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祉廷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蓬勃兴起。第三方的支付占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第三方支付从最开始的小客户发展到大客户,集小额信贷于一体,已经逐步向传统的、单一的银行支付领域和中间业务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第三方支付从最开始给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带来便利到现在给银行业务带来巨大冲击的转变,第三方支付为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与挑战。本文将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兴起的原因以及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谈一谈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占中间业务的比重以及第三方支付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银行 支付结算业务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
从2014年至2018年,第三方支付平台蓬勃兴起,从最初传统的现金支付到现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第三方支付已经从最初的只有年轻人使用到现在的老年人也逐渐开始使用,这一群体的转换,无不在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飞速发展,走进人民的生活。作为一个出门不用带钱的国家来说,我感到很自豪,也很骄傲。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旅游,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中国高铁,其次就是第三方支付,他说在中国真是太方便了,出门再也不用揣一堆硬币了,而且钱也不会丢了。第三方支付的到来,给人们增加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增加了较高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人们也真正意识到了第三方支付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以京东购物平台为例,我从在线支付结算的的方式方法及流程展开了分析,首先我觉得在京东购物很方便快捷,以淘宝、京东购物平台为例,从在线支付结算的方法及流程进行了分析,我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会降低在线支付的风险,但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风险。比如微信号被盗号,然后资金就会被盗刷,第三方支付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的风险。从2014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在蓬勃兴起的同时理财产品的购买率也在逐年增长。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化也是居高不下。自2013年以来,余额宝问世以来,伴随着第三方支付兴起的还有理财产品,以腾讯QQ、微信、京东、百度为代表的第三方理财产品相继与传统的银行展开合作,推出了更便捷、更灵活的理财服务。比如阿里余额宝、微信零钱通、京东小金库等这些理财产品,为什么人们愿意把这些钱存在第三方理财产品中呢?通过下面的对比我们会发现类似余额宝的存钱式理财产品,它有如下优势:收益更稳定,比起传统的去银行存钱收益更高,而且操作簡单、便捷。可以随时进行资金的转入和转出,收益也可以每日进行核算。就目前情况来看,工商银行活期存款一年定期利率为2.85%,而“余额宝”这种基金的七日年化利率为4.419%,万份收益在1.1102元左右,相比之下,余额宝的收益率更高且消费更便捷,也比其他基金风险低,并且可以随时用来消费。适用所有的消费群体,无购买金额限制,也无期限的限制,像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余额宝仅0.01元就可以起购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有期限限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三方理财产品占市场的比率越来越高的原因。
二、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
很多投资人认为,投资房地产会获得很大的收益,又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流动性实在是太差了,做不到随时变现。这就是投资人面临的最大的困扰。想投资又怕变现困难。进而很多人选择投资黄金,连续几年,黄金的价格一再走低,可是为什么依然有很多人选择它,就是因为它的流动性比房地产高。这个问题在2013年兴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第三方平台兴起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理财产品。对传统银行业务影响很大。对银行的结算业务、代理收付款业务、电子银行等一系列中间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由于第三方支付可以提供一系列这些类似的支付结算业务且服务费用比传统银行业务费用低。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平台可以为大型企业和个人提供大额度的收付款、转账业务,对不同层级进行分账业务处理及多批量付款等很多类型的资金结算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便民生活服务,电话费充值业务,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包括有线电视缴费、生活用水缴费和电费缴费等业务以及电影票订购、火车票机票订、ofo小黄车骑行支付等诸多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给银行传统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力。这些第三方支付业务与电子银行业务基本无区别,只要用手机号就可以注销账号,从而实现转账业务以及充值电话费、买电影票、机票火车票、电费水费等业务,并且这些业务与电子银行业务基本无差别,且大部分第三方支付不收取客户的服务费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分流了很大一部分使用电子银行的客户也替代了电子银行的中间业务,获得了更多客户的青睐,也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占有率也来越大。因为有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人们也减少了对银行卡的使用频率。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金融中介实现了资金的托管,让人们也更安心的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便捷。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对传统的电子银行业务起到了融合作用。但是从银行存款的总量来说,第三方平台好像并没有对银行业务造成威胁,这也不排除会有资金未流入的情况,少部分小客户也是无法避免的在流失。这也使电子银行中间业务受到了影响。
三、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现状
比起传统的电子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虽然可以为人们省去很多时间,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但是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风险,第三方支付存在一些漏洞,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监管。虽然央行已经制订了相关政策,限制了第三方平台的转账金额,但这也不排除依然有被盗刷的情况。从2014年开始,相关准则正式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准则。这些规定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做出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及监管制度,将安全性和效率性并存,即注重了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又充分的注意了风险性又给第三方支付平台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促使第三方支付平台向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规范的道路迈进。
四、银行的应对策略
传统银行应该抓住机会,开辟出新市场,紧紧地围绕着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抢得先机,加快创新的同期,做到抢先占领市场。具体说来:
一是应该建立企业合作关系,例如与大型购物商场、企业等合作创建新型银行支付方式。
二是应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中的“超级网银”的功能,对其进行功能的定位,将网银、电子支付账单、信贷业务与实际支付场景结合,创造出各种支付产品于一体的支付产品。
三是创造出最新的支付手段,可以用于各种支付结算业务的产品,创造出全新的支付工具。扩大银行卡的应用领域,创造出缴费的自动终端设备。小额收付款支付软件以及移动支付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