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霞
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呢?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飞速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如何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静下心来关注“中国好故事”,分享“中国好故事”呢?无疑,用电视综艺的节目形态,将“中国好故事”融入丰富有趣、灵活多变的综艺节目,是一个让更多人关注中国好故事的途径。
电视的魅力在于剧情,而剧情实际上就是“讲”故事,随着创新主体对电视的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再认识,运用电视的叙事能力讲好故事,成为近年来节目创新的一个突破方向。近两年,电视综艺节目一改明星娱乐真人秀节目霸屏的潮流,在创新中出现了一系列文化类“爆款”综艺节目,这些节目一经与观众见面,就赢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
电视的魅力在于剧情,而剧情实际上就是讲故事。如被称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以名人读信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来说,一开播就好评如潮,仅节目第一季的浏览量就达到千万次。虽然节目定位是明星朗读类的综艺节目,但节目风格走“极简”路线,没有绚丽的舞台、灯光,没有搞笑的噱头,仅仅一个人站在桌前安安静静地朗读信件。《见字如面》打破了以往综艺节目赢得高收视的惯性,没有明星竞技、不哗众取宠也能吸引观众的原因源自这些信件背后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家国情怀、历史抉择。节目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的细心挖掘、用心整理,用书信回望历史,引领观众走进鲜活的时代场景和人生故事,用“中国好故事”缓缓地感染观众,打动观众。
把宏大主题包装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这种平和的传播方式容易让人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种“讲中国好故事”的综艺节目让抽象话题变得可知可感。如果说《见字如面》是将“中国好故事”巧妙地融入到节目中,那么综艺节目《咱们穿越吧》就是用综艺在讲述中国好故事。节目策划穿越丝绸之路,契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大背景;穿越郑义门家族,用真人秀表现廉洁教育和反腐;穿越明朝戚家军,以古代抗倭的故事,发声南海争端问题等等,节目凭借独有的真人秀综艺节目形态,将历史故事、社会热点、重大话题巧妙融入,再通过剧情化的演绎,还原节目中的历史细节,让观众在嬉笑娱乐之余,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知识。
让历史生动起来,让文化不再枯燥,摆脱以往科教文化类节目固有的新闻、纪录片传达形态,用综艺的方式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凝练于舞台、展现给观众,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就让“国宝活了起来”。《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石鼓等国宝,带着它们跌宕的前世传奇和动人的今生故事从时光的纵深处款款而来。国宝的前世传奇通过舞台戏剧的方式完成微型历史剧表演,向观众讲述谁赋予了国宝生命,而它又改变了谁的命运,背后蕴藏着多少悲欢离合、历史情怀。在节目中,文物不再是尘封的古董,它承载了民族的过往,也仍将影响当下,传承未来。在节目中,浩瀚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带动观众穿越千年,为大家开启中华文明的磅礴格局,让观众看到古老而又厚重的生命力,以及我们民族延绵不绝的文化自信。
综艺节目的创新关键不在于如何翻新娱乐花样,或者寻找完全与众不同的所谓形态,而在于呼应时代精神,以综艺娱乐的形态实现对时代的观照,与当下情感发生共鸣。在电视节目制作的惯性思维里,往往认为有深度、有内涵的节目大多不够有趣,其实文化和娱乐并不矛盾。有趣、有味的文化类节目,不应该是综艺节目制作中被忽视的角落,与其在节目类型的“红海”里互相抄袭、模仿,不如转向开发节目制作的蓝海。要知道,文化类的综艺节目不仅仅是一时的怀旧,而且是呼应受众需求的精准文化产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正如这些“爆款”综艺里展现的,真正有魅力的文化产品,会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空间。
“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存在方式,早在公元前350年,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有阐述,他称之为“完美的构建情节”。那时起,这些建构情节的方法就逐渐被运用在舞台、书籍、银幕上的故事讲述当中。同时,故事也是我们回望历史,反观自我的简单途径。人类的历史正是在不断“讲故事”“听故事”当中延续发展。那么,什么才是综艺节目该选取的有趣的“好故事”呢?
