侧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头、体、穴并用,选用头穴,是因为该病症在脑,脑窍闭塞、神不导气、脉络痹阻,从而发病,头穴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因此是治疗时必不可少的穴位。病人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四肢活动不能、半身不遂,故需要选取四肢穴位。经配合治疗后,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研究认为,脑梗死属仆击、大厥、薄厥症状,其发病原因多和内伤积损有关[19]。病人劳欲过度、饮食不节,容易发病。而且感受外邪、烦劳暴怒也是该病症的发病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HCT、WBV、FIB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人经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后,HCT、WBV、FIB水平得到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也有明显的改善。

脑梗死在治疗方面,更多关注的是神经损伤恢复和治疗后的功能重建。病人在发病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均有一定的重新组织能力,因此可在发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中医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对照组为5.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治疗安全性较好。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病人有积极作用,病人神经功能评分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吴宗蔚,李铁浪,唐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224-227.

[2] Romi F,Naess H.Spinal cord infarction in clinical neurology:a review of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prognosis in comparison to cerebral infarction[J].Eur Neurol,2016,76(3-4):95-9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9-121.

[6] 佟帅,苏李,吕海波,等.关键点针刺法配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期偏瘫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5):399-402.

[7] Fukuoka T,Hayashi T,Ohira M,et al.Functional outcomes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eoperative thalamus deformation:an analysis of 12 patients[J].Intern Med,2016,55(15):1991-1995.

[8] 詹燕,翟宏宇,颜起文,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5):398.

[9] Wu S,Hao G,Zhang S,et al.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reactions and plasma levels of ETBR,ET-1,and eNO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igh altitude disease[J].Mol Med Rep,2016,14(3):2497-2502.

[10] 罗开涛,杨喜兵,范迪慧,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4):843-845.

[11] 饶平妹,石云琼,匡良洪,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血小板参数及聚集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5-6.

[12] Zhang Q,Zhao Y,Xu Y,et al.Sodium ferulate and n-butylidenephthalate combined with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esis after ra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J Transl Med,2016,14(1):223.

[13] Ke J,Jing M.Analysis of treatment effect of urinary kallidinogenas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J].Biomed Rep,2016,5(2):155-158.

[14] 陈玲,于涛,韩虎,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软瘫期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32(6):625-627.

[15] Maeshima S,Tsunoda T,Okamoto S,et al.Alternating hemiplegia with ipsilateral supranuclear facial palsy and abducens nerve palsy caused by pontine infarction[J].Intern Med,2016,55(15):2073-2075.

[16] 王志强.康复训练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48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31-32.

[17] Kim H,Kim Y,Kim YW,et al.Perfusion-weighted MRI parameters for prediction of early progressive infarction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16,59(4):346-351.

[18] 李坤彬,姚先丽,孙平鸽,等.全身康复机器人结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5):514-516.

[19] 舒卉.醒脑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软瘫期肌力的改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55-56.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针刺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清明的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