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娣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机构转变传统的就医模式,利用信息存储、网络技术对患者就诊实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门诊“一卡通”就诊模式已逐渐在全国各大医院推行。现笔者通过我院已实施四个多月的“一卡通”门诊收费情况,与传统的旧程序结合对比,就“一卡通”在实施过程中的利弊进行个人的一些初探。
【关键词】医院就诊 一卡通 门诊收费
“一卡通”是医院为门诊患者办理的一张智能就诊卡,其网络结构,能够准确采集所有的可用信息,在设计中,融入了软件、软件系统和查询等结构。让使用者能够减少重复操作,同时使医院能够高效、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卡内储存患者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和费用信息。它既是持卡人信息管理的载体,也是医院管理服务的重要设施.我院于今年8月8日正式启用了门诊就诊卡“一卡通”的收费程序,目前已办理就诊卡63000多张,收存门诊药品和治疗收入1200多万。“一卡通”在我院建设的成功,不仅直接体现了医院优越的管理素质,而且更让患者感受到了贴心的关怀。
一、减少了挂号程序,方便了患者就医
由于在实施的传统诊疗过程中,门诊挂号时间长、交费排队时间长以及检查、取药等候时间长和专家问诊时间较短这“三长一短”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患者就医自然流程让每个普通病人至少要到挂号收费处排队两次,如果病情稍复杂,患者要往返跑四、五趟才能完成,收费员稍有怠慢或未能达到其要求、期望时,就会引起矛盾和投诉。而一卡通流程在患者办理了就诊卡后,可直接找医生就诊,减少了每次就诊重复挂号的程序,节省了患者宝贵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运行的这几个月看,来我院办就诊卡的人次比挂号人次同比下降了30%~50%。收费窗口前的长队也得到迅速分流、缩短,一卡通的便捷性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就诊或输液排队叫号,以及就诊收费计算、预约挂号和管理药品。“一卡通”能使就医流程在诊疗活动得到最大利用,将一些压缩耗时又琐碎的程序,将划价收费与诊疗活动相结合,将收费功能应用到药房、放射科、治疗室、检验科以及功能科室等,极大地分散了缴费人群,环节收费排队紧张的现象,让病人尽可能地不反复排队、等候,节省双方时间,让时间不在浪费在排队取号上面,更多的是用来换取医院本就有限的医疗空间,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医院看诊质量。
二、提高了门诊收费的准确性
在过去的收费程序中,由于是人工输入收费项目和金额,就算工作人员只是按错一个小数点也会影响收费的正确性,而且操作程序复杂,花费时间过长,容易使窗口患者堆集密集,造成小偷活动猖獗,病人和家属丢失钱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医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而一卡通的实行,让收费员的多项录入工作(录入姓名、科室、项目名称)减少为简单的刷卡收银,功能的简化换来的是效率大幅度提高,在降低院方人力成本的同时,规范了门诊收费管理。
“一卡通”门诊的模式,可极大地节省患者的就诊时间,消除挂号、候诊、缴费耗时长的现象。按照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让医院规范管理,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患者只需办一次卡,以后就不必每次就诊都挂号。
就诊时,医生只需要输入关键字或者关键字的首字母,系统就可弹出药物全称、相应规格、参考剂量以及用法等详细信息。系统还能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提示该药物是否属于医保用药,并自动检查、提示药物的禁忌,医生还可根据系统显示的价格征求患者的意见,经双方协商,确定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且医生能够通过系统中的病情摘要进行复制粘贴,减少书写时间。各工作站和科室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极大地缩短诊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一卡通”系统的查询功能能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准确直观的参考。避免由于患者忘带历史资料或资料不全等情況造成的就诊延误等现象,让患者避免重复走流程,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三、实现了医药平台与收费处的信息互享
电子一卡通的信息传递让药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门诊一卡通程序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患者在门诊收费处交费情况。按照交费顺序,在患者未达到药房之前按药品处方摆药,节约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杜绝纸质处方在传递过程中被恶意涂改药品数量,骗取贵重药品的情况发生。医技科室可以通过一卡通程序查询到患者的交费情况,弥补了以前仅仅通过查看交费发票进行检查治疗的单一渠道。