综艺节目所涉及的题材很广泛,可供选择的内容很多,哪些是适合电视手段表现的“好故事”呢?我们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满足观众好奇心,因为大家都对生活当中没有的、奇怪的东西,常规当中看不到的东西有好奇心,而好奇心的满足,从心理上来讲是个快感,因此可以提升娱乐性;二是增强与观众的关联度,包括观众对生活的认知、判断等;三是要有曲折性,观众看电视不是从头看到尾的,所以要在瞬间让他进入故事,要抓住他,保证瞬间对观众的吸引力;四是要有可表达性,要选取适合电视手段来表现的人物和事件。
故事从哪里讲起效果更好?是从头切入,还是拦腰从中间讲起,抑或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先说结局,再究根求源?是紧紧抓住主线,叙枝述叶,还是穿插副线,纵横交叉?是采用平行蒙太奇,还是交叉蒙太奇?对选取的故事精心构思,仔细分析自己和周围人对故事的感受,并抓住这些感受,讲“好故事”便成功了一半。因为这些感受可能把节目的制作引入自己没有预想到的新领域,并与观众的心灵产生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生动的情节、富有感染力的同期声、精炼的对话是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而抓好细节,就能抓住让观众关注的兴奋点、悬念点,把“情和真”“情和德”“情和理”“情和爱”“情和义”“情和志”和“情和乐”结合起来,让“好故事”走进观众的心里,通过电视本真的叙事性引发观众的共鸣与互动。
一个故事,在前期拍摄、策划取材、编辑处理、结构布局、撰写解说词和同期声安排等环节上,最好每隔2至3分钟就要安排一个小情节、小故事、小兴奋点或者小悬念,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和感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故事”。
故事源于生活,生活是错综复杂的,本身就具有故事的基本特质。因此,综艺节目讲故事,就应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用有趣的故事吸引观众,让观众能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惊喜和新的收获。
基于对“讲中国好故事”的认知,许多综艺类原创节目在创新实践中对接最真实的时代中国,从中国精神、中国情感、中国文化这三个角度阐释发展中的中国,为受众呈现出一系列具有特质的节目,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在受到国内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在戛纳电视节期间,法国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就对央视的综艺节目《朗读者》大加赞赏,并表示有意购买该节目模式,在法国、瑞士、比利时等法语地区播放。实际上,由于国内观众收视水平的提高,从海外购买综艺版权的风气正在减弱。而原创节目在制作方面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借鉴,品质越来越精良,节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都让人耳目一新。基于这些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原创节目正成为海外买家眼中的香饽饽,走出去的步伐日趋加快。
不难看出,这些走出去的优秀原创综艺节目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模式创新,更是对中华文明精神内核,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利用人类共通的语言,“中国好故事”借精品综艺节目这艘航船驶向世界,在全球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小到百姓的生活、大到国家的繁荣,从传统文化到先进科技,从衣食住行到娱乐百态,从小街小巷到壮美山河,综艺节目让全世界更了解我们,进而走近我们。让节目传递出来的中国文化被世界广泛了解并认可,这正是原创节目走向世界的核心所在。
一直以来,国内的综艺节目都难逃“抄袭”的诟病,韩国甚至出台了新的法案,旨在“阻止外国盲目抄袭的行文”,反观我们的电视荧屏,模仿或抄袭外国的综艺节目时有发生。不仅节目形态抄袭,各大卫视间的同质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如《中国好声音》收视彪红之后,《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等音乐选秀类节目纷至沓来,各大卫视无一不在制作类似节目。观众逐渐审美疲劳,最终导致节目收视、制作水平不断下滑。这种各大电视台蜂拥而上抢海外节目、盲目抄袭导致节目雷同的做法,正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而文化自信,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从不被看好的综艺节目《诗词大会》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到《国家宝藏》让深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走到百姓身边,这些能激发观众找到情感共鸣的,无一不是节目本身所传递出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依托中华文化的丰厚积淀,将其转化为电视节目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文化自信才是“中国好故事”的基石。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近百年前就曾说过:“中国以后的文化发展,还是极力发挥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不专门模仿,模仿的东西是没有创造的结果的。”今天,我们要让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越来越耀眼的同时,把中国灿烂的文化展现给不同国家的人们,依然要发挥我们民族的“个性”。用综艺节目讲“中国好故事”终究只是文化借船出海的一种方式,而独一无二、自信的中国文化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
讲故事只是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的一种手法和技巧,未来电视综艺节目“讲中国好故事”的发展,应坚持内容为王,提升节目吸引力,同时丰富表现手法,增强节目吸引力。同时,要培育节目风格,塑造节目生命力,通过明确的定位,锁定目标受众群体,培育自身风格,满足受众收视需求。