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万丽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产生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行为的延伸。AI技术是一项通过模仿人类的智能和思维模式,集合了人类所有智能行为特征的新型科学技术。而新媒体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媒体传播符号和技术的传播方式。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的涌现,传统媒体逐步转型,新媒体的发展逐步成为传媒行业的主流。尤其是当下最热门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等个性化新闻APP,充分显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媒体领域的冲击力。[1]站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上,新媒体乘势而上,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传媒”在传播领域的重要驱动力,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到新媒体传播中,探索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优势,寻找人工智能与新媒体的进化途径,打造“人工智能+传媒”的科技传播生态模式。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然涉猎教育、医疗、商业等各行各业。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信息内容与传播方式的个性化、信息生产的智能化。其中传播内容和方式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依据受众的喜好,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信息或定制符合其偏好的主页。如百度主页个性化的页面、今日头条为每个用户推送的新闻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渗透到传播领域的方方面面。此外,信息生产的智能化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机器新闻写作。典型的是新华社的新闻机器人“快笔小新”,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出稿速度,减少了记者工作量。尽管目前国内机器新闻写作只涉及体育、财经等领域,但机器新闻写作的优势已然显而易见。[2]对于相对“格式化”的新闻资讯,机器人完全可以做到把握数据准确度和提升写作速度。而且随着智能语义分析技术进步,机器写作实现部分“人格化”,有助于呈现多样性、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新闻内容。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创新了新媒体传播的新高度,而且还成为催生传媒行业传播新模式、新生态的关键。
2.1.1 传播机制网络化、结构化
人工智能时代,智媒化已然成为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语音与图像识别、机器新闻写作等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线索发现、内容采集、新闻编辑等信息生产的全部环节。媒体的日常生产趋向于网络化、结构化,不论是机器新闻写作还是机器分发,已然离不开信息源中记录的分类、主题、标签、风格等结构化信息。AI时代的新闻生产和传播领域重塑了传媒业的格局。
2.1.2 传播内容多元化、深度化
随着数据挖掘、语义技术等新兴技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应用,传播内容逐步聚焦热点,覆盖用户生活;同时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浏览行为,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深度加工,进而挖掘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热门话题相关报道。[3]此外,新闻资讯开始涉及用户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且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集群为媒体内容的生产与呈现提供了全新的想象空间。因此,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创作力的升级,不单单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自动写作的边界,同时还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广度和深度。
2.1.3 传播趋势分众化、精细化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由于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受到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项技术的介入,能够对用户个人偏好进行精准化的具体分析,从而为用户推送所需求或者喜好的内容。同时在用户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后台记录的大数据,运用算法排序将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人喜好进行归类,基于不同群体的用户偏好分析做好个性化推荐和交互,进而改善用户体验。总之,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媒体已然能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分众化的信息服务,成为连接人和服务的桥梁。
2.2.1 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新媒体传播的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生态的变革与重构。云服务平台的出现,为新闻媒体收集海量数据提供了基础保障。进而传感器成为大数据时代全新的新闻源。传感器在数据新闻采集过程中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人工采集,取而代之的是传感器对环境数据的高效率收集。与此同时,机器新闻写作已然成为人工智能浪潮下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新模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机器人写作利用精密算法和深度学习的优势,可以在内容生产方面节约成本、提高效率。[4]无论是在内容制作、内容审核,还是内容分发、数据反馈方面,人工智能都已成为新媒体的得力助手,助力其实现对新闻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追求。