“一卡通”通过简化流程来实现自动分诊,多人同时接收药品,各部门自己核算,降低排队压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利用语音和媒体系统,扩大患者的候诊区域,缓解了医院空间压力,也能缓解分诊护士的工作压力。通过前期信息搜集,还能提供病人详细的就诊时间、取药,以及手术时间等信息,为医生在分析并且时教准确的参考资料。
四、实现了收费室与执行科室间的双向审核模式
通过网络化的信息传输与共享,发生多少记账多少,一个项目对应一个价格,医技科室可以随时核对当日账目,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漏账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科室间各种业务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医院医生工作中实现了让医嘱电子化,避免配药禁忌,剂量错误、误开处方等问题,让就医过程有迹可循。医生在工作中也可提供自己习惯的,或觉得好的各种形式的模板在系统中,从而节省下开写医嘱申请单的时间,还可以避免一些老专家不方便手写医嘱的问题。电子处方、申请单、检查结果等信息可随时在系统中调取,便于医生及时、准确得了解患者病情情况。
就医院管理方面而言,用先诊后结的就诊模式,可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一卡通”的应用,代替了以往手工报表上报核算的方式,“实地收费”的方式能避免收费人员的错误,各部门自己核收的方式加大了业务统计准确的准确度,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并且,还能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查询,了解医院的发展动态,结合系统提供的各种数据和报表等进行分析,作为医院的发展方向的参考。
五、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当医生在看诊时,可按照处方管理规定查看处方按。而系统可自动生成清晰、准确的用药信息。同时,患者能够通过医院的查询系统查看自己所有的处方信息、消费信息,从而监督收费是否合理。“一卡通”所采集的信息提高了消费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可监督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的行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随着各地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院老的就医管理系统早已不适应当地社会发展需求,而这次率先推出的门诊“一卡通”,已与发达地区现行的就诊方式接轨,这不仅仅为全区各医疗机构起了一个示范带头作用,而且,采取的这种刷卡消费,门诊药房为患者提供了打印的明细清单,增加了患者对诊疗过程的进一步了解,感觉到价格进一步规范化、明确化。从而赢得患者的信誉,在病人、医保局和参保单位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六、一卡通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一卡通程序让多数病人感到医院管理正规有序、看病方便快捷,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对一卡通的使用流程宣传不够,特别是收费员对第一次前来就诊患者往往需多次解释,造成窗口人员排队现象。二是缺少透明度。部分患者不清楚医生的处方内容,常常在收费处咨询医生的用药和检查项目,要求收费员进行更改,或是交費后不满意医生的诊疗和用药进行退费,影响了正常的交费秩序。三是存在一定的收费漏洞。主要体现在诊疗费的收取上,有的患者在就诊后不交费或是同时找多个医生就诊,在交费时却只选择一个医生的处方,这样就造成了诊疗费的漏收。
在一卡通的建设中,银行卡与就诊卡功能在逐步的合二为一,患者到相关科室就诊及药房进行取药的同时,医生刷卡直接扣费即费用发生地计价,诊疗费的漏收的问题将迎刃而解,患者也不用再往返收费窗口重复排队交费。此外,在各楼层设置自助查询台,为患者提供一卡通费用的查询平台,使患者轻轻松松就诊,明明白白消费亦是解决退费问题的有效手段。
七、结束语
总之,“一卡通”在我院实施以来,即规范了门诊收费管理,降低了收费人员的劳动强度,又优化了患者就诊流程,节省了就诊时间同时也充实了数字化医院的内涵。可以相信,门诊就诊“一卡通”系统的实现,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方便、卫生、高效的服务,更是智能化、信息化在医院管理的成功应用,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芳,生本有.“一卡通”在我院的应用实效[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5):518-520.
[2]徐宁,姚海峰.医院门诊一卡通系统实施经验[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