2.2.2 人工智能有利于改善新媒体受众的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视觉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数据新闻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呈现形式,进一步创新了新闻的打开方式。新闻可视化无疑刷新了受众对以往新闻的体验。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为广大受众打造了一个跨时空的实时交流情境,让用户获得了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和沉浸其中的全息感知。大数据与视觉技术的结合带来的沉浸式新闻,不仅加深了受众对传播过程的参与度,也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互动式体验和沉浸式体验。[5]毋庸置疑,人工智能为新媒体带来的是更加自由高效的阅读体验,人性化的一对一服务体验。因此,无论是可视化的形式,还是全景式,用户融入式体验,已然完美实现了受众体验的变迁。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人工智能下的媒介载体,无一例外将会客观分析人类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实时输出精确信息和所需生活服务。这些科技产物,通过网络互联采集用户信息,从而将新闻推送给每一位用户。尽管每一位用户收到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每一种观点却都可以得到不同受众的认可。最重要的是不单单能够听到官方的观点与信息,还可以听到大众的观点。让用户觉得有人懂自己,从而让媒体与用户建立起长久的联系。人工智能将会全面渗透至我们的生活空间,为我们带来新颖、时髦的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毋庸置疑,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实现对态度、情感、价值的判断,新媒体趋向于类人化,社交化新闻传播逐渐主流化,“智能物联”将会是最为明显的生活标签。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生产定制化的新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获取实时的信息;通过算法技术快速提取发现的新闻线索,进而了解事件发展趋势、舆论情感导向,通过多方验证排除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确保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新闻生产过程采用机器新闻写作的固定模式“人工模板+数据抓取”,人工智能就可以自动生成新闻;再根据分词后的数据结构,给文章及其相关信息自动打上标签,为后续如分发渠道的选择或面向用户的个性化推荐,分发给不同的受众。[6]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根据采集的大数据分析,未来媒介输出的内容将会精准定向地聚焦在用户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等方面。在这些内容背后,更多的是用户性格色彩的集中呈现。人工智能必然会重构以往的内容输出模式,需要内容制作方根据所采集的用户信息和数据,为不同性格人群,量身定制个性化、特色化的优质内容。同时人工智能也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或者喜好精准推荐文章,在内容合作或是内容自制方面,也会更精准、更清晰,更具个性化特征。由于“人工智能+传媒”趋向于内容定向化,因而在今后必然会普遍应用在体育、财经、天气预报等规格化的新闻报道中。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传播渠道自动化,关注用户对文章的情感和反应。首先,智能化的信息生产将会成为主流。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机器分发已然覆盖用户生活、个人兴趣以及相关的所有新闻资讯。通过记录、分析用户的浏览行为,从而探索并发现用户的个人偏好、风格等信息,进一步为其推送可能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标签的其他内容。运用算法排序跳出编辑个人主观视野,实现个性内容展现,最大化地优化分发效率。如浙报“媒立方”利用新闻客户端,将实验成果推广到不同的内容分发渠道。[7]其次,从人文主义视角出发,聚焦用户心理、情感,通过个性化推荐、对话式呈现、定制化生产三个方面打造个性化新闻。新闻写作机器人已实现自动生成、写作实时动态新闻;并通过筛稿机器人,运用大数据自动甄别具有传播价值的稿件。显而易见,新闻机器人已然代替传统的新闻传播。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新闻机器人缺乏新闻判断力、人情味以及创造力,因而人工智能在聚合大众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我们需要去排除一切的性别、年龄、种族以及背景的歧视。未来人工智能要建立更多的用户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情和情绪,从而准确反映用户的心态,进而分析用户对网络信息的态度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人工智能时代,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将打破以往以广告为核心的、单一的传统商业模式。新媒体将实现从渠道运营到关系运营的完美蜕变;同时其商业模式将从单一的价值链条升级为多元价值回报。此外,新媒体将打破传统媒体专业生产内容或者用户生产内容的观念,以其全新的姿态——分布式新闻,利用其去中心化和知识共享,进而在数据,内容用户等方面实现全面共享。通过大数据技术知道受众的属性,让进行精准的广告匹配;机器学习技术还可以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能够直接接触到可能回访的受众,从而使人工智能帮助新媒体极大地实现商业化。[8]显然,人工智能的介入,改变了传统新媒体人的线性思维方式;人机协作有助于形成系统性发散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进行资源发现与整合。而且“智能物联”的普及,也将会推动媒体硬件、软件的全面蜕变,从而成就媒介大融合、数据信息云共享的媒体新格局。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消融了传统媒体信息授递与传播创新的界限,呈现出传媒行业欣欣向荣、不断创新的景象,打造了智能化的传媒业态,带来了开放的“人工智能+传媒”产业形态。作为最新理念、新型技术和传播要素的耦合体,人工智能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版图,能够推动传统传媒行业的生态重构,提高新媒体传播网络的连通力,提升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能力,促使新媒体传播成为传媒行业的主流传播方式。
[1]赵子蒙.大数据和AI技术在新媒体传播渠道中的应用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7,(12):26-27.
[2]刘芬.人工智能与新媒体的进化路径[J].新闻记者,2016,(10):18-20.
[3]刘宇轩,巢乃鹏.试析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J].传播前沿,2017,(2):55-58.
[4]张操.算法与利益:Facebook人工智能新闻编辑的困局[J].新闻传播,2017,(6):38-39.
[5]艾娟,传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传媒教育思考[J].今传媒,2017,(6):2-3.
[6]胡佳林.智媒时代传统媒体的价值与转型[J].青年记者,2017,(8):26-27.
[7]李明德,刘婵君.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新闻战线,2017,(6):17-19.
[8]刘雪梅,杨晨熙.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趋势[J].当代传播,2017,(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